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2-12-4 11:43:16
qi509 发表于 2012-12-4 08:40
能看懂173楼的回答吗?
你敢不敢回答我的问题吧!
你要不敢,就明说,何必绕来绕去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4 21:04:00
wzwswswz 发表于 2012-12-4 11:43
你敢不敢回答我的问题吧!
你要不敢,就明说,何必绕来绕去的!
我已经回答你了,你看不懂是你水平有限。


这是你170楼的帖子:

170楼 wzwswswz 发消息 只看他 2012-11-25 20:14:56


qi509 发表于 2012-11-25 17:16 [查看图片] 你举例子的目的是什么?

你举例子是要说明什么? 请问:你说不变成本为7先令的目的是什么?是要把不变成本定义为7先令吗?


我何时定义过什么?这是你栽赃!

再说一遍:你能看懂帖子吗?你有那水平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5 07:46:40
qi509 发表于 2012-12-4 21:04
我已经回答你了,你看不懂是你水平有限。
真正栽赃的人是你自己!
我把我117楼的帖子再粘贴一遍:

如果是举例,请你不要忘记你自己曾经说过的话——
“既然是举例而不说定义,那么,那个数字是例子?例如:3先令的金量体现着6小时。是哪的例子?谁的例子?”
现在我请问,100个锅贴中有3先令的人工成本是哪的例子?谁的例子?100个锅贴中有7先令面、油、肉、煤、电、房租等等的成本是哪的例子?谁的例子?老板的欲获利润是100%又是哪的例子?谁的例子?

如果这些数据都不是举例而是假设,那么同样请你不要忘记自己说过的话——
“凡在经济论文中使用的假定、假设都是为了定义而生。”
因此,你通过这些假设就是定义了每件商品中的人工成本为0.3先令,定义了其他成本为0.7先令,定义了老板的欲获利润为100%,即定义了x%为100%,从而定义了k+k*x%=2k。因此,你也就定义了k=k*x%,也就是说,你的"k"与"k*x%"就是一回事!

看清楚了,说假设就是定义的人是你自己!因此,说“不变成本为7先令是定义”的人就是你自己!说“欲获利润为100%是定义”的人也是你自己!也就是说向你自己栽赃的人就是你自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5 19:39:14
wzwswswz 发表于 2012-12-5 07:46
真正栽赃的人是你自己!
我把我117楼的帖子再粘贴一遍:
你知道什么是论文吗?

你的智商能看懂主帖的例子是说明什么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5 20:55:35
qi509 发表于 2012-12-5 19:39
你知道什么是论文吗?

你的智商能看懂主帖的例子是说明什么吗?
我智商再低也绝不会把假设当成定义,不会看见“=”就说是公式。
你智商高,那你说一说《资本论》中的《剩余价值率》为什么就是论文,你用以证明“马克思不会算算术”的那段文字为什么就不是论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5 21:29:46
wzwswswz 发表于 2012-12-5 20:55
我智商再低也绝不会把假设当成定义,不会看见“=”就说是公式。
你智商高,那你说一说《资本论》中的《 ...
你质疑的是什么你都不知道了?!你质疑的是我主帖的例子?!那是论文吗?你是不是有病啊!?我楼主主帖引用的是什么?能看懂吗?看不懂就学习学习,看懂了后在质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5 21:46:22
qi509 发表于 2012-12-5 21:29
你质疑的是什么你都不知道了?!你质疑的是我主帖的例子?!那是论文吗?你是不是有病啊!?我楼主主帖引 ...
你的人工成本3先令、其他成本7先令、欲获利润100%是用来做什么的?不就是要论证每个锅贴的价格为0.2先令吗?而每个锅贴0.2先令又是用来做什么的?不就是用来论证“马克思不会算算术吗”?你整个论证过程如果不是论文又是什么?
不要总用“看懂”“看不懂”来搪塞,有本事你就正面回答我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5 22:02:46
wzwswswz 发表于 2012-12-5 21:46
你的人工成本3先令、其他成本7先令、欲获利润100%是用来做什么的?不就是要论证每个锅贴的价格为0.2先令吗 ...
我173楼的帖子早已回答你了。由于你的智商问题,你看不懂是你的事。现在再给大家转帖过来:


173楼的帖子:

回答:    这个7先令的不可变成本是随意的。你也可以随意定。这个你纠缠也没有。你说多少就是多少。你说我错了都没关系。

那我就跟着你。



为了证明你在胡搅,现在将你摘抄马克思的原话转帖过来:


“例如,预付资本500镑=410镑+90镑。在生产过程结束时得到商品,它的价值=c+v+m(m是剩余价值),例如,410镑+90镑+90镑。原来的资本C变为C′,由500镑变为590镑。二者的差额=m,即90镑剩余价值。””——————


你为什么不问问马克思:为什么把“不变成本”定义为 410磅?

你能看懂主帖的举例是说明什么的吗?

这是你170楼的帖子:

qi509 发表于 2012-11-25 17:16
你举例子的目的是什么?

你举例子是要说明什么?

请问:你说不变成本为7先令的目的是什么?是要把不变成本定义为7先令吗?


我倒要问你:我什么时候定义过:什么7先令?

你不学无术也就罢了,还栽赃陷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5 22:43:06
qi509 发表于 2012-12-5 22:02
我173楼的帖子早已回答你了。由于你的智商问题,你看不懂是你的事。现在再给大家转帖过来:
马克思什么时候定义过剩余价值率为100%了?还不是你根据你的观点——“凡在经济论文中使用的假定、假设都是为了定义而生”——就把马克思的假设说成了马克思的定义!

如果说把别人的假设硬说成是定义就是栽赃陷害的话,那么首先就是你对马克思进行了栽赃陷害;并且,真正对你自己栽赃陷害的也正是你自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6 02:47:00
孩子,回去好好看看资本论吧,你连可变资本和不可变资本都没分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6 08:45:01
wzwswswz 发表于 2012-12-5 22:43
马克思什么时候定义过剩余价值率为100%了?还不是你根据你的观点——“凡在经济论文中使用的假定、假设都 ...
好好看看你自己引用的那段吧!说你水平差你还不服气?认真读读《剩余价值率》一章。弄懂了再来回帖,免得在这丢人。

看看你155楼引用的:

请看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率》中的部分原话:“资本G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为购买生产资料而支出的货 币额c,另一部分是为购买劳动力而支出的货币额v;c代表转化为不变资本的价值部分,v代表转化为可 变资本的价值部分。因此,最初是C=c+v,例如,预付资本500镑=410镑+90镑。在生产过程结束时 得到商品,它的价值=c+v+m(m是剩余价值),例如,410镑+90镑+90镑。原来的资本C变为C′,由 500镑变为590镑。二者的差额=m,即90镑剩余价值。” “因为可变资本的价值等于它所购买的劳动力的价值,因为这个劳动力的价值决定工作日的必要部分, 而剩余价值又由工作日的剩余部分决定,所以从这里可以得出结论: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之比等于剩余 劳动和必要劳动之比,或者说,剩余价值率m/v=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按照我们的假定,产品的价值=410镑+90镑+90镑,预付资本=500镑。

本=500,所以按照通常的计算方法,人们就说:剩余价值率(人们把它同利润率混为一谈)=18%。 这样低的比率是会使凯里先生及其他调和论者感动的。但实际上剩余价值率不是=m/C或m/c+v,而是 =m/v,也就是说,不是90/500,而是90/90=100%,比表面的剥削程度的5倍还要多。在这里,虽然 我们不知道工作日的绝对量,不知道劳动过程的期间(日、周等等)

的工人人数,但剩余价值率m/v由于可以转化为剩余劳动/必要劳动,从而精确地向我们表明工作日的 两个组成部分的比率。这个比率为100%。因此,工人是半天为自己劳动,半天为资本家劳动。”


你能看懂吗?知道最后一句是什么意思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6 10:11:43
qi509 发表于 2012-12-6 08:45
好好看看你自己引用的那段吧!说你水平差你还不服气?认真读读《剩余价值率》一章。弄懂了再来回帖,免 ...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率为“100%”和“工人是半天为自己劳动,半天为资本家劳动”是依据剩余价值率计算的结果,而不是剩余价值率的定义;这种计算所依据的已知条件,就是马克思的两个假设:“例如,预付资本500镑=410镑+90镑。”和“例如,410镑+90镑+90镑。”
如果马克思把假设中“v”和“m‘改成两个不相等的数据(在《资本论》中就有许多两者不相等的假设和实际例子),那么计算的结果,剩余价值率就会不等于100%,工人为自己劳动和为资本家劳动的时间也就不会相等。但剩余价值率的定义绝不会因此而发生变化。
在《剩余价值率》中,马克思对剩余价值率有着明确的定义:“剩余价值的相对量,即可变资本价值增殖的比率,显然由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的比率来决定,或者用m/v来表示。……我把可变资本的这种相对的价值增殖或剩余价值的相对量,称为剩余价值率。”这个定义,即“剩余价值率=m/v”这种关系,绝不会因为m和v具体数值的变化而变化,所能够变化的只是m和v的具体数值以及由此所决定的剩余价值率的具体数值。例如,“在上述例子中”,剩余价值率就“是90/90=100%”。
你知道假设和定义的不同了吗?

《资本论》发表近150年了,把马克思的假设说成是定义本身的你可是第一人,也一定是最后一人!你的阅读能力实在是太可以了!连什么是假设和例子,什么是定义都分不清,还说别人读不懂!如果你真的是想研究《资本论》的话,建议你还是先去读一读政治经济学的简明读本,把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先搞搞清楚再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6 12:05:48
布衣lion 发表于 2012-12-6 02:47
孩子,回去好好看看资本论吧,你连可变资本和不可变资本都没分清
这个帖子里,7先令是物料,从而可以被狡辩为流动资产。

把不变资本定义为固定资产概念,把可变资本固定为流动资产概念是为了引出逻辑上的错误。


我在套狼,假如你连这都没看懂,我就不需要回复你这个VIP了,……。

看帖子看明白了再发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6 18:35:09
wzwswswz 发表于 2012-12-6 10:11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率为“100%”和“工人是半天为自己劳动,半天为资本家劳动”是依据剩余价值率计算的结 ...
剩余价值是怎么来的?剩余价值率又是怎么来的?你懂吗?

懂马克思的这句话吗:


从这里可以得出结论: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之比等于剩余 劳动和必要劳动之比,或者说,剩余价值 率m/v=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6 19:00:55
qi509 发表于 2012-12-6 18:35
剩余价值是怎么来的?剩余价值率又是怎么来的?你懂吗?

懂马克思的这句话吗:
这些问题在政治经济学的简明读本上都有,你认真去读一读就明白了。但不管它们是怎么来的,你都应该记住:例子和假设绝不是定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6 19:47:03
wzwswswz 发表于 2012-12-6 19:00
这些问题在政治经济学的简明读本上都有,你认真去读一读就明白了。但不管它们是怎么来的,你都应该记住: ...
1、有原著为什么去看那些课本?你能读懂原著吗?

2、你懂例子是为什么而举?例子是要说明什么吗?知道例子的作用吗?知道例子是怎么来的吗?


看看你155楼引用的:
请看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率》中的部分原话:“资本G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为购买生产资料而支出的货 币额c,另一部分是为购买劳动力而支出的货币额v;c代表转化为不变资本的价值部分,v代表转化为可 变资本的价值部分。因此,最初是C=c+v,例如,预付资本500镑=410镑+90镑。在生产过程结束时 得到商品,它的价值=c+v+m(m是剩余价值),例如,410镑+90镑+90镑。原来的资本C变为C′,由 500镑变为590镑。二者的差额=m,即90镑剩余价值。” “因为可变资本的价值等于它所购买的劳动力的价值,因为这个劳动力的价值决定工作日的必要部分, 而剩余价值又由工作日的剩余部分决定,所以从这里可以得出结论: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之比等于剩余 劳动和必要劳动之比,或者说,剩余价值率m/v=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按照我们的假定,产品的价值=410镑+90镑+90镑,预付资本=500镑。
本=500,所以按照通常的计算方法,人们就说:剩余价值率(人们把它同利润率混为一谈)=18%。 这样低的比率是会使凯里先生及其他调和论者感动的。但实际上剩余价值率不是=m/C或m/c+v,而是 =m/v,也就是说,不是90/500,而是90/90=100%,比表面的剥削程度的5倍还要多。在这里,虽然 我们不知道工作日的绝对量,不知道劳动过程的期间(日、周等等)
的工人人数,但剩余价值率m/v由于可以转化为剩余劳动/必要劳动,从而精确向我们表明工作日的 两个组成部分的比率。这个比率为100%。因此,工人是半天为自己劳动,半天为资本家劳动。”

你能看懂吗?知道红色的部分是什么意思吗?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31347&page=27&from^^uid=274138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6 21:18:05
qi509 发表于 2012-12-6 19:47
1、有原著为什么去看那些课本?你能读懂原著吗?

2、你懂例子是为什么而举?例子是要说明什么吗?知 ...
我把这段话再重复地引一下:
“按照我们的假定,产品的价值=410镑+90镑+90镑,预付资本=500镑。因为剩余价值=90,预付资本=500,所以按照通常的计算方法,人们就说:剩余价值率(人们把它同利润率混为一谈)=18%。这样低的比率是会使凯里先生及其他调和论者感动的。但实际上剩余价值率不是=m/C或m/c+v,而是=m/v,也就是说,不是90/500,而是90/90=100%,比表面的剥削程度的5倍还要多。在这里,虽然我们不知道工作日的绝对量,不知道劳动过程的期间(日、周等等),也不知道90镑可变资本同时推动的工人人数,但剩余价值率m/v由于可以转化为剩余劳动/必要劳动,从而精确地向我们表明工作日的两个组成部分的比率。这个比率为100%。因此,工人是半天为自己劳动,半天为资本家劳动。”

你能读懂这段话吗?是“在这里”!不是“在一切场合”!这里是哪里?就是马克思假设“预付资本500镑=410镑+90镑”、产品价值590镑=“410镑+90镑+90镑”的场合,在这个场合,剩余价值率才“精确地向我们表明工作日的两个组成部分的比率。这个比率为100%。因此,工人是半天为自己劳动,半天为资本家劳动。”

连“在这里”(当前假设或举例的场合)与“在一切场合”(适用定义的场合)都分不清,还自以为读懂了原著!还不愿去读那些简易的读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7 08:55:18
wzwswswz 发表于 2012-12-6 21:18
我把这段话再重复地引一下:
“按照我们的假定,产品的价值=410镑+90镑+90镑,预付资本=500镑。因 ...
你知道“在这里”的后面是“,”号吗?

你学过语文吗?知道什么是一句话吗?

你连一句话都看不懂,更别说“虽然……但”是什么意思了?

好好看看这句话?这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

就你的文化程度?够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7 09:29:43
qi509 发表于 2012-12-7 08:55
你知道“在这里”的后面是“,”号吗?

你学过语文吗?知道什么是一句话吗?
“在这里”已经指明了后面的话(包括“虽然……但”在内)所适用的场合,作为停顿,不用逗号,用什么符号?
再看看“虽然”后面的这句话,“也不知道90镑可变资本同时推动的工人人数,”难道不足以说明“虽然……但”所说的都是当前假设的场合吗?

你还好意思谈“学过语文”!把马克思的这段话拿去让你们的小学语文教师好好给你讲一讲到底是什么意思,语文老师不为你害羞才怪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7 09:55:35
wzwswswz 发表于 2012-12-7 09:29
“在这里”已经指明了后面的话(包括“虽然……但”在内)所适用的场合,作为停顿,不用逗号,用什么符 ...
你别在这里丢丑额?你连“在这里”指的是前后都不知道?

这”90镑可变资”难道不是前边例子中的?

还是再跟你小学老师学学语文去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7 12:09:25
qi509 发表于 2012-12-7 09:55
你别在这里丢丑额?你连“在这里”指的是前后都不知道?

这”90镑可变资”难道不是前边例子中的?
你的阅读能力太差!我的原话是——
“在这里”已经指明了后面的话(包括“虽然……但”在内)所适用的场合,……
看清楚没有!是指明了后面的话所适用的场合,而不是指的是后面的话
你难道连这点阅读能力都没有吗?

你既然承认“虽然”后面的“90镑可变资本”是出自于前面的例子,那么你又根据什么可以说“但是”后面的“100%”就是剩余价值率的定义,而不是运用定义对前面例子的分析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7 17:00:36
wzwswswz 发表于 2012-12-7 12:09
你的阅读能力太差!我的原话是——
“在这里”已经指明了后面的话(包括“虽然……但”在内)所适用的场 ...
我真佩服你无知的胆量。这个“在这里”到底指的是哪里都不知道竟敢如此争辩,看来你无知到什么程度!所以你就更看不懂后面的文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8 11:43:10
qi509 发表于 2012-12-7 17:00
我真佩服你无知的胆量。这个“在这里”到底指的是哪里都不知道竟敢如此争辩,看来你无知到什么程度!所以 ...
你真是个天下无敌的辩手,除了“不懂”、“无知”等词语以外,连一句有关问题的实质性的话都没有。就凭这一点,“不懂”和“无知”用在你身上才是恰到好处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8 11:47:37
wzwswswz 发表于 2012-12-8 11:43
你真是个天下无敌的辩手,除了“不懂”、“无知”等词语以外,连一句有关问题的实质性的话都没有。就凭这 ...
这不是明摆着呢吗?这个“在这里”指的是在哪里你都不懂,你还说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8 11:56:40
qi509 发表于 2012-12-8 11:47
这不是明摆着呢吗?这个“在这里”指的是在哪里你都不懂,你还说什么?
依然不敢回答任何实质性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8 14:04:48
wzwswswz 发表于 2012-12-8 11:56
依然不敢回答任何实质性的问题!
哪个实质性问题我 不敢回答?你又何曾提成过实质性问题?哪怕是一点像样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8 19:51:47
qi509 发表于 2012-12-8 14:04
哪个实质性问题我 不敢回答?你又何曾提成过实质性问题?哪怕是一点像样的问题?
你看看我272楼的帖子:
是“在这里”!不是“在一切场合”!这里是哪里?就是马克思假设“预付资本500镑=410镑+90镑”、产品价值590镑=“410镑+90镑+90镑”的场合,在这个场合,剩余价值率才“精确地向我们表明工作日的两个组成部分的比率。这个比率为100%。因此,工人是半天为自己劳动,半天为资本家劳动。”

而你呢?除了空谈什么我不懂得“在这里”指的是什么以外,没有一句话敢于明确回答“在这里”到底指的是什么!可见你心虚到了极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8 20:15:56
wzwswswz 发表于 2012-12-8 19:51
你看看我272楼的帖子:
是“在这里”!不是“在一切场合”!这里是哪里?就是马克思假设“预付资本500 ...
当然不是”在一切场合“。你总是算是看明白这个“在这里”指的是哪里了。但,你的这个:


“在这个场合,(在这)剩余价值率才“精确地向我们表明工作日的两个组成部分的比率。这个比率为100%。因此,工人是半天为自己劳动,半天为资本家劳动。””——————你中间还落下“虽然........但”了呢?看看这个“虽然.......但”又在说明什么?是什么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8 23:05:02
qi509 发表于 2012-12-8 20:15
当然不是”在一切场合“。你总是算是看明白这个“在这里”指的是哪里了。但,你的这个:
你是真不懂还是装不懂啊?!你难道不知道“这里”是一个代词吗?它所代表的就是马克思的那两个“例如”。
我们把“这里”恢复为那两个“例如”:
在预付资本500镑=410镑+90镑、产品价值590镑=410镑+90镑+90镑的场合虽然我们不知道工作日的绝对量,不知道劳动过程的期间(日、周等等),也不知道90镑可变资本同时推动的工人人数,剩余价值率m/v由于可以转化为剩余劳动/必要劳动,从而精确地向我们表明工作日的两个组成部分的比率。这个比率为100%。因此,工人是半天为自己劳动,半天为资本家劳动。”
因此,马克思这里的“虽然……但”所讲的都是“在这里”的情况,而不是“在这里”以外的情况!

我再作一个类比:
在这里虽然张三很饿,令人恶心的气味使他一点食欲都没有。因此,张三一口饭都没有吃。”根据这句话,难道你能够得出结论说,张三在任何场合都没有食欲,都不吃饭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9 08:42:39
wzwswswz 发表于 2012-12-8 23:05
你是真不懂还是装不懂啊?!你难道不知道“这里”是一个代词吗?它所代表的就是马克思的那两个“例如” ...
说你愚,你不承认?我把你的帖子粘贴过来:

你是真不懂还是装不懂啊?!你难道不知道“这里”是一个代词吗?它所代表的就是马克思的那两个“例如”。
我们把“这里”恢复为那两个“例如”:
在预付资本500镑=410镑+90镑、产品价值590镑=410镑+90镑+90镑的场合,虽然我们不知道工作日的绝对量,不知道劳动过程的期间(日、周等等),也不知道90镑可变资本同时推动的工人人数,剩余价值率m/v由于可以转化为剩余劳动/必要劳动,从而精确地向我们表明工作日的两个组成部分的比率。这个比率为100%。因此工人是半天为自己劳动,半天为资本家劳动。”
因此,马克思这里的“虽然……但”所讲的都是“在这里”的情况,而不是“在这里”以外的情况!——————看看那蓝色的部分说明什么?
.........................................

我再作一个类比:
在这里,虽然张三很饿,但令人恶心的气味使他一点食欲都没有。因此,张三一口饭都没有吃。”根据这句话,难道你能够得出结论说,张三在任何场合都没有食欲,都不吃饭吗?————————————————————说你没有文化,你还不承认?!你的这个例子同上面的例子驴唇不对马嘴,却根本就不完整。我问你:你的这个“在这里”是在哪里?

我说你看不懂文章吧,你还犟。回去再找你们语文老师学学去吧!?告诉你:无论是在哪,这个“在这里”必须是有所指的。懂吗?你的例子只是一半,缺少另一半。

你的这个“在这里”的前面必须有一个场所,或是厕所,或是其他肮脏的地方;或是一个令他感到恶心的地方?

好了,不给你讲了。再讲就要收学费了。

又丢一回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