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CFA、CVA、FRM等金融考证论坛
5309 6
2012-11-17
继续跟大家分享风险管理方面的经验,上次和大家探讨了一个理念,风险管理难的是对金融经济系统的认识,而不是数学和模型。
具体见
风险管理很难,但难的不是数学和模型!

今天和大家探讨衍生品市场的重要性。衍生品用于做对冲,用于分散风险,当然有其积极的一面,这一面很多人都熟悉,因为这无论是PRM和FRM中都有专门的章节探讨。这是一个正向的思维过程,根据对市场和经济的观察,得出一定的策略和结论,并选择适合的工具和产品把你的观点通过它们表达出来,这个过程你可以叫做投资,可以叫做投资风险管理等等。当然这样一个正向过程做得好的人也不是很多,至少我从业以来,没有碰到过几个。在这个过程中,衍生产品主要是用于表达你投资策略和理念的工具。
11适逢欧债危机最最严重的时候,瑞信有一个策略我映像非常深刻,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通过运用衍生产品产生的收益在非常吓人。
在这个策略里面,他们使用了2个衍生产品的合约,
1通过国债期货做空德国的国债
2通过外汇远期把国债期货的欧元风险敞口转成美元

当时欧债危机逐渐加深,德国因为经济健康稳定,其国债作为避险资产遭到大家的强烈购买,收益率大幅下降。但是,他们判断随着欧元区的危机进入深层区,政治纷争不断,德国也会受欧元区的整体拖累被投资者看空。基于这个判断,他们进入了这个合约,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德国国债收益率升高,欧元贬值,通过杠杆,这个策略收益很吓人。

如果说上面的描述很重要的话,那么另一方面或许更重要。很多教科书都说,预期,在金融市场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没有一本书或一个人说的清楚预期到底怎么度量。因为归根结底,人的预期有长端之分,短期预期是短暂的而易变的,跟民族的性格和整体社会的心态还有关联。长期预期虽然较为稳定,但是在金融市场上常常被短期的预期所掩盖。衍生品市场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你可以看到市场的预期,虽然有时候这里表现出的是颠倒的,偏离的,模糊的所以,这是反方向的看问题的方法,通过市场对衍生产品的定价,你反推市场在预期什么,从而指导你的投资。当然,这个不能单独用,你必须结合其他的判断。

所以不要把太多时间花在给奇奇怪怪种类的期权定价上,什么敲进敲出期权,什么累积期权等等,因为那些东西成交量太小,是小众产品,不能完全反应出市场的预期,除非你是专门做产品研发的。对风险管理,尤其是前台风控,判断市场状态和方向时,重要的是那些高流动性,大家都在用的产品。至于怎么判断,看哪些东西,怎么结合其他市场,这个需要你自己的修行,我不会说。

通过衍生产品把自己的策略适当的表达出来,很难!更难的是,通过衍生产品看到别人在表达的预期。市场上你不需要常常拿100分才是优秀,当别人59的时候,你能拿到60,就足够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11-17 23:07:30
那后台风控算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7 23:11:08
yiweidon 发表于 2012-11-17 23:07
那后台风控算什么?
后台风控是给高管们的镇静剂,让他们觉得一切都在掌握之中,虽然这种感觉常常是虚幻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9 00:28:16
有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1 22:36:39
yiweidon 发表于 2012-11-17 23:07
那后台风控算什么?
一个例子,瑞银的流氓交易员

周二早晨,由10人组成的陪审团就最为严重的欺诈指控做出了一致裁定(unanimous verdict),但又花了90分钟仔细讨论了其他五项指控——此前法官对陪审团表示,他将接受对其余指控的多数裁定(majority verdict)。

现年32岁的阿多博利,站着被告席上低头听取了法庭判决。

检方在长达10周的庭审中指控阿多博利“以欺诈的方式拿瑞银的资金大赌特赌”,突破了为他设定的1亿美元的日内交易限额,并通过“杜撰虚假交易”进行无对冲交易,扭曲了自身的风险敞口,进而给瑞银造成巨大损失。

阿多博利在证词中称,他的违规交易行为始于2008年,当时是为了掩盖一笔40万美元的交易损失,但此后他开始利用虚假对冲交易来掩盖其真实交易未做对冲的事实。此后阿多博利的违规交易规模越来越大。到了2011年8月8日,瑞银曾以为报表上显示的风险敞口为230万美元,但实际风险敞口规模则高达118.5亿美元。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前台风控重要,前台风控失败之后,中后台是很难识别的,因为中后台做风控的人员缺乏必要的知识和实际业务经验来识别组合中的风险敞口到底在哪里?有多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9 16:22:29
估计没干过风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