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pipi0123在2007-10-3 22:17:00的发言: """银行印好了货币,代表央行已经从公众手中“筹集”到了资金。然后,央行用这部分“筹集”来的资金去进行它的资产业务活动:购买证券、向金融机构发放代款或贴现票据、购买金银及外汇。如此一来,新发行的货币就到了公众、政府机构、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手中。这样,新发行的货币就进入了流通领域,而央行保管的只是一些证券、票据、资金账户、外汇等。""""
还是不明白.如果央行是这样的话,那么这种做法跟利用居民的存款"来购买证券、向金融机构发放代款或贴现票据、购买金银及外汇"表面看起来是一样的,但实际上却不是.央行利用存款来投资是有成本的,即利息.而“银行印好了货币,代表央行已经从公众手中‘筹集’到了资金”好像并不是在‘筹集’吧,如果是,那么成本是什么?感觉好像是央行凭空就多了这些财富,而没有多少成本。
这话里多少让人嗅到《货币战争》这本风行一时的书里的味道
货币虽然是央行的负债,但并非央行要“筹资”而打出的欠条,央行发行货币和企业发行债券既有相似又有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是货币和债券是各自的负债,都要进入各自的资产负债表的负债项,对应资产项的有价证券,外汇... ...(对央行)或存款(对企业)
央行虽然通过发行货币积聚了大量资产,但这些资产并非“凭空”得来的,而是负债资产,这些资产是维持自己信用的保证(正如企业的资产是偿债的保证一样),通过央行敛财的想法是十足无稽的,这一点不论在中国还是美国,都没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