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热心肠 发表于 2012-11-27 01:01 
造成此种局面的根源在于,由于受早期斗争成见的束缚,革命惯性的误导,多数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中普 ...
他们一直只是关注于事物矛盾联系中“斗争运动”的阶段性一面,而始终没能领会到事物矛盾联系中“促进发展”的经常性另一面,只知道阶段性革命跃进,而不懂得经常性发展促进。
需知在工业的生产方式之下,当资本家通过投资经营得到利润的时候,工人也得到了工资,甚至更得到了技术;工人的工资的确不高,但那主要是社会劳力过剩的缘故,如果经济增长,劳力紧张,工资增加,资本家也可能落入持平维持,甚至关门歇业的境地;同时工人工资是计件或者计时的,有劳就有得,但资本家产品滞销,投资失败,却可能倾家荡产;并且工人干得久了,掌握了技术,学会了管理,积攒了投资,也可以办工厂。
故此说,就工业生产方式的本身来看,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倒是相互依存,彼此促进的内容丰富,事理切实,而至于斗争拆台,那往往是具体人的过,外界环境的过;并且,从资本家主动谋划投资,长远运作管理,而工人被动应聘打工,来去了无牵挂这方面看,资本家还应是居于领导地位。
-------------------
好,说得非常好,很有见解,发展就是要调动社会 上各方面的因素,因此就要着重于同一,而不是一味搞什么斗争,搞什么阶级分类来七斗八斗。这样不是发展,而是把别人搞乱,也把自己搞乱。那些喜欢把别人与社会搞乱之徒,到头来有可能使自己陷到混乱之中甚至连自己也险被别人谋杀(比如毛)。
本人一直强调,资本家与工人的分配,是按市场 供求状态来分配的。工人少了,那么他们的工资会上涨。因此对工人有利的,并不是去消灭资本家,恰恰相反,是去增加资本家,增加资本,资本家增多了,对工人的需求量就大,因此工人的待遇就可以提高。
而资本家之所以比工人更有地位,也是供求关系所决定的。如果资本家与资本的供给更容易,那么资本家的地位就下降,相反,资本供给不易,那么资本家的地位就上升。要一般人拿出几千万几亿来投资,那是不可能的,因此能够拿出这么多钱来投资的人,当然是有地位的人,这是老天给予他的。因此不能人为将他打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