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qf5230429 发表于 2012-12-7 23:30 
价值是由社会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是对的,你没有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什么,也没有以辩证唯物主义为基础 ...
请允许我补充一下:
不是我又来炫耀我的资历。因为你可能不是太了解情况。
你所说的一切,你所回答的对方不是不懂,专门这些ID上来有另外的目的。他们中绝大多数连马克思的书都没去看过。
每一份货币必然,而且只能代表一定比例的财富。
商品出清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是仅仅有些人所说的我们手机或手表上的那个时间,而是指一定劳动投入下达成交换的产品在最不利的条件下,全部被生产出来的总耗时。
这里有几层意思。我不说,某些人是永远也想不通了:
1)这个所谓的必要,一定是指被交换了的时间。
产品在仓库里,或者留作私用,那么就无所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我做一双鞋子需要耗费比如7小时。给我自己穿,那么当我需要一双新鞋子的时候,对我自己来说,这7小时就是我的必要的劳动时间,或者说必须的劳动时间。我找不到替代物或者说,没有上帝来帮我缩短这个时间的。
当我把这双鞋拿到社会上去交换,可能别人只需要5小时就做了和我一模一样的鞋子,别人如果花6小时,就会比我这7小时做的鞋子质量更好。但是,只要我这双鞋子也能找到买主,那么我的这个7小时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理论含义是:社会对我这样鞋子哪怕是耗费7小时的情况下也需要并能提供我所需要的等价物。
我的邻居很不幸,他做鞋子需要8小时,也许是因为我故意破坏,也许是因为他本身技艺就不行——即便我刻苦教授他,他还是耗费了8小时。社会对他做的鞋子不再提供等价物交换。于是,他的鞋子就不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产出。
有的人出身鞋匠家庭,做同样鞋子只要3小时,怎么计算?只要把所有低于我做的时间到以我这个最慢的时间作为积分上下限,然后对总的出清的皮鞋的数量进行积分,于是就得到这个数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当马克思把这个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解释为社会平均的劳动时间时,这个均值是这个积分的拉格朗如中值的意思。
于是,我们那批号称西方经济学如何了不起的朋友就看不懂了。
换句话说,你让他用数学符号表达大段的文字,他只要找到符号和意思的一一对应,那么再复杂的方程他都排得出来。
但你给他们哪怕再简单的算式,要他用文字来说明,他就傻眼了。
你去看这个论坛里中微高宏的考研分子基本属于这种水平。
2)这个社会是指一个封闭的交换系统
我们很多人为了反对劳动价值论。一说交换是基于双方相等耗费的劳动时间,他就不愿意了。他的理由是,“我不需要了”。他忘记了,如果没有交换的实现,那么需求就只是个人自我供给下才可能被满足的需求。供给也就只是提供给自己需求的供给。换句话说,交换的意思是指出清和满足而不是陪女友逛街、爱买不买的都称为交换。而是说没有支付,就没有所谓交换。一笔支付,成立一次交换。
在瓦尔拉均衡中,商品数是N而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字,意思就是全部的商品都参与买卖,寻找替代品不是不允许,而是即便被替代品,也最终实现了交换。于是市场是出清的。你对瓦尔拉说,不对,我有N+1个产品比你这第N个产品要好,所以你这第N个产品不是我需要的产品,所以我的需求决定你这第N个产品的价值。瓦尔拉也没有办法跟你解释,实在不行就扑上来抽你耳光……直到你能理解他的N=你的N+1
3) 这里的劳动时间不是挥动榔头的频次乘以挥动次数所得到的那个线性思维的时间
我们这里有一种很弱智的观念,以为自己做什么都可以研究经济学。上班打开AutoCAD移动鼠标8小时,无论如何也想不通是怎么能和一个流水线上包装工配8小时货能有相等的价值。
一个3D绘图的制作品可能耗费劳动8小时做出来,但却交换了100箱的药品。而这100箱的药品不是用8小时生产的,而是用10小时生产的。8无论如何不等于10.否则就是胡扯。但这种交换恰恰说明了这幅3D作品与药品的交换比是4/5。因为这两种产品的总耗费是相等的。全部的耗费都折算为劳动时间必然相等。
一个人编写软件也是一样。写8小时的程序所得工资会大于做8小时把瓶子装进盒子的工作,不是因为8=8所以工资也一样了,而是因为写这个程序所需要耗费的劳动时间大于8小时,而程序员这个8小时只是前面全部劳动的最后一个阶段。换句话说,因为写程序是比装盒子更复杂的劳动,所以获得的工资更高,然而均摊到前面为了获得这个写程序的技能所耗费全部劳动时间上,那么单位时间上一个程序员所获得的工资是与一个包装工完全相同的。如果有不同,那么耗时少的一方必然吸引别的劳动力进入。
然后我们把以上用文字表述的方程逆运算一下,其实就可以表达为:假如把程序员所获得的全部劳动时间均摊到他所获得的所谓高工资上,那么他的单位货币上的劳动时间和一个包装工相同。亦即:简单劳动的倍乘叠加就是复杂劳动或者说,复杂劳动可以简化成简单劳动的复合。我们这里头脑简单的,就又要开始算究竟乘数为几是比较符合我的意思的,或者要来追问程序员的复杂劳动相当于几倍的包装工的简单劳动。这个换算留给我们这里头脑简单的自己去练习。如果不行的话,不妨从最简单的劳动逐渐递增上去,而不要一开始就计算某些设计师的劳动。因为人类社会的劳动过程已经走了上万年了。
其实很简单,假设全部的工具设备等都相同,然后假设包装工的技能基数为1……
4)当进行社会必要劳动之间的交换时,劳动时间不是点、线的长度,而是多维向量
混办公室的人研究经济学经常犯这种错误,把经济学中不同的时间看作一个射线上的长短不一的比较。实际交换中,劳动时间作为衡量全部出清产品的尺度是一个多维的向量。添加劳动力人手可能会使得规定数量的产品提前下线。但出清市场假设了出清就意味着,提前下线的产品必须等待尚未下线的产品。而没有一个生产单位会愿意在总归要出清的市场上比别人提前下线产品。但是,各种不同的产品必然耗费完全不同的资源,从而有不同的产出时间。于是这里就取决于不同资源在生产过程中的配置。然而,无论配置如何不同,这些全部实际上也是通过劳动时间来获取的资源,到最后折算成出清时的劳动时间必然相等。如果不相等,则市场不会出清。这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以市场出清。
以上只涉及一个客观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概念,不涉及剩余价值、剥削和货币的引入。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添加这些概念继续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