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美国次贷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长普遍放缓,全球贸易市场需求疲软,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速出现了大幅下滑,而文化产品贸易却逆势增长,继续保持着高速增长态势。文化产业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工业”,成为各国竞相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和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文化强国理应是文化贸易大国,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文化产品贸易发展迅速,贸易额从2002年的39.3亿美元上升到2011年145.3亿美元,10年间增长了2.7倍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结合2012年前三季度我国文化产品贸易的特点,中国项目可行性研究中心可行性报告业内分析师,对我国文化产品贸易发展进行SWOT分析可以发现:一、我国文化产品贸易发展的优势突出我国文化产品贸易发展主要有三方面的优势,一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华民族文化历史源远流长,这是我国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贸易发展坚实基础。二是拥有宽阔的市场空间,尤其是消费市场巨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必将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三是有着强大的政策扶持力度。国家相继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纲要》和《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明确了文化产业的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行业和保障措施,对“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发展有着重要指导意义,说明文化产业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体现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我国文化产品贸易发展的劣势明显一是我国文化产品出口额占比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2012年前三季度数据显示,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仅占我国贸易总额的0.6%,而出口仅占我国出口总额0.2%。从发达国家的发展情况来看,近年来美国文化产品出口规模已超越航天工业,跃居其出口贸易的首位;而韩国的文化产品出口贸易额早在2004年就与其汽车的出口额相当,日本的动漫及周边产品出口也已成为日本一个重要的文化品牌并占领绝大部分的世界动漫市场。说明我国文化产品贸易,尤其是文化产品出口份额亟待提高,发展潜力巨大。二是我国文化产品贸易结构不均衡,缺少国际竞争力。我国的文化贸易产品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以文化内容、文化服务为主的影视媒介、音乐媒介、出版物及版权等知识技术密集型的核心产品所占比重较小,国际竞争力非常弱。要提升我国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改变靠低价格、拼数量的发展局面,必须从调整文化贸易的产品结构入手。三、我国文化产品贸易发展机会巨大近年来,全球文化市场规模以两倍于全球GDP增长率的速度迅速成长,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在整体经济中的地位迅速提升,并有超过传统产业趋势。随着全球经济放缓,世界资源和能源的日趋紧张,传统贸易发展严重受阻,具有消耗少、污染低、附加值高、环保节能等特点的文化产业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文化产品将成为贸易快速发展的亮点。这对正在大力发展文化强国战略的中国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发展契机。四、我国文化产品贸易发展面临的威胁显著目前世界文化市场上,美国占43%,欧盟占34%,日本约占10%,韩国占5%,而中国仅占不到4%,我国文化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较低,这与我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经济规模很不相称。文化产品国际占有率低与我国文化产品国际营销不足、缺乏品牌推广有很大关系,也是我国文化产品贸易发展的最大威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