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304 6
2012-11-27
李同学这学期有两门课,一门是陈老师上,一门是吴老师上。陈老师取平时测验的最高分作为最后的平时成绩,吴老师取平时测验的最低分作为平时成绩。在其中一门课上,李同学在第一次平时测验中得了30分,第二次平时测验得了50分。如果把第一次平时测验的成绩标在横轴,第二次平时测验的成绩标在纵轴,李同学的无差异曲线在点(30,50)的斜率为0,请问李同学的这门课是谁教的?

怎么分析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11-27 16:26:50
李同学这学期有两门课,一门是陈老师上,一门是吴老师上。陈老师取平时测验的最高分作为最后的平时成绩,吴老师取平时测验的最低分作为平时成绩。在其中一门课上,李同学在第一次平时测验中得了30分,第二次平时测验得了50分。如果把第一次平时测验的成绩标在横轴,第二次平时测验的成绩标在纵轴,李同学的无差异曲线在点(30,50)的斜率为0,请问李同学的这门课是谁教的?
呵呵,类似这道题我以前考过,但你的这道题出错了所以无解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7 16:50:49
是陈老师教的。关键的钥匙在于“无差异曲线在点(30,50)的斜率为0” 这句话,因为30是横坐标,50是纵坐标,这就说明30这个分数如果变动Δx的分数,比如变到了28分或33分,纵坐标的50分不用变动(变动率为0)就可以达到相同的“效用”,这个意思就是老师只看最高分不看最低分,所以就是陈老师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7 23:00:58
完美素贞 发表于 2012-11-27 16:50
是陈老师教的。关键的钥匙在于“无差异曲线在点(30,50)的斜率为0” 这句话,因为30是横坐标,50是纵坐标, ...
知道了,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8 22:57:35
陈老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12 22:46:25
陈老师的,陈老师的课低分是“中性商品”,吴老师的课,高分是“中性商品”。李同学的无差异曲线是水平的,则第一次成绩是中性商品,即低分是中性商品,所以是陈老师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