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012-12-4 19:22:2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5 08:49:22
zxp5799873 发表于 2012-12-4 19:22
您只凑热闹,不发表看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5 09:00:14
很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5 09:38:51
hxhbj2007 发表于 2012-12-5 09:00
很好
个人觉得,汪的成果,可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之类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5 11:30:20
很不错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5 12:48:35
这个公式没有一点新意,无非就是现代经济学里“供需决定价格”的翻版:
“成本”代表供给,“品质(效用)”代表需求
它要把自己标新立异,跟现代经济学分开,其实只是改头换面而已
它更不是所谓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5 12:50:41
economor 发表于 2012-12-4 08:42
汪林海的理论对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完善和补充。尤其在消费者理论、交换理论和房价理论三个方面。
汪 ...
使得经济学第一次能够合理解释为什么好吃的苹果比不好吃的苹果贵?为什么市中心的房子比城市边缘的贵,而且受到城市边缘住房生产成本的影响?
========
之前的经济学都不能合理解释这些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5 12:59:49
突然感觉自己好无知,一直以为这简单的二元就是顺理成章的,没想过要这么精确的表达出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5 13:33:42
LightsOn 发表于 2012-12-5 12:48
这个公式没有一点新意,无非就是现代经济学里“供需决定价格”的翻版:
“成本”代表供给,“品质(效用) ...
这个公式的新意很大了,只是您没有看出来而已。它的新意远远超过了获得诺贝尔奖的水平。

例如:
1,这个公式第一次告诉我们,商品价格决定中,生产成本(劳动)和效用(使用价值)是相乘的关系,只要生产成本和效用两者中有一个为0,商品价格就为0。这与现实的价格现象是一致的。
2,这个公式第一次告诉我们,市中心的住房价格决定于城市边缘的住房生产成本、城市边缘住房的品质以及市中心住房的品质,并给出了相关联的公式化表示。
3,这个公式第一次告诉我们,商品价格既与生产成本成正比,也与商品的品质成正比,而且二者都是成立的。
4,这个公式第一次系统告诉我们,导致商品价格下降的无形磨损,实际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新生产品的商品
的品质提升,另一种是新生产得商品生产成本下降。
.......
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您认真看看汪林海德《价格理论》,看懂其中的逻辑体系,相信您就不会这么说了。汪林海的《价格理论》逻辑体系很简单,只是更改了目前主流经济学的一个假设。主流经济学家设每一件面包都一样,然后研究面包的价格如何决定,汪林海则把这个假设消了,研究的是如果每一个面包营养含量不同,面包价格如何决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5 13:44:08
LightsOn 发表于 2012-12-5 12:48
这个公式没有一点新意,无非就是现代经济学里“供需决定价格”的翻版:
“成本”代表供给,“品质(效用) ...
    这个价格公式根本就不是供需决定价格,而是成本和品质决定价格。供需决定价格,只是一个很简单、很表面的价格规律,根本无法解释商品价格的内在因素。
    例如,对甘蔗而言,甘蔗的价格是由甘蔗的生产成本、甘蔗的蔗糖含量决定的。
      对棉衣而言,棉衣的价格是由棉衣的生产成本、棉衣的保暖率决定的。
      对面包而言,面包的价格是由面包的生产成本、面包的营养含量决定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5 13:49:37
LightsOn 发表于 2012-12-5 12:50
使得经济学第一次能够合理解释为什么好吃的苹果比不好吃的苹果贵?为什么市中心的房子比城市边缘的贵,而 ...
您能举一个能合理解释好吃的苹果比不好吃的苹果的价格高等经济现象的经济学理论的例子?当然,要采用经济学的概念来解释的,而不是好吃,不好吃这些非经济学概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5 14:19:27
好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5 16:40:41
economor 发表于 2012-12-5 13:33
这个公式的新意很大了,只是您没有看出来而已。它的新意远远超过了获得诺贝尔奖的水平。

例如:
哑然失笑啊
你去认真看看任何一本靠谱的现代经济学教材,这些“新意”全都有,而且更多
麻烦不要随便用“第一次”好吗?
让人笑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5 16:42:19
economor 发表于 2012-12-5 13:44
这个价格公式根本就不是供需决定价格,而是成本和品质决定价格。供需决定价格,只是一个很简单、很 ...
我说得很清楚:所谓的“成本”就是供给因素,所谓的“品质”就是需求因素
这个框架不是他新创的
而是原来“供需情况决定价格”的另一个不怎么高明的版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5 16:46:53
economor 发表于 2012-12-5 13:49
您能举一个能合理解释好吃的苹果比不好吃的苹果的价格高等经济现象的经济学理论的例子?当然,要采用经济 ...
简单得很,相对不好吃的苹果,好吃的苹果的需求曲线位置更高,引起均衡价格的提高。
仅此而已就够了
你的说法没有任何新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5 17:15:03
576579442@qq.co 发表于 2012-11-29 08:05
http://baike.baidu.com/view/3906796.htm;问了一下度娘,虽然不知道在说什么,但是感觉好厉害的样子。
《亚洲经济评论》别看名字挺大,其实不是什么大牌的学术期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5 17:28:14
120913302 发表于 2012-12-5 11:30
很不错了
华人在经济学基本领域取得这样的成就,实属不易啊。
我以前还没有见过这样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5 17:47:52
LightsOn 发表于 2012-12-5 16:42
我说得很清楚:所谓的“成本”就是供给因素,所谓的“品质”就是需求因素
这个框架不是他新创的
而是原 ...
我感觉您没有准确理解汪林海公式的含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5 17:57:42
LightsOn 发表于 2012-12-5 16:42
我说得很清楚:所谓的“成本”就是供给因素,所谓的“品质”就是需求因素
这个框架不是他新创的
而是原 ...
      您对汪林海那个公式,还不甚理解,要是您理解了,您的看法会不同的。
      汪林海的贡献在于,提供了一个简洁的计算公式,来分析商品价格,以及计算商品价格,这在经济学上是第一次。之前的研究只是提供了分析框架,不具有实际操作的意义。

      例如,假设优等地、劣等地生产的都是甘蔗,且产量都是1万株/亩,成本都是1.5万元/亩。所不同的,是优等地甘蔗的蔗糖含量高,为800克/株,劣等地生产的甘蔗蔗糖含量低,为400克/株。
      
      那么,优等地的甘蔗价格将是多少?

      利用以前的供给曲线、需求曲线的均衡分析法,是无法计算出来。
      但是,利用汪林海的价格公式,却很容易就计算出来了。按照汪的公式,优等地生产的甘蔗价格将为:

                               pic3.jpg
      (这个例子中,产品边际品质Uo为劣等地甘蔗的蔗糖含量,为400克/株;边际成本为劣等地生产成本,为1.5元/株)。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就会发现,汪林海的价格公式的贡献了。类似的例子还很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5 18:11:51
economor 发表于 2012-12-5 17:57
您对汪林海那个公式,还不甚理解,要是您理解了,您的看法会不同的。
      汪林海的贡献在于, ...
第一,所谓的“品质”,背后的含义其实就是效用的需求,你的算式有太多假设,所以根本就不会是商品的真正价格。
第二,你所谓的“品质”也仅仅是你自己认为的效用罢了,试想,有的甘蔗是直接食用的,居民认为它的“品质”高;但有的甘蔗是用来榨糖的,口感一般,居民不会认为它的“品质”高,但工厂会认为它的“品质”高。——你又要用哪个“品质”来评点它的价格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5 18:51:27
LightsOn 发表于 2012-12-5 18:11
第一,所谓的“品质”,背后的含义其实就是效用的需求,你的算式有太多假设,所以根本就不会是商品的真正 ...
我给您举这个例子,目的,是用来说明汪林海价格公式的价值

甘蔗的例子,有2个前提,1,甘蔗仅用于榨取蔗糖,且榨取蔗糖成本忽略不计,不存在甘蔗有两种用途:直接食用和榨取蔗糖,仅有榨取蔗糖着一个用途;2,市场处于完全竞争市场下的长期竞争均衡。

举例子的目的,是想说明,甘蔗这个理想状态下,汪林海的价格公式可以使用,但是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分析却派不上用场。这就说明了汪林海的价格公式的巨大价值。

对待一个新的理论,我觉得我们应该发现它积极的地方。在一定假设条件下成立,说明这个理论还是科学,有效的。

另外,您说的,品质背后的含义,就是效用的需求,这个说法我觉得有些模糊。我觉得,品质背后的含义,是商品满足消费者某种需要的能力。这样的表述,恐怕更加合适。

效用的需求,就是消费者对满获得满足的需求,也就是消费者想要得到满足,逻辑是:效用是消费者消费商品获得满足,效用的需求,是对满足的需求,这样的表述太复杂,不如简单些。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绕开效用这个概念,来分析商品的价格,来分析商品经济现象。

效用这个概念,是经济学中非常失败的一个概念,对经济学的发展不利,建议尽量少用这个概念。因为这个概念太主观,太笼统,太缺乏客观基础。对科学研究无益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6 09:11:32
economor 发表于 2012-12-5 18:51
我给您举这个例子,目的,是用来说明汪林海价格公式的价值

甘蔗的例子,有2个前提,1,甘蔗仅用于榨 ...
从你的表述其实可以这么理解:
在只有单一用途的理想状态下,汪的公式能用,其实供需理论也能用(你不懂用不代表它不能用)
在多种用途的状态下,汪的公式用不了,但供需理论仍然有效
就这么一个“有一点积极”的理论,算得上什么超过诺贝尔奖的创新吗?——你真是高级黑啊!

至于“品质背后的含义,是商品满足消费者某种需要的能力”——这个其实就是效用定义的另一个表述,没什么复杂的。
你试图绕开所谓“主观”的效用论,试图发明一个用各种客观指标来量度的“品质”
其实没什么价值,因为你的这种“品质”只适用于具有单一衡量尺度的商品(注意:不是单一用途,是只有单一衡量尺度,这种商品基本上没有,连你所举例的甘蔗都必须被你理想化),而且这个衡量尺度还必须把消费者的心理感受和某个客观标准能对应起来,否则一点用都没有。

实际一点,中国的不少自有品牌的服装鞋帽,在生产成本和品质上跟洋品牌一模一样,凭什么人家的价格就要高出一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6 09:31:33
LightsOn 发表于 2012-12-6 09:11
从你的表述其实可以这么理解:
在只有单一用途的理想状态下,汪的公式能用,其实供需理论也能用(你不懂 ...
您的理解基本正确,但是您忽视了汪的公式在经济学上的重大意义:
1,汪的公式第一次用一个数学公式来简洁地表达了价格决定中,商品价格P、商品品质U、商品的社会必要品质Uo、商品的社会必要成本Co四者的关系,汪的公式在经济学领域的地位,不亚于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在物理界的地位。
2,在单一用途的情况下,汪的公式可以直接用,但是在多种用途下,汪的公式经过变形,也是可以用的。例如,对于汽车而言,我们可认为汽车的品质U是汽车的外观L、加速性A、安全性S等的函数,即有U=f(L,A,S,...),从而汪的公式P=U/Uo*Co也可以用于分析甚至计算汽车的价格。
3,汪真正的贡献,不是提供了一个计算公式,而是提供一个十分精确的分析框架,指出了商品价格变动的规律:商品价格P与商品品质U成正比,与商品的社会必要成本Co成正比,与商品的社会必要效用Uo成反比。
4,汪的公式在我国的直接应用,就是城市房价。
   利用汪的公式,我们会发现,城市房价P与城市边缘住房生产成本Co成正比,与城市边缘住房品质Uo成反比,即P=U/Uo*Co。
   从而,我们会发现,降低房价的措施有两条:其一,就是降低城市边缘住房的生产成本Co,主要是通过增加土地供应量来降低地价,其二,就是通过提高城市边缘的交通、教育等居住条件,来提高城市边缘住房品质Uo,从而降低房价。
   从房价的例子,您该发现,汪的公式的巨大应用价值。

   我觉得汪的公式授予个诺奖,不为过。您仔细比较下,其他获得诺将的成果,能有30%超过汪的贡献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6 10:07:14
economor 发表于 2012-12-6 09:31
您的理解基本正确,但是您忽视了汪的公式在经济学上的重大意义:
1,汪的公式第一次用一个数学公式来简 ...
像这种只能在单一理想状态下成立的公式,不要拿着去跟爱因斯坦的公式比
而你的公式变形之后,跟效用论的公式又有什么差别呢?
至于房价的例子,你的结论一点都不稀奇,全都是前人解释过的,真不知道你的公式的“独创性”在哪儿?
而我问的问题:中国的不少自有品牌的服装鞋帽,在生产成本和品质上跟洋品牌一模一样,凭什么人家的价格就要高出一截?——请问你解释了么?

只能解释选择性的简化后的问题,就凭这个,别说诺贝尔奖,连ISI都还远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6 10:17:30
LightsOn 发表于 2012-12-6 10:07
像这种只能在单一理想状态下成立的公式,不要拿着去跟爱因斯坦的公式比
而你的公式变形之后,跟效用论的 ...
这不是我的公式。是汪林海的公式,我只是读者之一。
1,社会科学领域问题往往很复杂,如果能够拿出一个在理想条件下成立的公式,这个公式就很了不起。尤其对那些常见的经济问题给出一个公式化的解释。
2,关于您的所说的,本土产品质量和洋品牌一样,价格却不同的现象,也可以用汪的公式来解释。
消费者消费服装时,不仅仅是消费商品本身,也在消费品牌,因为消费品牌可以提高自己社会评价等。服装的品质U,不仅仅包括服装本身的质量,还包括服装的品牌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6 10:20:01
LightsOn 发表于 2012-12-6 10:07
像这种只能在单一理想状态下成立的公式,不要拿着去跟爱因斯坦的公式比
而你的公式变形之后,跟效用论的 ...
汪的公式对房价的独创性在于,利用一个公式就能找到所有影响房价的因素,而不是零零散散的分析。公式的魅力就在于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6 10:29:50
economor 发表于 2012-12-6 10:20
汪的公式对房价的独创性在于,利用一个公式就能找到所有影响房价的因素,而不是零零散散的分析。公式的魅 ...
这只不过是因为你把那些“零零散散的因素”都放在“品质”这个框里罢了
而且你还放不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6 10:38:14
economor 发表于 2012-12-6 10:17
这不是我的公式。是汪林海的公式,我只是读者之一。
1,社会科学领域问题往往很复杂,如果能够拿出一个在 ...
正因为社会科学很复杂,所以这种只适用于单因素分析的公式是没什么用的,而它扩展以后,其实就是供需公式的变形,没什么好复杂的。
当你在解释“消费品牌可以提高自己社会评价等”,你实际上其实就是在讲心理活动的效用论,因为这个没法找个仪器量化。
——看,你说来说去,无非就是在翻来覆去地解释效用论,而且还是并不高明的供需理论。就凭这个就想问鼎诺贝尔,还太早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6 10:54:24
LightsOn 发表于 2012-12-6 10:38
正因为社会科学很复杂,所以这种只适用于单因素分析的公式是没什么用的,而它扩展以后,其实就是供需公式 ...
其实,您站在更高的高度,就会发现汪的公式拿个诺奖,实属应该。
1,价格问题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之一,300多年来,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拿出一个简单的理论来分析效用、成本、价格三者的关系。汪第一次提出了这个公式,并且能够采用实际例子来验证。这个贡献就非常大了。
2,什么叫理论,理论就是在一定假设条件下才成立的东西,理论的价值,在于给我们一个分析框架,来分析和与预测事务。从这个角度讲,汪的公式,是一个十分成功的理论。
3,中国研究经济学的人成千上万,在经济学基本理论领域,有几个人提出了比汪林海贡献更大的新理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6 17:41:04
economor 发表于 2012-12-6 10:54
其实,您站在更高的高度,就会发现汪的公式拿个诺奖,实属应该。
1,价格问题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之一,3 ...
其实,你的第三条正好就反驳了你的第一条:
这么多人参与研究,为什么至今没有一个人达到汪氏所达到的成果?
原因很简单,汪氏的成果并不复杂,都是些效用论的某种特定条件下的简化,看起来简单,其实并没有多少独创性的工作
拿去《亚洲经济评论》发发可以,但ISI就别想了,更别说诺贝尔奖了——这种改头换面抄袭经典结论的文章,没什么可拿得出手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