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产业经济学
4520 28
2005-05-09
<TABLE align=center border=0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width=750 valign="top">

<TR>
<TD align=middle vAlign=center>分类:<a href="http://www.jjxj.com.cn/l_art.jsp?keyno=23"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32cd> 经济一体化:中国、东南亚与全球 </FONT></A></TD>
<TD align=middle vAlign=center>     <a href="http://www.jjxj.com.cn/l_art.jsp?keyno=0"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32cd></FONT></A></TD>
<TD align=middle vAlign=center></TD></TR></TABLE>
<TABLE bgColor=#fffff0 border=0 cellPadding=5 cellSpacing=0 style="HEIGHT: 848px; " width=750>

<TR>
<TD><FONT color=#000000 size=2>中国经济---徒有庞大“骨架”的虚弱大国
【我们中国人感到很高兴,今天的中国已经是世界制造车间了。但是当我们为此而感到自豪时,我们却不得不发现,中国经济仍然是那么虚弱。因为中国不得不出口1亿双鞋,才能换来一架自己并不能研制生产的大飞机。造成这种令人悲哀局面的原因是什么?是中国人笨吗?当然不是,但是现在的中国人比较缺乏独创性,那是无法回避的事实。这除了经济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外,又与当今中国的学校教育方式直接相关。长期以来,中国教育只教人注重学习书本知识,并且以应试教育的“考试大棒”来强化这种对别人知识的单纯接受。于是每个中国人自从小时候起,就习惯地被阉割了自己的思想创造性,头脑中被一大堆学校教育中得来的互不相关的知识塞满。有专家揭示,读书多的人,其思想上的创造性反而减弱。因此象中国那种只注重传授知识的教育方式,不知不觉对人的创造性具有负面作用,但这个道理却没有被教育当局深刻了解,以为让学生掌握一点知识就是教育的目的。今天的世界已经是竞争性世界,我们不能再老是在别人的后面,单纯学习接受别人创造出来的知识。自己必须要有自己独创的东西,而独创的东西首先就是独立的精神与思想,只有培养一个人具有独立的精神与思想,他才能形成自己在各个方面的创造性,能够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新的知识,从而对现实的经济活动具有根本性的创造意义。记得上世纪60年代看到苏联人首先实现人类太空飞行,美国人急了,随即检讨自己的教育体系,看它是否对人的才能发挥起到反面作用。最后对美国教育方式进行根本性改革,以使其更加适应人才的成长规律,从而使人发挥出最大的创造性。今天的中国,也应到了必须检讨自己的教育方式的时候了。――黄焕金】

1亿双鞋换回一架空客 “中国制造”背后藏隐患
http://business.sohu.com/20050506/n225449379.shtml

  自今年开始取消配额后,中国纺织品大批进口欧洲,法、意、西等要求欧盟立即采取紧急应对措施,欧盟委员会决定对中国进口的九类纺织品进行调查。对此,在巴黎举行的“中法中小企业合作洽谈会”上,中国商务部长薄熙来给在场的法国企业家算了一笔账,由于中国出口纺织品利润较低,中国出口约8亿件衬衫才能抵一架空客380。
(中国新闻网5月4日)

  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我国经济确实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国外的许多商场里“中国制造”的标签随处可见,中国的玩具、厨具和纺织品出口居世界前列,仅1998年就向美国出口了价值700亿美元的商品。许多人津津乐道于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但是,现实情况却是中国从事的主要是低级产品和加工业,其优势仅仅在于廉价的劳动成本。换言之,我国出口的制成品中相当比例的商品仍然是低附加值的商品,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商品占有较高比重。外经贸部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对法国出口约1亿双鞋,平均1名法国人要摊2双鞋,而这1亿双鞋挣来的外汇才够换回一架空中客车。

  中国要成为世界产品的“生产车间”———这是一个著名的,也是许多人引以为自豪的提法。但与那些跨国企业生产的造型新颖、工艺考究的产品赚取成倍的利润相比,这个“生产车间”创造的利润只有1%—2%!繁荣的中国制造景象背后还掩盖了另一个严峻的事实,即总体上中国国民经济和高技术产业所需装备已形成进口依赖,如光纤制造装备的100%,石油化工装备的80%都被进口产品占领。事实上,“中国制造”只是一个神话,所谓“中国制造”,不过是全世界制造业中的一环,而且还是低端的一环,世界制造业真正的主宰仍然是世界上掌握高新技术的跨国公司。

  从总的趋势看,中国对于技术密集产品的进口依赖度迅速上升,而出口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却始终局限于低技术领域。我们现在处于为别人生产箱包、玩具、衣服、鞋帽和农产品的不利地位,这些产品技术含量低,利润薄,替代性强,而且,屡次遭遇别人的贸易壁垒和反倾销惩罚,中国企业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正在忍受利润一天天趋薄的煎熬。

  研究增长理论的经济学家们一致肯定:长期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不是建立在廉价劳动力基础上的资本积累,而是技术进步或技术积累(假定经济增长的其他必要条件都具备)。

  我们不能满足于现在的低端制造,更不能为所谓的世界产品的“生产车间”而自得。我们必须在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上下功夫,努力提升制造业的整体实力,使它达到整个产业价值链的上端。这才是真正的富民强国之路。否则,就像学者韩德强所说,“就算服装鞋帽业发达十倍,把全世界的业务都揽过来,中国也是弱小国家,只有一堆任人鱼肉的经济脂肪。”(马国川)</FONT></TD></TR></TABLE>

<P>文章提交者:<a href="http://www.jjxj.com.cn/user_detail.jsp?keyno=1438"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32cd> 黄焕金 </FONT></A>发表时间:<FONT color=#ff0000>2005-05-07</FONT> </P>

[此贴子已经被东亚富于2005-5-14 2:55:53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5-9 23:03:00
<P>不学习现有的知识,谈什么创造;加工制造业怎么了,可恶的夜郎自大的大国情节!</P>
<P>我指的是原作者</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5-9 23:09:45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10 16:38:00
<P>不学习现有的知识,谈什么创造;加工制造业怎么了,可恶的夜郎自大的大国情节!</P><P>--问题是如何学习,在指责别人的时候,你是如何想的。你又觉得别人是如何想的。</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11 09:37:00
无才便是过,创新才是能。我们急需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制造业。我们应该大大加大科技投入,积极参与世界科技竞争,打造我们的的核心竞争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11 16:36:00
支持, 不应该做没有技术性创新性的工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11 22:38:00
急于求成不好,目前我们也算是在发挥我们的比较优势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