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之家App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得
立即打开
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
论坛
›
经济学论坛 三区
›
宏观经济学
内需无法拉动中国经济,因为人民太穷!还富于民才是良策
楼主
spyke
4874
31
收藏
2010-01-23
中国的经济增长一直靠 外贸出口来拉动。出口的产品赚回的低附加值外汇是靠中国廉价劳动力的剩余价值换的,而国内房价高涨更把一两辈人全部的积蓄榨干了,当面临世界金融危机出口下降,外需不足时我们政府还想从早已经干涸的老百姓身上榨取那最后一点点保命的钱(那一点点药钱)实在不应该!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沙发
xiafei1980
2010-2-2 15:38:09
有情绪可以理解,建议更加深入地分析其中的关系,不要只凭感情说明问题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藤椅
Hi,
2010-2-2 19:21:33
xiafei1980 发表于 2010-2-2 15:38
有情绪可以理解,建议更加深入地分析其中的关系,不要只凭感情说明问题
什么叫“只凭感情”?你买房子不是在渣父母的养老钱,血汗钱?何况贫富差距以及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教育医疗房子养老)所导致的消费萎靡应该是一个基本的经济学概念,不需要“深入”分析的。谁去“深入分析”过一加一等于二?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板凳
spyke
2010-2-3 21:18:35
xiafei1980 发表于 2010-2-2 15:38
有情绪可以理解,建议更加深入地分析其中的关系,不要只凭感情说明问题
其实不是情绪化的问题,现在中国面临的问题是 老百姓没的钱,国家面对 投资拉动内需 和 消费拉动内需,这两个问题上选择的是 投资拉动内需,而消费拉动内需靠的是老百姓 人均收入的增加,美国就是靠消费拉动内需的,他们的人均收入比我们国高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报纸
suretouch
2010-2-3 22:23:18
贫富悬殊太大,
老百姓想花钱,但没钱可花,
富人有钱,但不想花
怎么办呢??推出点新东西,让富人掏口袋。
比如,可以合法的吃喝嫖赌,可以买卖土地,可以娶几个老婆,呵呵!!!
或者来个直接的,打土豪,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地板
midi51
2010-2-4 10:52:39
呵呵,还富与民————这个思路当然是很好。可谁会还给你呢?!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7楼
joseph0729
2010-2-4 11:05:18
还??呵呵,这个很难。公有制下,你的就是大家的,大家的就是国家的,现在国家算是替我们保管财富,按照中央的讲法,这其间并没有发生债权关系,尽管看上去有一点讽刺意味。。。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8楼
zdp60930
2010-2-4 11:07:57
5#
suretouch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9楼
lhp
2010-2-4 15:11:45
老百姓钱少是一个方面主要是民生保障跟不上 比如住房 医疗 教育所以老百姓不敢花钱 也就造成中国消费上不去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0楼
lhp
2010-2-4 15:14:24
五楼这位的话不敢苟同 公平社会如何体现 弱势群体的利益咋保护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1楼
精忠岳飞
2010-2-4 22:37:34
生产资料公有,就是共同使用生产资料,不能凭借“有”的方式来占有“劳动”
既然是公有的,凭什么交换劳动者的劳动,显然这不是什么生产资料公有制。
生产资料公有制,就是按劳分配的个人所有制,不存在凭何利润,企业收支平衡,完全的劳动力与劳动力交换的过程。
把劳动者创造的“使用价值”完全还给劳动者,那么劳动者就富了。不劳而获的寄生虫们应该被饿死,才是最公平的制度。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2楼
yyqczy
2010-2-5 09:24:50
需要像当年日本那样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3楼
xy111
2010-2-5 09:30:49
投资很重要,社会资源的很多都去投资,现在基础设施慢慢建好,可以搞内需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4楼
xy111
2010-2-5 09:31:25
扩大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哈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5楼
边际123
2010-2-5 16:12:31
增加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社会福利保障支出,在短期内可以富国。增加教育的财政支出,完善国家法律制度,长期可以富国。
最后有一点是必须的,建立完善司法、行政制度,遏制政府将收入向利益集团转移的倾向。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6楼
xy111
2010-2-5 16:21:10
内生增长模型知识最重要,还是要大力投入教育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7楼
junk20022002
2010-2-6 07:58:11
我觉得要想拉动内需, 需要从更本上解决百姓的生活负担. 这点应该向美国学习. 在美国由于大部分是中产阶级, 虽然他们没有多少存款,但是由于有比较好的社会保障体系,使他们不用担心退休后生活的压力.那样的话他们当然能够增加消费拉动内需.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8楼
WORI01
2010-2-6 08:10:17
“内需”这个问题太复杂,不是简简单单的牵扯“房价”什么的就能一概而言,不过任何时候,“危难意识”都应该保持着,何况,很多“危难”已经成为现实,但要么被视而不见,要么被“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们身边的“敌人”实在太多……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9楼
WORI01
2010-2-6 08:12:17
田汉的国歌里就是这么唱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也许只有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才能“发出最后的吼声”,才能“万众一心”……不要说可悲,不要谈奴性,这就是现实……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楼
cheer1998
2010-2-6 08:38:01
没钱啥也没用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1楼
琥珀1
2010-2-6 16:47:03
楼主的言语有点过激!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2楼
hsc900208
2010-2-6 19:10:21
适当拉动内需,促进消费,还是有必要的吧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3楼
anst
2010-2-8 11:17:07
多出台一些政策鼓励百姓消费和出太包民生的政策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4楼
yubing8010
2010-2-8 18:47:47
还富于民的想法是好的。可是这种思想却没有深入到每一个人的思想当中。怎么可能呢。我们中国人以前是穷怕了。现在是吓怕了。什么时候大家都能开始觉悟。大家才会有这种行动。这种思想的觉悟就需要靠我们大家。一代人。两代人的努力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5楼
316399876
2010-2-8 20:03:05
保持沉默
内心的苦向谁述说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6楼
咖啡峰峰
2010-6-14 00:45:04
我觉得现在公务员都快成了一个新阶层,改革总会伤害他们的利益,于是初衷很好的改革总会流产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7楼
猫头
2010-6-14 18:49:23
有钱也不会花,因为社会制度太脆弱,老百姓预防性动机强烈。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8楼
黑蔷薇
2010-6-22 16:35:57
实际上现在的内需是不足的......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9楼
ahanlei
2010-6-25 09:44:44
国内房价高涨更把一两辈人全部的积蓄榨干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30楼
operationdep
2010-6-25 10:18:49
教育、医疗、住房是中国普通老百姓的三座大山,这三个问题解决了,人民才是真的幸福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跳至第
页
相关推荐
[讨论]中国经济要正常运转
福建提出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能否成为所谓的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
[转帖]谁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牺牲品?
高善文 FT 专栏-中国经济增长向何处去?08.09
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
[出售]UBS报告:全球衰退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能有多快?
单位能源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下降
生产率问题拖累中国经济增长
农村劳动力开发与中国经济增长
土地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分析
栏目导航
宏观经济学
金融学(理论版)
爱问频道
休闲灌水
量化投资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热门文章
2026“课题申报”抢跑号角的已吹响!国社科 ...
CDA 认证考试大纲 2025 重磅更新:一二级考 ...
CDA 数据分析师:特征处理核心指南
电子行业深度报告:量子深潜-计算篇:从比特 ...
中国财经文本语料数据
从知识图谱到认知智能
深度学习入门 5 生成模型
您提出了一个足以获得诺贝尔奖的核心概念— ...
2025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自动驾驶中的应用白皮 ...
您提出了一个足以获得诺贝尔奖的核心概念— ...
推荐文章
AI狂潮席卷学术圈,不会编程也能打造专属智 ...
10月重磅来袭|《打造Coze/Dify专属学术智能 ...
最快1年拿证,学费不足5W!热门美国人工智能 ...
关于如何利用文献的若干建议
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一些建议
关于科研中如何学习基础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 ...
一个自编的经济学建模小案例 --写给授课本科 ...
AI智能体赋能教学改革: 全国AI教育教学应用 ...
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
关于文献求助的一些建议
说点什么
分享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