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433 1
2012-11-30

我认为:劳动+斗争=合作

劳动的本质就是创造价值的行为,斗争的本质就是分配价值的行为。很显然,二者都是必须的。但是,劳动的必须性不能否定斗争的必须性,斗争的必须性也不能否认劳动的必须性。当然,劳动是第一位的,因为:没有做出蛋糕哪有蛋糕的配分呢?

理性的人能厘清劳动和斗争的关系,成熟的组织能厘清劳动和斗争的关系

“理性的人能厘清劳动和斗争的关系”这句话的意思是:

第一,劳动就是劳动:我们要尽职尽责,要开诚布公地进行协同劳作,要按照自己的角色要求做好本职工作,要在劳动中体会快乐、获得尊严和不断地超越自我,千万不能在劳动中异化自己的人性。

第二,不要因为斗争而伤害劳动:人是在组织中劳动、在人群中生活的,比较是自然的、自私是合理的、正义是应当追求的;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比较”不爽而消极怠工,不能因为“私心”受挫而放弃合作,不能因为 “正义没有得以伸张”而失去创造、创新、创业的激情。

第三,要理性地斗争:斗争就是一起制造更精准的天平秤,不要别人“短斤”你就“少两”;斗争是一起制造更科学的产品质量检验方法,不要别人“牛奶里加三聚氰胺”,你就 “做药丸用毒胶囊”---简单的报复就是不理性的斗争;斗争是让自己减少痛苦,不要以斗争为乐;斗争是为自己挣得合理利益,不要以此谋生;不要将工作争议当做无益的“斗争”;不要将别人的劳动当成了“斗争”的对象;等等。

“成熟的组织能厘清劳动与斗争的关系” 这句话的意思可以很丰富,但本人仅从社会冲突论的视角谈谈其实践意义。

最近读谢立中主编的《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知道了,组织的结构功能固然重要,但组织的冲突也必不可免且必不可少,必不可免是因为任何组织都具有等级压制的特点,必不可少是因为冲突有减压阀的作用、有加强组织凝聚力的作用、有推动组织变迁的作用。可见,所谓斗争就是冲突(顺便一句,我们一些教科书规避这一点的做法是不理性的做法),组织的关键是如何将冲突能量内化为发展动力。下面是举例来说明我的初步理解。

1,德国企业里最权威的监事会中工人代表一般占三分之一以上,工人代表是选举产生,,因而将工人的利益斗争内化到了最高决策机制里去了。

2,日本索尼公司的员工合理化建议制度是全球最知名的群策群议办法,工人的主人翁精神得到了充分体现;据说,日本有的企业还有一种出气室,心里有怨气的人可以去打击橡皮人泄愤。

3,发达国家的工会组织可以与雇主协会就工资福利和劳动条件谈判,如果协议不成,可以在合法的时间地点进行罢工或游行;但决不允许破坏劳动纪律。在这里很清楚地厘清了“斗争”与“劳动”的关系。

诚然,厘清劳动与斗争的关系、将冲突的力量升华为发展的力量,是任何一个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11-30 11:18:52
劳动+斗争=合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