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会计与财务管理论坛 七区 会计与财务管理
3261 5
2007-07-28
为了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现代审计越来越借助于统计抽样,这样能保证结论真实可信吗?大家来讨论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7-28 10:51:00
修改一下问题,是抽样就会有风险。那么,他们是如何确保抽样风险在可容忍的限度以内呢?注会审计书里说,在统计抽样中,注册会计师通常使用表格或计算机程序计算抽样风险。用以评价抽样结果的大多数计算机程序都能根据样本规模、样本结果,计算在注册会计师确定的信赖过度风险条件下可能发生的偏差率上限的估计值。如果估计的总体偏差率上限低于可容忍偏差率,则总体可以接受。我想问的是,这种计算方法有什么合理性吗?根据样本规模、样本结果、注册会计师确定的信赖过度风险条件,真的能确定可能发生的偏差率上限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29 09:17:00
可以的。根据是数理统计的样本分布理论,其中最常用的是正态分布理论。在合理的假定下是可以得到比较精确的结果的。建议你去看看抽样理论,如假设检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29 09:20:00
当然,由于存在假定,再加上数据准确&完整性和样本代表性的原因,不可能得到100%准确的结论。统计只能提供在现实条件下最可能成立的结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2 18:05:00

从数理统计的角度是可以的。

采用抽样检验的时候,一个重要前提是抽样对象的风险分布概率是均匀的,也就是说,风险分布具有随机性,通过抽样检验,能够使发现风险的概率控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当然,如果风险的概率分布不是均匀的,这就要增加一些特殊的抽样技巧,总体来说,就是现代的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方法——加强风险分布概率的总体的抽样,然后通过一定方法检验总计风险。

其实,你的问题只是数理统计的原理,并不是审计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3 12:02:00
统计抽样分析只是一种方法,最终的结论(审计报告)还要靠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只依赖统计抽样分析很容易得出不正确结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