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尽管一个人对某种商品可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效用递减效应,但对于整体而言,整体偏好是稳定的。比如,有人喜欢黄色,有人喜欢绿色,但占人群的总体比例则基本稳定。
二、不但比例稳定,而且总体数量也是稳定的。每个人天天都在吃粮食,但并未出现效用递减状态——他不吃饭了。世界上每年的粮食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量基本保持不变。
三、不同人之间,一个人不同时刻对同一商品的效用感觉是不同的,难以横向比较,也即不能从微观过渡到宏观。
四、效用论割裂了供给与需求之间的货币数量联系。个体可以决定生产什么,消费什么,但不能决定生产多少和消费多少,因为它们是受其货币收入制约的,有的东西尽管对其效用很大,但无钱购买。经济危机的发生不是大量商品一夜之间全部失去了效用,而是消费者收入无法满足生产者的利润要求,从而使其无法清偿严格数量的货币债务而破产倒闭。
五、生产者有时可以通过改进技术来满足消费者提高效用的要求,比如,在中世纪皇家也不能享有空调,但在21世纪,普通家庭拥有两三台空调并不为奇;但是,效用的提高并不一定能带来高收益,现在占家庭支出最大项的是房子而不是手机和电脑,而房子的效用功能变化并不大,后者却是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