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中组部在千人计划的基础上设立了青年千人计划。截至目前,共实施了4批次。通过统计分析,4批次共引进了728人,其中高等院校引进了557人,占据76.5%。具体分析发现,高校之间的悬殊很大,引进最多的是中国科技大学,共有67人,占据高校的12%,非985大学中南方科技大学引进了16人,排在高校中第9位,超过了39所985大学中的31所。
从结果来看,影响“青年千人计划”的人数主要是:首要因素是学校的综合实力--学校在海外的综合影响力,其次是学校的位置,一些东部地区学校的表现胜过很多中西部的985大学,第三是学校的学科结构,经济类院校似乎在引进青年千人计划方面没有明显的优势。
单位 人数 类型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67 985
2 清华大学 54 985
3 北京大学 51 985
4 上海交通大学 39 985
5 浙江大学 28 985
6 复旦大学 27 985
7 南京大学 27 985
8 华中科技大学 19 985
9 南方科技大学 16 非985
10 西安交通大学 13 985
11 电子科技大学 12 985
12 同济大学 12 985
13 四川大学 11 985
14 苏州大学 11 非985
15 北京师范大学 10 985
16 湖南大学 10 985
17 武汉大学 10 985
18 厦门大学 10 985
19 中山大学 7 985
2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6 985
21 北京理工大学 6 985
22 哈尔滨工业大学 6 985
23 东南大学 5 985
24 山东大学 5 985
25 重庆大学 5 985
26 江南大学 4 非985
27 天津大学 4 985
28 武汉理工大学 4 非985
29 中国农业大学 4 985
30 中国人民大学 4 985
31 中南大学 4 985
32 大连理工大学 3 985
33 广东工业大学 3 非985
34 河海大学 3 非985
35 华南理工大学 3 985
36 华中农业大学 3 非985
37 南开大学 3 985
38 北京工业大学 2
39 北京科技大学 2
40 第三军医大学 2
41 华南师范大学 2
42 华中师范大学 2
43 吉林大学 2 985
4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
45 西北大学 2
46 西南大学 2
47 西南交通大学 2
48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
4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
50 北京交通大学 1
51 贵州大学 1
52 哈尔滨医科大学 1
53 杭州师范大学 1
54 合肥工业大学 1
55 华北电力大学 1
56 华东理工大学 1
57 华东师范大学 1 985
58 华南农业大学 1
59 华侨大学 1
60 南京工业大学 1
6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
62 南京理工大学 1
63 南京医科大学 1
64 南京邮电大学 1
65 山东农业大学 1
66 上海理工大学 1
67 西北工业大学 1 985
68 燕山大学 1
69 浙江农林大学 1
70 中国海洋大学 1 985
71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 1
72 中央民族大学 1 985
73 重庆医科大学 1
7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0 985
557
0.76511
批次/总数
1 143
2 221
3 178
4 186
总数 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