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chern 发表于 2012-12-9 21:03 
怎么看待这个点真是头疼,典型的**特色:“口径变动”。冯帅章的文章似乎有些开阔思路助益。怎么处理就跟 ...
不理解统计局那些人,他们有历次普查和人口抽样调查的原始微观数据,如果真的是统计口径变化的原因,那么把前后数据的口径调整成一致应该不是什么太困难的事情,也应该是分内之事。难道他们也喜欢朦胧美?!
又或者如我第一个猜测,多出的一亿就业是因为累积的抽样误差(平常的年份抽样为千分之一!),那么可能统计局也无能为力了。。。
真希望有一天能像美国一样,能够把原始数据向公众开放,还公众以知情权。不过得益最多的还是研究者,不管是做微观的还是宏观的。。。每次想到美国从1860的人口普查,自1962年的CPS(就业人数、失业率统计的依据)都免费向公共开放,就羡慕的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