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027 7
2012-12-08
各位论坛前辈,您们好。
我是经济学的新生
我想向您们请教关于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的关系问题。
为什么可变资本所占比重越大,剩余价值越多呢?
(我觉得这里应该考虑:
1.劳动者的“磨洋工”现象;
2.就现在的经济来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资本家所获得的利润似乎不如技术指向型之类的资本家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12-8 18:58:17
在现实中没有什么“可变资本”“不可变资本”之分。“可变资本”不可变资本“,”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是”剩余价值论“的引论。这个可以考察一下各个企业的成本核算;或学习一下企业会计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8 19:28:2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8 21:29:07
去看看劳动密集型的家具业,人家觉得这种××密集决定一切的说法简直无知到极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8 21:33:08
你的理解缺乏实践基础,建议你暂时不要研究政治经济学。学好会计基础、统计基础、经济法实务,然后不妨尝试弄点小钱,比如一万元,炒炒股,多参加社会实践和临时工的工作。然后再回过头来研究政治经济学。
而且,25岁以前,最好不要碰政治经济学。记得我的话会少走很多弯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8 22:25:13
1、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的定义在《资本论》中有明确的划分,为什么可变资本所占比重越大,所获剩余价值越多的问题一方面取决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生产方式,另外一方面也受分析该生产方式的方法影响;
2、劳动者“磨洋工”现象的出现并不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抽象分析的理论假设中,即如果出现社会群体性的“磨洋工”,才会出现在分析中。事实上,历史上的资本家往往采用鞭笞、童工、降低雇用成本、增加监督成本等方式来防止这种现象,但这种想想无改于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
3、劳动密集与资本密集本身是生产方式的差异,这在《资本论》的第一章便已提出,生产方式本身并不能改变生产关系的性质,这是马克思已经论证了的。在这个前提下,从事不同生产方式的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或利润的来源首先并不能改变生产关系;其次,他们之间获利的差异则属于更为具体的第二卷、第三卷去研究的问题了。
希望能看得懂!思考问题是好事,但如楼上的话,政治经济学的学习需要一定的社会积淀与学术积淀,我理解的社会积淀在于用“庸俗的或辩护的”的经济学解释现实情况格格不入,增强对政治经济学认知力的信念;学术积淀则在于需广泛涉猎,奠定一定的社会科学学识基础才能够理会前人的心血与智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