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香港宽带如此便宜?
李俊
据华龙网报道,“你家的宽带快吗?贵吗?近日香港某通信公司推出宽带速度达1000M每秒的光纤宽频服务,每月收费仅199港元(约合160元人民币),这让内地网民在微博上直呼‘伤不起’。”
香港市民只需要每月支付160元,就可以享受到最高速度达到1000M /秒的上网速度。相同的价格,内地的网速仅有4M /秒。虽然内地号称4M的网速,但是有时却不足100K。这种情况,我想很多人都有深刻的体会。
据《中国宽带用户调查》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宽带上网平均速率位列全球71位,然而服务收费却名列前茅,调查显示内地固网宽带用户上网1M带宽每月费用实际折合13.13美元,是越南的3倍、美国的4倍、韩国的29倍、中国香港的469倍。”
中国宽带上网的网速之慢、网费之贵,这都是不争的事实。国家发改委曾经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涉嫌宽带接入领域垄断问题进行调查,但是至今却解决不了问题。发改委调查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理由就是,这两家利用自身市场支配地位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市场等行为。事实上,这个调查方向已经偏离了,毕竟避开行政垄断而不谈。
“垄断”的词义是“排他性控制”和“独占”。 其实“独占”在经济学上,完全是中性词语,“独占”可能是坏的,也可能好的,这取决如何获取“独占”。 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教授在文章《从产权看“垄断”》指出,“发生市场垄断的第一种成因,是由于资源的天赋特性,带来产品(服务)的独特性。第二种,发明的专利权,还有像可口可乐配方那样的商业秘密。第三种,赢家的垄断。第四种,成本特性产生的垄断。第五种,强制形成垄断。这就是运用非经济的强制力量,清除竞争对手,保持对市场的排他性独占。”
其实,垄断并不可怕,可怕就是强制形成垄断。因此,真正反对并不是天然而形成的垄断,而是强制形成垄断。周其仁教授认为,“强制形成垄断。这就是运用非经济的强制力量,清除竞争对手,保持对市场的排他性独占。这种强制的势力,可以是高度非制度化的,如欺行霸市、强买强卖;也可以是高度制度化的,如ZF管制牌照数量,或由立法来阻止竞争而产生的行政性垄断。”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这两家垄断地位,并不是在市场竞争之中天然而形成的,而是运用了非经济的强制力量。也就是通过行政手段设置门槛,从而阻止竞争对手进入,从而保持了对市场的排他性独占。真正反垄断就要做到放开市场,所以要反的还有中石油、中石化等等。只要市场是放开的,完全是一家独霸了市场,都不是可怕的事情,可怕就是行政手段,甚至法律手段,让几家独霸了市场,从而排斥其他竞争参与的资格。
香港宽带如此便宜,那是自由市场竞争的结果。因此,要让宽带价格降下来,就是打破市场准入机制,让更多民营参与竞争,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之道。
2012年12月13日
既然来了,就请您多看几篇。欢迎您继续阅读李俊的文章。
通胀将会卷土重来
中国地产逃不掉泡沫
人口多反而有利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