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昨天发表研究报告说,从老虎到江豚,中国野生动物数量在过去几十年的城市化发展中大幅下降。长江河豚减少99.4% 根据这个基金会的第三份生态足迹报告,目前仍在自然栖息地的12个动物种群数量大幅度减少。其中,长江河豚在1980到2006年间减少了99.4%,中国短尾鳄在1955到2010年间减少了97%,东北虎由于猎杀、森林砍伐、栖息地丧失和人类活动干扰,在1975年到2009年减少了92%。 报告说:“中国超过10个主要物种和关键物种数量锐减,在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尤为严重。” 但报告同时肯定,由于长期的保育努力,一些明星级濒危物种的数量在逐渐恢复,国宝大熊猫就是一例。 该研究是一项搜集编纂几十年间上百个动物种群数量变化数据工作的一部分,此数据涵盖了野生动物的规模、密度和捕获率等,目的是建立一个中国“地球生命力”指数。 另一方面,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也提出,如计算人类活动对生态的冲击程度,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是2.1分,在世界150个国家中排名第74。与此同时中国的“生态可承受力”指数只是0.87,因此中国与世界许多国家一样,面对着“生态赤字”的局面。 相比之下,全球的“人类生态足迹”指数为2.7,“生态可承受力”为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