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
在“什么是教育经济学”(
https://bbs.pinggu.org/thread-2152984-1-1.html)中我们提到,现代教育经济学的出现是以“人力资本”这个概念为标志的。直到今天,仍然有大量的教育经济学研究者围绕这个问题进行研究:教育是否真的提升了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如何度量等主题始终伴随着教育经济学的成长。既然它如此重要,我们这次就单独谈谈这个概念,欢迎大家和我们一起参与讨论!
人力资本是人类自身固有的从事生产创造的能力。在舒尔茨提出这个概念之前,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可以把资本与人联系起来。回想一下,古典经济学的资本都有哪些?土地、资金、厂房、原料……是的,这些都是资本。可是舒尔茨发现,经济增长当中总有一部分不能够用这些资本来解释。那么,到底是哪些因素在秘密的发挥作用呢?你一定猜对了,是人力资本。当我们可以把人力资本从经济增长模型中的误差项中解救出来的时候,教育经济学就真正诞生了。
(注:舒尔茨之前,包括斯密、马歇尔都对这个概念有贡献,但是他们都没有明确的提出和应用它。所以这个荣誉落到舒尔茨的身上)
人力资本可以通过很多方式获得,比如学校教育、参加在职培训、健身美体等等,凡是有利于提高工作能力的事情,都可以说“我积累更多的人力资本”。如果把这些纳入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当中,这些都可以算作“投资”。比如,上学和参加培训是要交学费的,上好的学校或者参加热门行业培训(想想CFA培训和考试)更是所耗不菲。你说健身可以不花钱,好吧,投入不仅限于资金,还有你的精力。那么,花了这么多钱、投入了很多年的学习时间到底值不值?能不能增加我的收入和社会地位?如果你提出了这个疑问,那恭喜你,你找到了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核心主题。
教育投资的私人回报
投资人力资本的目的是增加未来的收入和福利。这种投资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支付学费)和机会成本(上学期间如果去工作获得的收入)。投资的受益,可能是参加工作的收入更高,也可能是改善的生活工作环境和社会地位等等。
我们可以推想,一个投资人力资本更多的人应该比一个投资较少的人获得更高的收入。如果不是这样,那么没有人会放弃工作的机会而去读书了。低迷的大学生就业率和低廉的大学生薪资会降低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热情就是这个道理。在这方面,教育经济学的人力资本理论推进了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它为解释就业歧视、失业问题、移民等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和解释思路。
尽管人力资本提升带来的好处很多,比如收入增加、健康水平提高、更好的生活品味等等,但是在实际研究方面,人们一般还是更愿意研究工资这样显见的指标。在谷歌学术,关于教育与工资的关系研究汗牛充栋。本版学术论文讨论第一期fgleric版主的系列讨论:“中国名牌大学是否更容易造富”(
https://bbs.pinggu.org/thread-2153086-1-1.html)就是很好的例子。感兴趣的同学不妨跟进参与一下!
实际上,不同阶段的教育回报对人力资本提升的影响也是不同的,这个问题我们会继续讨论下去。
教育投资的社会回报
投资教育对自己是有好处的。那么,我受更多的教育对社会有好处么?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教育是否具有好的外部性。在教育经济学领域,很多学者在试图回答这个问题。这方面的研究大致有两种趋向:
1.经济的外部性,尤其是收入的外部性。高技能高收入的人会提高那些低技能低收入群体的工资么?
2.非经济的外部性,如犯罪率、公民意识、社会文明程度上的外部性。
关于教育外部性,推荐大家阅读:
Acemoglu,D and Angrist,J. (2000) How large are human-capital externalities?Evudence from compulsory schooling laws. NBER Macroeconomics Annual 15.
Ciccone,A and Peri,G.(2006). Identifying human capital externalities: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