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8261 19
2004-10-12

关于奴隶制度,常识认识肯定是在生产上无效率的。但是1991年诺奖得主Fogel认为奴隶制度是有效率的。Bazel认为奴隶制度瓦解的原因在于奴隶是主动的财产,在一部分州废奴的同时保持奴隶制度,监督成本太。

大家有什么意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0-12 8:57:19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4-10-12 08:49:00

奴隶制度是把奴隶的各种权利捆绑起来,这样,使得劳动力的交易成本很高。取消了奴隶制度后,劳动力的购买者只需要购买劳动者某一时间的劳动权利,而不需要把整个劳动者的各种权利购买下来,从而降低了成本。也就是说,取消奴隶制度有利于劳动者的劳动权利与其他权利的分离和交易,有利于降低劳动力交易中的交易成本,换言之,取消奴隶制度,使劳动者的各种权利可以相互分离和交易,可以提高效率,这才是奴隶制度为什么会消亡的根本原因。

相对于封建自由农制度而言,奴隶制度的生产关系中的利益博弈及消极抵制成本是很高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0-12 09:00:00

“奴隶制度是把奴隶的各种权利捆绑起来,这样,使得劳动力的交易成本很高。”——对于奴隶主而言,以低价将奴隶一生的劳动权利购买下来,应该是生产成本更低了。交易成本很高,我想主要是监督成本高。

不管怎样,如果废奴提高了效率,为何福格尔会认为奴隶制度是有效的呢?我找一下相关材料再传上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0-12 09:16:00
福格尔的观点摘要:

“历史计量学派”(cliometrics):R.福格尔和S.恩格尔曼《奴隶制经济学》(1971)、《苦难时期》(1974)

19c并不存在奴价上涨、棉价下跌的运动,因为:

1. 不能光看1858-1860三年,从较长时间来看,棉花平均价格虽低于1857年,但高于40年代;

2. 不能光看奴价上涨,还要看到奴隶生产率的提高:

a) 生育率的提高;

b) 其他农作物的生产;

c) 非田间劳动(仆人、工匠)的生产。

即使以每个奴隶生产的棉花数量而言,奴隶的生产率也是不断提高的。

奴隶买进、使用、卖出的差价也能带来收益。

奴隶的再生产,给主人投资带来新的收益和利润,因此奴价上涨对奴隶主不一定是坏事。

奴隶制的收益率不仅高于南部的工业收益率,也高于北部的收益率。

反传统史学的方法:“间接度量”、“反事实度量”。

中心论点:“南部奴隶制经济效率比北部农场制度高3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0-12 09:17:00

别人的批评:

研究方法在许多方面反科学:

1. 调查材料不完备;

2. 方法论问题:如何“假设”运用科学方法的条件。

P.戴维《奴隶制审核》(1976)

1. 不一般地否认奴隶制的效率,但G.赖特指出:奴隶制的高效率建立在一个非永久性的假设上:即1820-1860年间世界市场对棉花需求的超常增长。一旦这个基础不存在了,地区增长率就很快会降下,棉花的繁荣也不可能继续。按:再次证明:战前南部发展的动力是棉花,而动力的动力是世界市场对棉花的需求。

2. 否定北部土地质量两倍于南部的假设:土地效率的差异,都将资本化。

3. 批驳“规模经济”:

a) 作物的混合种植存在,因而奴隶并无生产上的优势,也不存在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并不是只有奴隶才能成功,而是南部没有农业工资劳动力的存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0-12 09:18:00

巴泽尔的主要观点:

而巴塞尔从研究奴隶制度的兴衰推导出关于国家与法治起源的重要线索。他并且在第六章里批评了因为研究奴隶制而得到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福格尔的“非制度经济学的”看法。巴塞尔认为奴隶主监督奴隶劳动的成本和政府保护奴隶主对奴隶的财产权利的越来越高的费用最终导致了奴隶制度的废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