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哈萨克斯坦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00年-2010年期间,哈萨克斯坦经济年均增速为8%,哈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三大经济体(中国、印度、哈萨克斯坦)之一。
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发展成就主要表现在实施“反危机计划”、完善基础设施、调整经济结构、改善社会民生、加快体制改革、推动欧亚一体化进程、积极准备迎接危机第二波冲击。
一、成功实施“反危机计划”
1、世界经济危机发生后,哈ZF制定和实施了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有效反危机计划之一的“五件大事”纲要,从而避免了出现经济萧条。2008年和2009年的危机期间,哈经济仍保持了3.1%和1.2%的增长;2010年,哈经济迅速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同比增长7%;刚刚过去的2011年哈经济增长7.5%,从而实现了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目标。
2、尽管全球银行体系出现违约风潮,但哈却维系住其金融系统的稳定并保障经济发展所需的融资。其间,有110亿美元的银行外债得以重组、约10亿美元的国家基金得以提前偿还;居民和企业对银行体系更加信任,银行存款总额由2007年的3.9万亿坚戈(约合264亿美元)增长到2011年8.4万亿坚戈(约合568亿美元);近两年哈央行黄金外汇储备增长39.3%,已达321亿美元;哈国家基金在危机期间对稳定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危机后其资产未降反升,2011年底达到433亿美元,并且已为其制定新的发展思路,即进一步扩大其资产,从而保障国家预算平衡稳定以及石油收入的可持续再分配等。
3、遏制房地产和建筑业的“泡沫”。经济危机来临之前,哈建筑商为追逐高额利润大兴土木、修建住房,危机来临后,市场对住宅的需求量大降,整个建筑行业停滞不前。如今,在国家的支持下,房地产和建筑业逐渐回暖,2011年前11个月恢复性增长2.9%。
4、积极采取措施,抑制失业率急剧上升。在实施“就业路线图2020”计划框架内,2009年新增25.86万个就业岗位,实际安排就业24.78万人,2010年新增13.3万个就业岗位,实际安排就业12.95万人。
5、根据国际经验和哈的实际情况,哈萨克斯坦编制并批准了“推动大牲畜肉制品出口发展纲要”,使5年后出口量达到6万吨。
二、大力改善基础设施
1、近年来哈萨克斯坦实施了一系列具有国家性战略意义的基础设施项目。如2009年第二条“北-南”输变电线竣工,为一向电力短缺的哈南部地区提供了稳定的供电保障;2011年竣工的南哈州锡尔河上的科克萨赖大坝,已经在洪水季节为该地区成功抵御了洪涝灾害;此外,已建成马伊纳克水电站,并开始建设巴尔喀什热电站和埃基巴图兹2号电站等大型电力项目。
2、为改善交通设施、提高哈过境运输能力,哈萨克斯坦实施了一批交通领域项目。如2010年开始建设“中国西部—欧洲西部”公路的哈境内2787公里路段;积极推动建成“霍尔果斯—热特肯”和“乌津—土库曼斯坦边界”铁路;正在建设“别伊涅乌-波佐伊-阿克布拉克”天然气管道等。
3、哈萨克斯坦积极推进通讯领域的高科技项目,正在发展“下一代网络”(NGN)和CDMA等技术,力图使高质量通讯和高速互联网覆盖哈全境。
4、2011年3月哈萨克斯坦批准了“2011年-2014年住宅建设计划”,该计划旨在保证每年新建600万平米住宅。2011年前11个月,建设住宅投资为3615亿坚戈(约合24.4亿美元),同比增长24.7%;竣工住宅面积为540万平米,同比增长3.2%。
5、2010年哈萨克斯坦ZF批准了“至2020年市政设施现代化计划”,将对市政供电、供气、供暖设施和管网进行新建、维修和改造,此外,还将全面推广节能工艺、改善住房基金状况、完善税费机制等。
6、为全力保障居民的饮用水,哈萨克斯坦积极实施“2011年-2020年清洁水源计划”,以大力吸引民间资本进入水利领域、广泛开发地下水资源、新建供水系统项目等。目前,正在城市里建设总金额337亿坚戈(约合2.3亿美元)的82个供水项目和总金额为190亿坚戈(约合1.3亿美元)的19个排水项目,并在农村实施总金额为2286亿坚戈(约合15.4亿美元)的268个供水排水项目,编制造价为9.82亿坚戈(约合664万美元)的142个供水排水项目计设计文件。
三、积极调整经济结构
1、2010年,哈萨克斯坦ZF在“加快工业创新发展国家纲要”框架下积极落实“工业化路线图”。两年内新建了389个生产性项目,这些项目吸引了1.8万亿坚戈(约合122亿美元)投资,创造了9万个新就业岗位。
2、哈萨克斯坦ZF制定并积极实施“商业路线图2020”计划,保障非资源领域的区域性中小企业稳定平衡发展,并维持现有的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2010年起,投资2514亿坚戈(约合17亿美元)支持了820个项目。
3、哈萨克斯坦ZF对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大型企业实施“整合计划”,未来5年将对30-50家大型企业进行整合,提高其后危机时代的竞争力,同时维持住这些企业70%以上的现有就业岗位。
4、为对大中型企业进行现代化重组,哈萨克斯坦于2011年开始实施“生产力2020“计划。虽然该计划从2011年年中才开始实施,但已经有12个行业的200多家代表性企业参与其中,并且有27个项目获得了总金额达400亿坚戈(约合2.7亿美元)的国家资金支持。
5、为改善投资环境及为投资者提供支持,哈萨克斯坦ZF2011年批准了“国家吸引投资计划”,将简化审批和签证程序,在中央和地方层面为投资者创造良好条件。介绍哈萨克斯坦投资信息的十二语种“国家投资网站”已经上线,现已有来自150个国家的5.5万人在该网站注册。目前有来自42个国家的209家外国投资者来哈进行投资谈判,其中有来自28个国家的136个技术领先企业。2011年上半年,对哈萨克加工业吸引投资增加35%,达到15亿美元。
6、哈萨克斯坦ZF批准了“2010年-2014年发展哈萨克斯坦成分”计划,其主要目的在于为商品、作业和服务的国产化及其在国内市场的推广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目前已经发布了用于矿产开发的哈萨克商品、作业和服务名录;此外,“哈萨克斯坦成分”网站已上线。
7、哈萨克斯坦近年来在积极收回其在资源领域的资产。2008年,哈将其在卡沙干油田的份额从8.33%提高到16.81%;2009年,赎回哈全国十大油气开采公司之一的“曼吉斯套油气公司”;2010年,哈方因对方无资金担保解除了28项矿产开采合同;2011年,哈购回卡拉恰干纳克油气田10%的份额,该油气田不仅是哈萨克斯坦,而且是全世界最大的凝析气田之一。
四、推进社会民生改善
1、尽管世界上许多国家由于正处危机中以及资源有限,削减了对国民的福利,但哈萨克斯坦依然履行承诺,继续提高居民退休金、公职人员工资以及对无保障人员的救助。如,与2007年相比,2011年底居民的平均退休金增长了1.5倍,其中,2009年增长25%,2010年增长25%,2011年增长30%;从2009年起国家补贴和专项补贴平均年增长9%;用于照料周岁前婴儿的月补贴平均增加了1.5倍;与2007年相比,到2011年底国家公职人员工资增加1倍,其中,2009年增长25%,2010年增长25%。
2、哈萨克斯坦ZF批准了“至2020年就业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培训和安置促进居民在常住地就业,若缺乏相关机会,则促使居民自愿前往经济发达地区寻求就业。至2011年底,已有8万人申请参加该计划。
3、哈萨克斯坦ZF制定并实施了“培养小朋友”计划,将许多住宅楼的一层、出租的公共楼房、此前私有化的办公楼都改造为学前教育机构。2011年,全哈学前教育机构增加了1145个,其中包括330个幼儿园,815个学前班。
4、哈萨克斯坦为对农村地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专门开启了3列“看病火车”,共为110个站点的超过4.8万人(其中包括1.4万名儿童)提供了26万次医疗诊断服务。
五、加快体制改革
1、为促进经济现代化和多元化,消除“影子”经济,哈萨克斯坦于2009年进行了税制改革。新税法的实行,减轻了非资源经济领域,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税负;而相应减少的国家财政收入将由采矿业弥补。
2、2009年,哈萨克斯坦开始实施新一轮的行政体制改革,主要内容包括:通过《新预算法》,批准国家机关三年期战略规划,实行绩效核算,总理与各部委负责人签署备忘录,首次编制三年期预算等。这些改革,使得各部门可在规定范围内更灵活行事,以便及时应对经济形势变化、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3、哈萨克斯坦ZF努力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如2007年在各州建立公共服务中心,实行“一窗式”接待、咨询等;在经济各领域大力推行“电子ZF”等。这些措施的实行,让哈很快建立起电子ZF平台、整合信息资源、提高国家机关整体性和统一性,并通过各种渠道更广泛更透明地向公民和企业提供信息服务。根据联合国2010年的世界各国发展电子ZF排名,哈萨克列第46位,比2008年提高了35位。
4、由于哈萨克斯坦ZF在为企业经营创造有利条件、减少行政壁垒方面取得巨大进展(2010年,取消了1015种行政许可中的348种,并拟再取消30%。),2011年,哈萨克斯坦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中的排名提升11位,位居第47位。
六、推动欧亚一体化进程
2010年1月1日,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三国组成的关税同盟开始运行。这为哈本国经济发展以及深化三国经济一体化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对哈而言,主要表现在:可以无歧视性地使用成俄、白两国的基础设施;减少从第三国的进口;为发展商业机构、扩大生产工艺作业、实施联合性项目创造更为便利条件;简化跨境手续促进边境合作;未来可在共同货币的基础上建立货币联盟等。加入关税同盟和统一经济空间对哈外贸发展的成效初显,2011年前10个月,哈萨克斯坦同关税同盟成员国的贸易额同比增长43.3%。
七、为迎接第二波经济危机浪潮做足准备
1、哈萨克斯坦目前已经为克服经济危机第二波浪潮来临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制订了相应的预案。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控制住通货膨胀,尤其要稳定食品和燃料的价格,这也是财政政策所要达到的首要目的。
2、哈萨克斯坦还将通过工业化实现经济多元化发展:一方面,实施“大企业整合”与“生产力2020”两份纲要,支持大型企业发展工业创新业务并逐渐形成产业;另一方面,实施“商业路线图2020”和“至2020就业计划”两份纲要,对中小微企业提供扶持。
根据哈萨克斯坦ZF预测,2012-2014年,哈通货膨胀率将维持在6-8%区间内,哈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别为6.9%、6.5%和7.1%,哈财政赤字分别为国内生产总值的2.6%、1.5%和1.3%。(周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