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2013-1-1 16:37:40
我叫字典 发表于 2013-1-1 15:35
年轻人都有冲动,但希望不是五分钟热度,只要选择了,就要坚持,或许你将来会有心看的
忙完这阵考试再看,这阵当兵的念头明年也许会成真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 21:37:50
xue薛xue 发表于 2013-1-1 16:37
忙完这阵考试再看,这阵当兵的念头明年也许会成真的
感谢您真诚的回复,军营最大的苦闷,只是源于一个具体很多社会属性的人,与不需要社会属性的特殊集体间的相互碰撞,还有就是你感觉所从事的所做的,能不能实现你的理想罢了,每个人的毅力,忍受力都不同,希望你能做的更好,走的更远,离梦想更近!
还有就是期望与失望的辩证关系一定要把握好!
元旦快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 07:55:14
第12章  雨中豪情(上)
一次,我们正在学院的战术训练场上课,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练习内容,正是一些好莱坞战争大片中经常出现的,战士们在冲锋时不断的做着卧倒、翻滚、前进的动作,军队术语叫做跃进、滚进、占领土坑土包等等。
训练战术应该算是难度比较大的一门课程,而且也容易受伤,以前练战术时胳膊肘磨破了,手擦伤了,脚崴了,大腿和肩膀摔青了,都是常有的事儿。但大学生中队真的是“天堂”,教员竟破例允许带伤训练的学员们戴上护膝、护肘,这在其他中队看来,真是件幸福的事儿。
前些天中央电视台正在搞“你幸福吗”的调查,电视上有的回答“我姓曾”,有的回答“买票被人插了队,不幸福”。我想,如果是问到“地狱中队”的学员,肯定会说“戴上护具爬战术最幸福”,“调到‘天堂’中队最幸福”。这就像一个乞丐自认为皇帝每天都是吃白面馒头蘸白糖一样,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还有什么燕鲍翅参。
那次训练又有了新情况。可能秋天感到不幸福,竟仿效起了夏天,天气说变就变,突然就下起雨来,而且这场秋雨一如既往的很凉,却出奇的大。
下雨了,太好了,我们又没有带雨衣,肯定要带回中队改上理论课了,上理论课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可以坐在大教室里,让没有一处不酸痛的全身趁机放松一下。
训练场距离我们中队的宿舍也就是十几分钟的路程,当然是十几分钟跑步的路程。自从强化训练以来,大家在一起谈论路程有多远时,一般都用跑多长时间来计算。跑的速度当然是用5公里跑的及格标准来衡量,20分钟多一点儿跑5公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样的标准不算太难,有的第一次跑就能合格,但有的真是文弱书生,这个标准也就成了一道沉重的枷锁。后来有同事问我,当时为什么喜欢用跑多长时间来计算路程。为什么?因为这里是陆军学院。对于陆军而言,跑步就是第一位的本领,解放军就是靠光着脚板跑步,才打赢了许许多多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抗美援朝的战役。强化训练期间,每天的5公里跑步是必修课。以后,我分到野战军基层连队的日子,也都是伴随着跑步的日子,甚至每天比在陆军学院里面跑得更多、更有花样。
书归正传。我们只想着带回中队改上理论课,我们只想着只要教员一令下,我们会以最快的速度冲刺回中队,十几分钟的路程肯定还会再缩短上几分钟。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战术教员根本没有表现出任何要带回的迹象,甚至连让找个地方避避雨的意思都没有,依旧在雨里一边讲一边示范。当然,示范完了就轮到我们开练了。
这是场秋雨,怎么像夏天的暴雨一样越下越大,眼睛都被雨水浇得睁不开了,可是我们依然在教员的指导和监督下水里翻、泥里滚。
要说人在这种情况下没有怨气,鬼才信呢。我们既不是圣人也不是傻子,怎么可能没有怨气呢。就像磨砖一样,一开始是一两个人发牢骚,很快就是所有人发牢骚,先是很小声的、自言自语的发牢骚,很快就是相互间的发牢骚,还有个别的牢骚声音开始高了起来。
“真是倒了八辈子斜霉,从来没有这么倒霉过。”
“唉,就算是体验红军长征吧。”
“他妈的,坑里都是泥汤还得滚进去。”
“行了吧,成了泥猴子你女朋友也看不着。”
“唉,死心眼儿,凑合爬一动,别让教员看见咱们没训练。”
“不是死心眼儿,是缺心眼儿,这么训练能有效率吗。”
随着不断的牢骚,训练必然消极起来。
其实,战术教员和随队上课的队长早就看出了端倪,但直到我们的训练实在看不下去了,直到战术动作实在不成样子了,直到个别的牢骚声可以清楚的听到了,终于教员的哨子响了,“集合”。

(榕树下)网站搜索同名小说,携笔从戎手记,展示真实的大学生军营生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 18:44:44
元旦快乐,是不是都出去玩了,这里人少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3 15:48:31
抢个顶待会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4 08:40:12
雨中豪情(下)
“集合了”,“集合了”,大家噢噢地呼喊着,这次集合的速度也堪称史上最快。为什么集合快,因为大家都认为是教员发了慈悲,是死心眼儿开了窍,是准备提前带回休整了。在泥里滚了半节课,已经不再奢望什么理论课了,而是期望教员能够看在我们个个泥菩萨的面容上早点收工,早点回去洗洗涮涮。
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集合后,教员除了批评我们训练不积极、动作不到位之外,根本没有任何要带回的意思。
看着满脸失望的我们,教员又接着说:“我们是军人,军人就是要时刻准备着打仗,难道下雨天敌人就不来进攻了吗,难道雨下得大,我们就不打仗了吗?”
平时很和蔼的队长这时候也跟着教员帮腔:“上节课的训练差得太远,根本就不像个军人,军人就是一根钢钉子,要么钉到敌人的心脏里去,要么就是自己折断,没有这么多唧唧歪歪的事儿,还有一节课,别让敌人都瞧不起你们。”
带回的念头算是被彻底掐死了,脑子再没有了任何一丁点儿可以舒适一些的幻想。特别是教员和队长的话已经触及到了我们的尊严,是当初立志携笔从戎、寻求人生理想的尊严。
当人在没有退路只能前进的时候,当书生意气的尊严受到蔑视的时候,迸发出来的潜在能量真是无穷的。我们是军人,我们是真正的军人,我们曾经发自内心的理想不容受到半点的亵渎,就让这些风雨成为磨砺我们理想的基石吧。
渐渐地,怨气和牢骚都被那场大雨冲刷地一干二净。随着每一次“敌情正前方,跃进准备”的呐喊,随着每一次卧倒滚进溅起的水花,我们内心中剩下的,都是和大雨抗衡中激发出来的英雄主义气概,都是把自己当成顶天立地真汉子的兴奋。我们每个人都仿佛已经置身于炮火硝烟的战场上,置身于抗洪抢险的泥流中,滂沱的大雨已经成为了这一壮丽画面的旁观客,仿佛成为了不存在的见证人。训练场上的冲杀声越来越响,那些喊杀声也真正发自于内心。
让青春的火焰在大雨中尽情的燃烧吧,钢枪无情的在我左手上划了一道血口子,直到现在伤疤还在。那时时渗出的鲜血就像雨中绽放的红花,在群情激昴的训练场上,闪现着青春的绚丽、理想的光辉。
那之后,战术教员很高兴,说我们队态度很认真,教我们很带劲儿;那之后,队长很高兴,说我们队士气很高涨,当我们的队长很光荣。队长还说:“你们这些学生兵真是有着和别的学员不一样的地方,绝对不是兵油子。”
“兵油子”,在我印象中就是“三毛从军记”中的那个“老鬼”,我们怎么能是他呢?
那一天,队里的炊事班还在大雨中送来一大保温桶姜汤。课间休息时,我们头顶雨,脚踏泥,喝着搅拌着雨水的姜汤。
我们很高兴,这是一种没有体验过的经历,带来了一种别样的兴奋。

(榕树下)网站搜索同名小说,携笔从戎手记,展示真实的大学生军营生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4 10:33:25
我是一名退役士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4 23:37:44
水凝竺 发表于 2013-1-4 10:33
我是一名退役士兵
相同的经历,请多提宝贵意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5 11:05:41
经历,就是,兄弟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5 12:01:10
随之而来的别扭
事实上,人的思想转变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否认一些人生特定事件左右和影响着思想转变,但思想这个东西更多地是受着一些细枝末节事情的影响,在日积月累的情况下,最终才由特定事件引发转变的,这也是质变量变规律在思想转变上的具体反映。但往往,人们更喜欢关注那些轰轰烈烈的事情,而忽视那些鸡毛蒜皮、细枝末节的事情。
燃烧的青春确实绚丽多彩,但青春也不可能一直燃烧,不然的话肯定要被活活的烧死。雨中训练的情形确实兴奋,可随之而来的后遗症却让人感到万分的别扭。
训练结束回到宿舍的时候已经快中午了。
满身的泥巴没有地方清洗,因为不是星期天,不能到学院的大澡堂痛痛快快的冲上几分热水淋浴。
淋透的衣服不能换,因为我们刚入伍,每人只有一套迷彩服,下午训练还要继续穿。
拿脸盆毛巾简单擦一下的时间也没有,因为宝贵的中午时间还有许多事情要干。
就连午饭也暂时不能吃,因为先要把枪支擦干净,涂上枪油保养好。因为武器是军人的生命,吃饭只是次要的事情。
午休时没法上床躺上十分钟,因为谁也不想让洁白的床单沾上泥巴。
下午还要早集合十分钟,因为还要将宿舍、楼道内的泥脚印打扫干净,始终保持中队内务的整洁。内务包括的面很广,也是军人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
在处理这些细枝末节事情中,也就是处理雨中豪情后遗症的过程中,上午的兴奋也就渐渐地被冲淡了。
燃烧起来的青春火焰在大雨中越浇越旺,但在繁琐的规矩中却被渐渐磨灭。
教导员看出了我们的心理变化。他说:“军人的事情只有两件,一件是打仗,一件是随时准备打仗。我们都是军人,打仗时湿衣服要不要穿,不洗澡能不能活,军人的生命都可以付出,这些小事算什么。”
我们都明白,教导员说得没有错。
我们都明白,军队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集体,今后一直要以随时准备上战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我们都明白,既然选择了当兵,人生的发条再也不能松懈下来。
我们都明白,学校里、社会上提倡的张弛有度,在今后的部队生活中将是一个美丽的肥皂泡,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望。
燃烧吧青春,不停地燃烧,这一批的激情褪尽,下一批接茬燃烧,这就是“铁打营盘流水的兵”的正解。
虽然什么都明白,但上午的豪情却不是三言两语就能鼓动回来的。人就是这样一个有思想的高级生物,思想有时候能够引领着行动,迸发出无限的能量;有时候却成为了行动的障碍。事实上,下午的训练乃至今后几天的训练,全中队学员的口号声、歌声,甚至喊口号、唱歌的心情,都远不能和那天雨中的情形相比。
同时,我的脑海中也闪过几个念头,我的人生发条什么时候能放松一下,要是一直这样紧张下去什么时候会断……
在欧洲,数百年的斯巴达式教育出现不了哲学家、艺术家,部队也培养不出思想家或哲人,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部队或许真的需要一批由特殊材料制成的人,或者是像科幻影片中经常出现的机器人队伍。
这些念头只是一闪而过,紧张的生活节奏根本容不得我像以前一样认真思考一些事情。不过后来我也明白了,部队也确实不需要思想家或哲人,这些人在部队也确实没有用途。
(榕树下)网站搜索同名小说,携笔从戎手记,展示真实的大学生军营生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6 08:26:59
通过审核了,真不知道有什么地方违规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7 10:19:12
早上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8 22:10:15
谨慎些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9 11:44:56
吐饭
部队的生活,令人兴奋的事情很多,比如第一次穿上了军装,比如第一次摸到了钢枪。部队的生活,令人难受的事情更多,比如天天训练体能,比如天天整理内务,比如天天从事公差勤务。当然了,我们还有一次难受的吐饭经历。
就先说一说那次全中队集体吐饭吧。绝对不是吃了毒蘑菇,也绝对不是饭菜质量太差,部队的后勤管理还是很严格的。虽然在军校培训的时候,也听说过曾经有一个中队发生过食物中毒事件,为了解毒连续吃了半个月的大西瓜,但我们命好,没有赶上这种倒霉事儿。
那为什么集体吐饭呢?准确地说还是跑步惹得祸。体能是陆军的本钱,跑步是体能的老大,陆军特别是纯种的步兵,就是培养军中王军霞的地方。尤其是强化训练的那三个月,每天几乎不是早上跑五千米,就是下午带上枪支、手榴弹等装备跑个五公里越野。有时候早上练队列、下午上室内理论课,那么晚上也会把长跑训练补上,基本做到了风雨无阻,一天不拉。甚至有时候运气不佳的话,还会早上、下午来个双料的。平时,我们累得只要有时间就会趴在桌子上歇一会儿,到了晚上睡得更死,有时轮到站岗,叫了好几遍都叫不醒。
闲话不表,该说集体吐饭了。那是一个周末晚上,下午没有进行五公里越野,我们挺高兴。因为是周末嘛,大家便认为晚上不会再加练了。凑巧的是,那天晚上的大烩菜熬得挺香,肉丸子也比平时多。大家都多吃了一些,想晚上再好好睡上一觉,那该是多么舒服、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呀。
吃得多很正常,因为体能消耗大吗。连炊事班的战士都说,强化训练以来,大米白面的消耗要比我们刚来的时候多出两倍。对于这个数字,我相信水分很小,我自己就由学生时代的一个馒头,变成了现在的两三个,而且每个馒头的个头都是学生食堂的加强版。
那一天,真应了“天有不测风云”。刚看完新闻联播,队里又开始组织跑5000米了。学院的大队列操场,跑四圈半就够5000米了。
刚跑半圈,我就觉得胃里不舒服,我真恨自己晚饭吃了三盆大烩菜外加三个馒头,要是少吃点就好了。想着想着就下意识的放慢了脚步。
奇怪,要在平时一松劲儿,就会有很多人从你身边跑过去,我的体能在中队里也就是个中游水平,但今天慢下来了,怎么没有人超过我呢?
又坚持了半圈。什么叫翻江倒海,现在胃里的情况就是,一边埋怨自己没出息,吃了这么多,一边再一次放慢了脚步。突然,前边有个哥们儿不跑了,一转身就在旁边吐了起来。感冒传染,打哈欠传染,这一次呕吐也传染。不断有人在跑道边上狂吐起来。我实在忍不住了,也义无返顾地加入了呕吐行列。
这下可出洋相了,一百多人近一半边跑边吐,吐了再跑,跑了再吐。这回是吃多少吐多少,反正天黑,都只顾吐了痛快,也没有人去管是谁吐了。
终于跑完了,回到宿舍才知道,光我们宿舍就有六个人吐了。
接下来,队长一声哨响,全中队再次集合,带上铁锹扫把和手电筒,一个班一段路,捏着鼻子,赶紧把跑道打扫干净。
大嘴不嘟囔两句就不是大嘴了,“我又没吐,还得替你们擦屁股,真是倒霉,没吃过饭呀,吃那么多,我靠,这里还有一摊。”
嘟囔归嘟囔,大嘴干得也很欢实,部队是讲集体荣誉的,如果明天学院领导发现了这些不洁之物,整个中队是要挨批评的。另外,只有快点干完才能早一些回宿舍,大家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后来队长也总结说,今后的训练要更加注重科学合理。部队是善于总结的。以往听老人们讲笑话说,“国民党的税多,中GOV共的会多”。开会干什么,很多时候就是总结。听党指挥的军队更注重总结,全年有年度总结,半年有半年总结,每月都有专题总结会议,每周各个班都要总结上周工作,每天都要由当天值日的同志总结当天工作,每天三顿饭前、每次课间、每劳动结束后,只要有时间、有事情,都要随机进行讲评和总结。
赵本山的小品挺逗,他说:“人不要怕犯错误,错了就改,改了再犯吗。”细想起来,部队一年到头、年复一年,总结的一直是那些事情,比如战斗力怎么再提高,内务质量怎么再提高,劳动标准怎么再提高,部队士气怎么再提高,行为规范怎么再提高等等。
当然,后来我们也仍然一如既往地坚持体能训练,而根本不管方法是否科学,不管时间是否合理,谁叫咱们处于强化训练期呢,但有一点挺有效果,那就是如果白天没有跑五公里,那么晚餐绝对不敢暴饮暴食。


(榕树下)网站搜索同名小说,携笔从戎手记,展示真实的大学生军营生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9 20:45:39
怎么老得审核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0 10:29:17
一般要审核多长时间,谁知道,为什么有的不用审核能直接上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5 23:13:56
您好,我是大一的,学土木。中学时就想长大后当兵守卫祖国,所以在了解了一些大学当兵优惠政策后想在大二时去服两年兵役,退役后再继续完成学业。想请问的是,当兵时还会有时间和精力学习吗,以后的发展好不好?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1 09:46:09
一帮折腾人的主儿
学院曾流传着一段顺口溜,“一等人是首长,二等人是机关,三等人是教员,四等人是战士,五等人是学员”。的的确确,在学院里面谁都有资格管我们,就连战士当纠察时也可以纠正我们的军容风纪。如果谁的风系扣没扣上,如果谁的领带扎歪了,如果谁没有三人成伍、两人成行,都要当场纠正并在全院通报批评。
我们这些大学生学员,在父母眼中是即将成龙的赤子,在亲朋好友眼中是威风凛凛的军官,甚至在部队高层领导眼中是携笔从戎的天之骄子,但在学院严格的管理层级当中,我们是最下等人。
当最下等人也无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是每个人都清楚的人生哲理。特别是在部队,在这个等级森严的集体里,我们更懂得这一点。“部队部队,不对也对”,多读上几遍,还挺谐音,这也是我们大学生中队请了一些优秀的部队基层干部给我们传经送宝时讲的笑话。
此外,世间的事儿大部分都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仔细理解这句话,其实只是缘于心理的承受能力。凡是高兴的事儿,心理上也高兴,就会对其他高兴的事儿不太留意了;而遇上烦心事儿,那么心理上肯定特别腻歪,如果再有其他烦心事儿,就会觉得怎么烦心事儿都会接踵而来呢?这就是最合理的解释。
当着最下等人,还要进行强化训练,这本来就够折腾人了。这不,队里又请来了一批专门折腾人的主儿。
我们将来都是要直接分配到基层连队任排长的,所以有必要让我们提前了解连队,感知连队。除了请基层的优秀干部给我们讲课,这帮折腾人的主儿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堂而皇之地来到我们中队,开始了一次又一次模仿基层连队的折腾之举。
按照前两年地方大学生学员队的惯例,队领导从老学员队,也就是相对于我们“天堂中队”而言的“地狱中队”,请来了十二位从部队战士考上军校的学员,每班一个,任我们的教练班长,帮助我们进行转变,并且从他们中间选出两个,协助队领导管理整个中队。
本来应该感谢他们,可接下来的事情却让我们这群从象牙塔直接走进军校的人,感到极度地不适应。
本来我们觉得集合速度已经够快了,但仍被他们以练习集合速度为名,一个小时之内楼上楼下的折腾了十几次。
本来我们觉得歌声已经非常嘹亮了,但仍被他们以杀气不够为名,一首歌要反复唱上好几遍才能进饭堂。
本来饭桌上大家和和气气的吃饭,但他们来了却要灌输班长不动筷子其他人不准吃饭的思想。
本来白天的训练够累了,但几个晚上连续的紧急集合打背包,更加剧了我们的疲惫。
本来每天晚上的讲评是大家坦诚相见、总结全班一天工作的时间,但他们来了,却要加上讲评时统一放马扎、每个人都要坐直、挺直腰板、全身不许动之类的形式主义。
这样的事情举不胜举。他们的存在总让人感到,从早上一睁眼一直到第二天早上一睁眼,凡事没有他们不干涉的。大体上都是说我们和真正的连队差距很大,要进一步适应部队生活。
我们不怕被管理,但却很怕被折腾,虽然一年以后,我们知道了真正的连队就是他们所折腾的那个样子,折腾的还算蛮真实的,但当时没有见过真正连队的我们也确实接受不了那样的折腾。
对折腾,全体学员都是有意见的,虽然大部分学员是敢怒不敢言,但纸里怎么能包住火,矛盾积攒多了终究还是要爆发。

(榕树下)网站搜索同名小说,携笔从戎手记,展示真实的大学生军营生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5 09:05:13
导火索(上)
矛盾爆发的导火索是小庆一趟厕所分了三次上,结果仍然没有搞定。
小庆是我们八班的班长,作为班长自然要和这些教练班长们接触的更多。当然这种接触的形式并不是宾主频频举杯,友好洽谈,尔后就某些问题达成共识,并且签下关于某种问题的备忘录或者协定。
那是什么样的接触呢?现在社会上都在讲“被”怎么怎么着了,我们的接触方式其实就是“被集合”了。一般的学员一天要被集合七八次,真正的连队一天至少要被集合八次,这些以后再讲。而作为班长,被集合的次数要成倍计算。
班长单独被集合干什么呢?当然是单独部署任务,所有的任务,一些在我们眼里不是任务的任务,一些“一人得病,大家吃药”的任务。
比如有事没事就要集合班长,问一问班里有什么情况,每个人的思想动态怎么样。
比如发现一个班的痰盂摆放位置差了一厘米,或者一个人摆放的牙刷头和别的牙刷头在视觉上没有成一条直线,或许只差了半厘米不到,也或许是教练班长的眼睛有问题。
凡是有了这类的小情况,都要集合全体班长们训话,尔后再由班长向各班的学员传达,有则改之,无则加冕吗。
班长这活不好干。这话也准确,也不太准确。不准确是因为,不是所有的班长都不好干;准确是因为,大学生中队学员班长这活儿确实不好干。上面的是队领导和教练班长,不能顶撞;下面的是和自己一样的大学生学员,不能得罪。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
小庆有段时间就是风箱里的老鼠,不过我们还是很支持小庆的,大家都是好兄弟吗,而且是在一起摸爬滚打的感情,这种感情甚至有时候已经超越了大学时代同学之间的感情。
小庆上厕所成为导火索是怎么回事呢?一天晚上看完新闻联播后,大家都坐班里复习理论知识,没什么事儿。
可千万别说没事儿,部队的事儿都是突发性的,就是真没事儿,也要有人找点事儿来做。
一声哨响,班长又被集合了。小庆回来后,向大家传达了课间不允许到阳台上抽烟的决定。“以后抽烟得到厕所去了。”随着大嘴的一句牢骚,大家又开始复习了。
五分钟不到,哨子又响了,“班长集合”。小庆刚好这两天闹肚子,哨子再次响起时,正在蹲坑。我是副班长,便替小庆被集合了。
谁料想,教练班长不容分说,把我批了一顿。
“该谁参加必须谁参加,班长和副班长的职责是不同的。”
“他拉肚子。”
“拉肚子就不打仗了,只要没死就得服从命令。”
早就知道是这一套,但我还是替小庆分辨了一句,结果却招来更严厉的批评。就这样,小庆第一次上厕所未遂,又被拎了过去。
原来,刚才传达不许抽烟指示时,有的班牢骚比较多,而且传达时没有全体起立、站直、保持良好的军姿来聆听最高指示。这次集合目的就是要狠刹这种歪风邪气。
聆听完最高指示后,无语,也无言,继续复习,小庆继续上厕所。
第三次集合的哨子再次响起。由于有了刚才的教训,小庆再一次放弃了未完成的蹲坑计划,赶紧边跑边系裤扣。
真是无言,这次集合的原因竟然是,教练班长刚才忘了重申集合班长时不能由其他人顶替的事项。由于小庆是从厕所里跑出来的,肯定要履行一些出厕所的必要程序,因此这次集合又比其他班慢了,结果又被冠以思想不重视的帽子。
有苦没地方说,自己咽了吧,谁让咱选择了当兵呢,小庆第二次上厕所未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31 14:36:38
导火索(下)
凡事再一再二不能再三,中国人特别讲这个。有的事能做到一忍再忍,然后就是忍无可忍。除了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段子,估计有艺术加工的成分,那也只能说明诸葛亮不是一般的人,孟获也不是一般的人。在真实的生活中,如果真能做到长期的隐忍不发,那还真不是一般的人,不是勾践刘备一类的枭雄,就是死心踏地投降敌人的汉奸。就当时情况而言,我们还只配做到一般的人,因为接下来就是第三次上厕所未遂引爆了岌岌可危的关系。
可能是纠正思想问题的原因,小庆这一次被集合的时间比较长。期间,其他学员都已经按照固定的作息时间表洗漱完毕了。小庆回来刚刚传达完指示,熄灯号就响了。上床、睡觉,以全新的精神状态去迎接新一天的折腾,一切都按固定的模式正常运行。可小庆上厕所的问题还得继续解决,他第三次去了。
导火索的火苗终于被点燃。没过几分钟,楼道里传来了小庆忍无可忍的骂声。“老子不干了,爱怎么着就怎么吧。”
一般的大学生是不会称自己为“老子”的,不儒雅,显匪气,更不是我们想象中三国周瑜、孔明那样儒将的风范。我们是携笔从戎的新一代准军官,羽扇绾巾的儒将才是我们的理想。
可平时文质彬彬的小庆现在成“老子”了。原来,蹲坑期间又被查铺的教练班长抓个正着。其实教练班长也蛮辛苦和负责的,我们熄了灯,他们还要一个班一个班的检查,看睡觉后衣服鞋子的摆放是否符合战备要求,会不会因为紧急集合的忙乱,出现找不着自己衣服的现象等等。当然也包括,熄灯后桌椅书籍等物品要摆放整齐,班内不许讲话,更不许在楼道里串门。查铺的时间、内容和方式,也都是部队条令规定的内容。
其结果就是,尽心尽责的教练班长在厕所里发现了没按时上床的小庆。面对教练班长那种盛气凌人、令人讨厌的质问,这一回已经一忍再忍的小庆终于忍不住了,怒了,真怒了。
“走,找队长去,找队长评理去。”小庆怒的同时,眼圈还红了。这次也是真犯了众怒,我们班最先过去声援,其他班也有跟着出去声援的。最后,这次上厕所事件闹到了队长和教导员那里。
听完了我们的控诉和教练班长的解释后,队长实在憋不住,乐了,教导员也忍不住,噗哧一声乐了,带兵多年的他们没见过因为这种事情闹到领导那里的。
乐归乐,没见过归见过,谁让大学生兵是个新鲜事物呢,问题还得解决。队长先是对我们说:“教练班长按照连队的要求没有错,让我们今后进一步努力适应连队。”
转过头对教练班长说:“有些工作方法需要改进,特别是对这些大学生兵,不能一味儿地生搬硬套连队那一套,要注重研究他们的特点,首先要让他们心服,然后再让他们服从。”
这场隐忍了很长时间终于形成的自发性“暴动”,被队长教导员在五分钟内平熄了。虽然心中的愤怒还没有完全消除,特别是小庆的,但总算也平衡了一些。刚才队长教训他们的时间更长一些,算下来,等于我们挨了四十大板,他们挨了六十。有一点还是有效果的,后来在故意折腾人方面,他们确实也有所收敛。
当然,教练班长中也有我们认为的“好人”,分在我们八班的这位“老兵”就挺好,为人忠厚老实,平时不怎么折腾我们,还给我们讲了不少他在南方连队的事情,让我们脑子里对部队有了一个更加直观的概念。
(榕树下)网站搜索同名小说,携笔从戎手记,展示真实的大学生军营生活

祝大家春节快乐,万事如意!
提前拜年,节后再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31 14:36:54
导火索(下)
凡事再一再二不能再三,中国人特别讲这个。有的事能做到一忍再忍,然后就是忍无可忍。除了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段子,估计有艺术加工的成分,那也只能说明诸葛亮不是一般的人,孟获也不是一般的人。在真实的生活中,如果真能做到长期的隐忍不发,那还真不是一般的人,不是勾践刘备一类的枭雄,就是死心踏地投降敌人的汉奸。就当时情况而言,我们还只配做到一般的人,因为接下来就是第三次上厕所未遂引爆了岌岌可危的关系。
可能是纠正思想问题的原因,小庆这一次被集合的时间比较长。期间,其他学员都已经按照固定的作息时间表洗漱完毕了。小庆回来刚刚传达完指示,熄灯号就响了。上床、睡觉,以全新的精神状态去迎接新一天的折腾,一切都按固定的模式正常运行。可小庆上厕所的问题还得继续解决,他第三次去了。
导火索的火苗终于被点燃。没过几分钟,楼道里传来了小庆忍无可忍的骂声。“老子不干了,爱怎么着就怎么吧。”
一般的大学生是不会称自己为“老子”的,不儒雅,显匪气,更不是我们想象中三国周瑜、孔明那样儒将的风范。我们是携笔从戎的新一代准军官,羽扇绾巾的儒将才是我们的理想。
可平时文质彬彬的小庆现在成“老子”了。原来,蹲坑期间又被查铺的教练班长抓个正着。其实教练班长也蛮辛苦和负责的,我们熄了灯,他们还要一个班一个班的检查,看睡觉后衣服鞋子的摆放是否符合战备要求,会不会因为紧急集合的忙乱,出现找不着自己衣服的现象等等。当然也包括,熄灯后桌椅书籍等物品要摆放整齐,班内不许讲话,更不许在楼道里串门。查铺的时间、内容和方式,也都是部队条令规定的内容。
其结果就是,尽心尽责的教练班长在厕所里发现了没按时上床的小庆。面对教练班长那种盛气凌人、令人讨厌的质问,这一回已经一忍再忍的小庆终于忍不住了,怒了,真怒了。
“走,找队长去,找队长评理去。”小庆怒的同时,眼圈还红了。这次也是真犯了众怒,我们班最先过去声援,其他班也有跟着出去声援的。最后,这次上厕所事件闹到了队长和教导员那里。
听完了我们的控诉和教练班长的解释后,队长实在憋不住,乐了,教导员也忍不住,噗哧一声乐了,带兵多年的他们没见过因为这种事情闹到领导那里的。
乐归乐,没见过归见过,谁让大学生兵是个新鲜事物呢,问题还得解决。队长先是对我们说:“教练班长按照连队的要求没有错,让我们今后进一步努力适应连队。”
转过头对教练班长说:“有些工作方法需要改进,特别是对这些大学生兵,不能一味儿地生搬硬套连队那一套,要注重研究他们的特点,首先要让他们心服,然后再让他们服从。”
这场隐忍了很长时间终于形成的自发性“  ”,被队长教导员在五分钟内平熄了。虽然心中的愤怒还没有完全消除,特别是小庆的,但总算也平衡了一些。刚才队长教训他们的时间更长一些,算下来,等于我们挨了四十大板,他们挨了六十。有一点还是有效果的,后来在故意折腾人方面,他们确实也有所收敛。
当然,教练班长中也有我们认为的“好人”,分在我们八班的这位“老兵”就挺好,为人忠厚老实,平时不怎么折腾我们,还给我们讲了不少他在南方连队的事情,让我们脑子里对部队有了一个更加直观的概念。
(榕树下)网站搜索同名小说,携笔从戎手记,展示真实的大学生军营生活

祝大家春节快乐,万事如意!
提前拜年,节后再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31 16:04:06
感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2-4 09:45:15
晏几道 发表于 2013-1-31 16:04
感谢分享
谢谢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2-16 09:10:18
公差勤务
部队上什么事最难受。如果问社会上的人,肯定会回答站岗出操。因为别人睡觉时你还不能睡,别人正睡时你就得起床。
那我告诉你,回答错误。当然,站岗确实比较难受,尤其是站夜岗,硬生生被人从温暖的被窝里叫起来,拖着疲惫一天的身体爬起来。如果被分到倒数第二班岗,同情你,当站完岗再次钻进冰凉的被窝,刚暖热了,起床号也就响了。不过站夜岗也有乐趣。站夜岗不用像白天那样笔直的站着。有时赶巧了还能现场直播一回战友们夜间紧急集合的场景,第二天再津津乐道或者模仿一下某人的狼狈相。但更多的时候,还是喜欢静静地看一看天上的月亮和星星,想一想白天来不及思考的问题,毕竟大学生兵们还都是很有自己思想的人。
事实上,部队最难受的绝对不是站岗出操一类的事情。还是那句话,如果思想上通了,就不会觉得难受,而是觉得应该和必须。作为新一代准军官,我们对站岗执勤有着很正确的认识,我们当兵就是为全国人民站岗放哨来的。同时,也要感谢一些军旅影片和歌曲,将站岗放哨的职责潜移默化到全中国每个公民的心里,每个人都知道当兵就应该站岗,不然“你不站岗,我不站岗,谁来保卫祖国,谁来保卫家,谁来保卫她”。
事实上,部队上有很多比站岗放哨难受千倍万倍的事情,既让人难以忍受,但又不得不忍,并且是找不到发泄地方的难受事儿。其中最早接触并且接触最多的非公差勤务莫属。
军校生活中,唯一能和班长被集合的哨声次数相媲美的,就只有召唤公差勤务的哨声了。
当你忙了一上午,想趁午休清静一下时,哨声响了,“每班出两名公差,楼前集合,带抹布。”
当你看完新闻联播,想复习一下今天所学课程时,哨声响了,“每班三名公差,带铁锹,楼前集合。”
这不算惨,最惨的是快到星期天了,突然被告知这个周日全中队出公差,每周仅有的、不足半天的休息时间,也成了美丽的肥皂泡。
出公差都干什么呢?打扫饭堂卫生,基本上每周两三次;清理责任区的边边角角,随时随地;炊事班要包包子,需要公差去剁菜馅;那块路面不平了,需要垫坑或铲平等等。这可不属于全中队集体出公差的内容。
用领导的话讲,平时整理内务、公差勤务都是锻炼和提升战斗力的有效途径。
用我们的话讲,党和国家出钱养了一帮武夫,当下又没仗可打,不干活谁白白养活你呀!
部队的日常杂活都是自己干,有的是身体倍儿棒、吃嘛儿嘛儿香的小伙子。这样算下来,可能或许大概能节省不少军费。
想起一句话,西游记里猪八戒说:“斯文,斯文当不了饭吃。”大学生是斯文的,但入伍这么久,我们不再是单纯的大学生了,也不再讲究斯文了。毕竟斯文起来,很多事儿都干不了。
保洁员、配菜工、搬运工、泥瓦匠、庄稼活、捅厕所,除了这些放弃斯文都能干的,有些战友还干了一些颇有技术含量的活儿,比如,接电线、改电闸、水暖工等等。
“当兵还行,什么都学会了。”这是我经常说的笑话。
“将来不怕下岗了,啥都干过,啥都能干。”这是大嘴说的话。
受益的是现在,已经养成习惯了,凡是家里有什么东西坏了、不好用了,我都能鼓捣鼓捣,一般技术含量低的都能鼓捣好。不过也有一些技术含量高的,鼓捣下来,聋子又加上了哑巴,小毛病鼓捣成了大毛病。不过,动手能力强总的来看还是有好处的。
对于我们来讲,特别是对我来讲,出公差勤务还涉及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大家都不愿意出公差,那就存在分配平均不平均的问题,全班一起出勤务没的说,如果每班只出一两个人时,就容易出现矛盾。
我是副班长,主要职责就是平时督促帮助战友整理内务,再就是协调好公差勤务。当然,副班长的职责在部队条令里规定的非常详细,有七八项之多,但这是主要的,其余简略了。
分配不平均的话,往小里说,容易伤了大家感情,摸爬滚打混出的感情不容易,往大里说,那是要影响战斗力的。
为了达到基本平均,我专门准备了一个小本子,记录全班每个人出工差的日期,尽量在次数上达到公平,至于具体出公差的具体内容和任务量那就看个人的运气了。
除了大嘴有时候发发牢骚,“他妈的,今天掏下水道,得算出两次公差。”大家哈哈一笑也就过去了。
大家的自觉性都比较高,没有人要求绝对平均,所以我们班的局面也相对更加和谐一些。这种战友间的感情,是一种既不同于又类似于一起雨中训练摸爬滚打的感情,是真挚的感情。
(榕树下)网站搜索同名小说,携笔从戎手记,展示真实的大学生军营生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2-16 16:24: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2-19 08:38:01
win6229877 发表于 2013-2-16 16:24
看看
谢谢回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2-25 13:48:19
首长视察(上)
“为迎接首长视察,明后两天全中队出公差,要彻底清整咱们中队的卫生区,不能留任何死角。”队长下了死命令。
明天是周六,后天是周日,一位很大的首长下周一要来学院视察工作。
又是一次很平常的全中队出公差,只不过执行这一次任务的标准更高、要求更严罢了。
很显然,也很常见,周日的幸福生活再次破灭;也不常见,周六上午的两节体能训练课也被调整了。唉,没什么,习惯了。
其实是应该习惯的。陆军学院的课程安排是非常严格的,可以称之为雷打不动,要不然上次下大雨就不会被浇在野外了。但这次周六上午体能训练的计划被调整了,因为迎接首长视察的工作更为重要,体能训练可以晚上抽空补上嘛。
其实是必须习惯的。后来到了基层连队,各种工作计划安排的严密性较学院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几乎每天都有临时性安排、突击性任务,当然迎接首长检查同样是很重要、最重要的一个方面,而且对于基层连队来讲,首长更多,视察的更勤,而且大小首长都喜欢周一来。我们那可怜的星期天。
迎接视察准备什么呢?不知道别人准备什么,不知道总体准备什么,反正我们学员中队的任务就是打扫卫生,创造一个干净的不能再干净的卫生环境。
凡是水泥地面,全部用水冲干净,一颗石子都不能有,一点儿泥污都不能有。
凡是砖铺地面,全部磨出砖的颜色,砖缝之间的土都要是新的。
凡是泥土地面,全部用大铁锹翻一遍,再用特招人喜欢的军用战备小铁锹拍实拍平,拍得跟镜面一样光滑,而且要有棱有角。这项工作技术含量非常高,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尝试一下,绝对是一件精湛的艺术品。
我们八班的任务是清理冬青园林。说实话,每个中队的冬青园林真不算太大,但要真正做到地上没有一片杂叶,草坪里没有一根别的杂草,还真是费老了劲儿了。
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第一天,我们班把所有冬青里的枯叶、败叶、长高的叶、长得不好看的叶,一枝一片的剪掉;把草坪里的草一根一根检查过,杂草一棵一棵拔掉。真的,此处没有夸张,没有运用任何汉语修辞手法。
我记得,冬青园林里清出来的不合规矩的草和叶足足拉了十几板车。
第二天,我们班用板车拉、用脸盆端,弄来新土,再用大小铁锹把冬青园林四周的小土坎拍成了四四方方、笔直笔直、溜光发亮的泥土镜面。
杰作,真是杰作,虽然不能说是鬼斧神工,但证明了,人只要想干点什么事,没有干不成的,特别是在部队里。
这次劳动也有助于我们这些大学生揭开世界几大奇迹之谜。比如金字塔是怎么建起来的,万里长城是怎么修起来的,当然这也是我们边劳动边探讨的话题。
“只要老子想修,就没有修不起来的。”大嘴在劳动时说。
真是这道理,只要有人想,并且说了算,就肯定能够实现,剩下的只不过是代价问题、时间问题。
我甚至想,考察什么湖里的水怪,只要交给部队,小伙子们就是用脸盆舀水也可以把湖水舀干,把水怪弄得水落石出。但如果考察有没有外星人之类的项目,应该就没什么办法了,不是捉不到,而是到不了外星球。唉,有点扯远了。
对于我们的劳动成果,队长和教导员很满意,特别满意,而且是带着赞许目光的满意。

(榕树下)网站搜索同名小说,携笔从戎手记,展示真实的大学生军营生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2-26 05:53:11
不错啊,什么时候能找到整本书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2-28 15:19:17
semidefinite 发表于 2013-2-26 05:53
不错啊,什么时候能找到整本书看看
谢谢,谢谢,网络小说吗,纯属自我消遣,哪里有什么书,在榕树下发着呢,有40多章了,打算有100章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6 08:42:15
首长视察(下)
队长对我们的劳动成果说了很多表扬的话,甚至超过了上次雨中训练后的表扬。当然了,队领导的这种满意,并不是代表我们中队在全学院干得最好。因为,在看到我们受表扬后神气的表情时,队长又特意带我们大致参观了一下其他中队的劳动成果。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这些话什么时候都正确。纵观全学院,比我们队标准更高、更出新花样的中队比比皆是。
有的中队,用千百颗五颜六色、几乎一样大的小石头,在镜面般的土坎上摆出了“欢迎首长视察”、“苦练杀敌本领”等等文字。要知道,学院周围可没有什么河滩,他们上哪儿去弄了那么多一样大的小石头呢?再次证明,只要能想到,就一定能做到。
有的中队,在冬青上修剪出各种图案,真的,不比任何专业园艺工人差上毫厘。再次证明军营藏龙卧虎,什么样的能人、神人都有。
看完之后,我们服了,彻底服了。再看看自己的劳动成果,真是平淡无奇。同时,我们也向队长说出了心中的疑问,既然我们的劳动标准比不上别的中队,那对我们还有什么满意和赞许的呢?参观之前还对我们大加表扬呢?
听听队长和教导员是怎么解释的吧。
“大学生中队能干成这样,我没想到。”教导员这么解释。
“入伍三个来月,干成这个标准,大学生兵还行。”队长这么解释。
拨云见日,队领导的满意和赞许,只是源于之前的没想到。看来,大学生兵在原生态的部队中是被低估一筹的,我们的能力从一开始就没有被看好。
不过,这次迎检也确实让我们开了眼界,之前哪里见过这么多花样呀!既便是在电视节目军营镜头中出现过,保准儿也没有人会加以留意的,更没有想到这些玩意是怎么形成的。
只有见过了,今后就能想到,想到了就能创新出更多的花样。事实上,今后我们这群大学生兵确实也创造出了不少花样,无论是在搞卫生上、训练上、做思想工作上、写材料上,在一切的部队工作中,新鲜玩意儿层出不穷,而且是更加实用、更加管用的新花样,这就是大学生入伍的潜力,也就是所谓的“大学生入伍,有后劲”。
这也是艺术源于生活,但创造出的艺术要高于生活的道理。在这方面,大学生确实要比原生态的军人强出很多。当然,这只是后话。高于生活的前提就是要经历过生活,展现后劲的前提就是要先去适应。
周一,很大的首长如约而至。
据说,首长的沙漠王车队加上迎接的猎豹车队,直接从大门开进了学院的机关大楼。一个小时后,又直接从机关大楼开出大门,绝尘而去。
后来几天,我们除了抽空补上体能训练外,也一直在抽空学习首长在我们学院视察时的重要讲话。
后来的后来,直到我进入了部队机关,才全面熟悉了迎接首长视察的总体内容。搞卫生只是基层连队的事儿,机关还有机关的事儿,分工很明确,各有侧重点。首长视察不是来看卫生搞的怎么样,主要是关心部队的战斗力,包括军事、政治、后勤、装备各个方面的战斗力。当然基层搞卫生也是体现基层战斗力的一个侧面、一个缩影、一个幕后的活动。

(榕树下)网站搜索同名小说,携笔从戎手记,展示真实的大学生军营生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