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2013-3-10 22:14:25
终于结束了
强化训练终于结束了,三个多月,人生中从来没有过的三个多月,终于挺过去了,熬过去了,终于结束了。
这意味着,我们要同请来的教练班长说再见了,谢谢并带走你们的折腾之举吧,它同那些风雨一样,已经成为了见证我们成长和磨砺的基石,已经成为了过去。
这也意味着,我们军旅生涯的第一步胜利了,我们已经成为了一名真正的人民解放军军人,接下来就要从一名军人向一名合格的基层军官前进,离我们携笔从戎的理想更近了。
当然,既便成为了真正的军人,今后的日子也不见得强出多少。但无论如何,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大事。这天晚上,全中队安排了会餐。
饭菜比平时丰富了很多,饭桌上也不再严格要求不许说话,最重要的是,每个桌上摆放了四瓶碑酒。几个月了,我没有沾过一滴酒,甚至上次划破了手,连个酒精棉球都没有擦过,自然而愈吧。当然,强化训练期间也禁止喝酒,也没有机会喝酒。
酒,怎么说这个东西呢,谁喝多了都难受。除了喝闷酒或者有特殊需要,恐怕没有一个正常人愿意将自己灌醉。因此,所有酒桌上的人刚开始都会推说自己不能喝,非要别人一直劝着,才勉强开始喝一点儿。
但酒又是一个奇怪的东西,没有他,饭桌上的气氛就出不来。赵丽蓉小品中:三杯两杯下了肚,管叫你的小脸呀,白里透着红……心里那么美。真要是等到斤把酒下了肚,那可就是抢着喝了,等别人再劝着不让喝的时候,自己反而不高兴,反而认为别人不够意思。
我并不馋酒,但今天这种场合,见到了酒确实非常高兴,就是觉得这种场合必须要有它,必须的。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酒文化,不管是对是错,但总是烘托气氛不可缺的东西。特别是在我们这种发自内心庆贺的时候,酒是断然不能没有的东西。
尽管是啤酒,尽管只有四瓶,尽管每个人只能分到一饭盆,但我们仍然很高兴。军营里面喝酒也与众不同,很多方式都与学生时代不同,与社会不同。
这次的不同在于喝酒的方法。队长、教导员带头起立,全中队集体起立,一百多人,共同高呼,“干”。
声音震耳欲聋。很长时间以来,胸中压抑的怒气、委屈、不解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都抒发在了这一声高呼中。
一饭盆碑酒,一饮而尽。
接下来,酒没了,可大家意犹未尽。没酒,这么多菜吃起来也不香。没酒,大家的话也少了许多,刚才兴高采烈的高潮也平淡了不少。
此种情形,队长和教导员都是心领神会,匆匆吃了几口,就回中队了。
这就是默许了。三两个班开始偷偷派人去小卖部买碑酒,越来越多的班明目张胆的去买碑酒,所有的班都第二次、第三次去买碑酒,还有的班开始买白酒。班里的弟兄喝,邻桌的战友喝,转着圈儿的喝。
一百多人喝了多少,不知道。只知道满地都是的碑酒瓶,串桌敬酒时,脚下咣当咣当的响;只知道小卖部的碑酒算是脱销了,白酒也卖出去了不少。
直到队长派人来通知我们,说动静太大了,该结束了,我们才三五成群的回去,第一次没有注重自己的军容风纪。
放纵,真正放纵了一回,我们真的需要这种放纵。
满饭堂的酒瓶,炊事班的战士们帮我们打扫了。都知道我们高兴,谁也不愿让我们扫兴,回去后也没有听见召唤公差打扫饭堂卫生的哨子声。
高兴归高兴,放纵归放纵,但头脑还是清醒的。我没醉,大部分人都没醉。但人和人相比,总会有一些差距。有的哥们儿可能太高兴,太高兴了就容易把握不住自己,喝醉了,还在楼道里高唱着军歌,还跑着调儿地唱。
自然,队长批评了。
“你们这群大学生,真是不好管,管严了你们受不了,稍一放松,你们又把不住自己了。”
当然,这些小插曲只是插曲,没有影响到我们高兴的心情。这是入伍以来第一次放松,第一次真正的身心放松,特别是心灵的放松。哪怕只有那么一次,哪怕只有那么一点儿,我们也极度地渴望。
当然,那天晚上没有再去跑5公里,也没有人在操场上边跑边吐,但有人在厕所里吐了。

(榕树下)网站搜索同名小说,携笔从戎手记,展示真实的大学生军营生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12 08:56:23
榕树下已经更新一半了,请搜同名小说,支持,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15 07:26:34
谢谢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15 23:03:59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18 16:57:47
不得不改 发表于 2013-3-15 23:03
感谢你的回复与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19 10:28:48
一丁点儿改变
随着强化训练的结束,我们在军校中那种紧张压抑的生活有所改变吗?有,只是那么一丁点儿的改变。
但就是这样的一丁点儿,我们也觉得由地狱上升到了人间。因为人间拥有的权利,我们拥有了,其他中队拥有的权利,我们同样拥有了。
人间都有什么权利呢?
部队每周放一次电影,强化训练期间不准我们看,一般都是其他中队看电影,我们去跑步,现在终于有了一起看电影的权利了。
星期天上午,其他中队都是休息,可以在学院内自由活动,下午四点前集合开始新一周的生活,而我们只能是上午加练休能,吃过中午饭匆匆洗澡,四点前小憩一下,现在终于有上午自由活动的权利了。
课余时间,其他中队的学员可以请假到中队责任区以外的理发店、小卖店活动,而我们只能每周日洗完澡后,有理发需要的学员统一排队去理发,如果不需要理发而想买其他东西,比如香烟、卫生纸、牙刷牙膏等等,必须要由去理发的战友帮忙捎回来,现在终于有课余时间请假逛逛小卖店的权利了。
我的记忆力挺好,数学学得也还行,再加上仔细地掰着手指头算了算,也就这些权利吧,应该没有漏项。
对了,还有一项最最重要的、我们三个多月一直梦魅所求的权利也得到了,就是周日上午八点以后到下午四点之前,八个小时的、全班按10%比例的请假外出机会。这样的外出,是可以走出学院大门的那种外出,是可以在外面的世界展现拉风军装的外出,是可以在同学朋友面前炫耀大学生军官风采的外出。不久之后,我也享受到了这一项激动人心的、唯一一次的难得权利。
当然,在享受到人间权利的同时,也还有其他一些值得高兴的事情。
终于发工资了,一下子补发了五个月的工资,从大学毕业的七月份开始计算。忘了交待了,之前的三个月一直没有发工资,原因是我们参军入伍的各种手续和关系都处在办理过程中。
军队的效率确实够快的,从七月开始五个多月全办妥了,不像社会上有些事儿,一年两年也没有个进展。这一回,从形式上我们也成了真正的军官了,开始领部队的工资了嘛。
来军校报到时,我带了两百元钱,三个月以来已经花得差不多了,基本上都是交到小卖部换回了香烟和日常用品,其他花销到没有什么,也确实找不到机会在别的地方花钱,除了那次庆祝的时候买了点碑酒。
五个月的工资四千多元,扣除了军官所必须支付的服装费以外,还剩下了近三千大几。第一次数着自己的工资,很不薄的一摞儿,很喜欢那种数着自己劳动成果的感觉,心里那个高兴劲儿就甭提了。
这么多钱怎么用?大家的想法都不一样,但也基本上差不多,因为没有乱花钱的,也没有乱花钱的地方和机会。我是选择寄给了父母,让父母分享一下儿子第一次挣工资的喜悦,也体现一下做儿子的孝心。虽然知道父母肯定是不会花自己工资的,但仍在信中希望父母用这笔钱买点父母能用上的东西。果不其然,父母将我的工资办了一个存折,说是要留给我娶媳妇用。
可怜天下父母心。只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才是最无私、最不求回报、孩子高兴比自己高兴还重要的爱。相比之下,我们作为孩子,对父母的爱却逊色了很多很多。

(榕树下)网站搜索同名小说,携笔从戎手记,展示真实的大学生军营生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9 09:10:51



第一次外出
爱这个话题,不管是父母的爱、恋人的爱,还是妻子儿女的爱,凡是涉及到军人的爱,总不像社会上那样风花雪月,总是显得有一些沉重。那就说一点开心的事情吧。
强化训练期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星期天能够请假外出,看望看望留在S市的大学同学们。随着强化结束,这个愿望终于有机会实现了。
虽然只有周日可以请假,虽然很多个周日仍因为公差勤务等不能请假,虽然按照外出比例每个班只允许出去一个人,虽然层层批假快到九点时才能出去,虽然下午四点前必须赶回来参加新一周的第一次点名和整理卫生,虽然有着那么多的虽然,但由于平时被管理的太严了,每个人就像是被关久的小鸟终于看到笼子门有时可以打开了,那种激动、期盼的心情难以言表。
看到了希望就有了支撑的力量,我们的心情非常激动。特别是我们班已经有三个人请假外出了,不仅品尝了他们带回来的水果与美食,而且听他们讲了外面的美好世界,以及和大学同学欢聚的场面。
元旦之前,我第一次踏出了学院的大门口。
自由的心情,就像是放飞的风筝。确实比作风筝最合适不过,虽然在风中尽情潇洒,但却有根线始终在牢牢地牵着它,风筝的线有形,军人的线无形。
不管怎样,自由飞翔的那一刻,感觉真好,真好。
外出的时间是我刻意挑的,因为大学宿舍的老二这天要和女友结婚。本来要定在周六,听说我只有周日才能出来,于是便改到了周日,并且按照我说的,提前一个多月就通知了我。
他的婚礼,我必须参加,这跟大学四年室友、饭友、酒友、烟友、朋友的铁感情是分不开的。
不过由于我的没准儿,不是我的人品没准儿,而是我军人的身份造成的没准儿,我的陪郎资格被取消了。
没关系,当不了伴郎咱还能干迎宾客、点鞭炮的活儿。当兵的胆子大,放鞭炮咱都不用竹竿挑着,至今我仍保留着一张手拎鞭炮燃放的照片。
都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学生,老二的婚礼并不豪华,没有长长的迎亲车队,没有加长版的婚车,只是双方的家长到了,双方中学的领导致了词,剩下的就是各自的新同事,最熟的就是留在S市的、坐了两桌的大学同学。
同学之间谈什么呢?回忆当年同窗时的趣事,开着常人不能开的玩笑,谈论着现在的工作,询问着别人一个月能挣多少银子,追问着什么时候结婚,说笑甚至打闹。
这里是和军营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在这里,心情是那么的愉快,那么的放松,那么的没有一丝压力和负担。
围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大师的话永远是那么经典和深刻。
饭桌上,唯一不是教师的我自然备受关注,也确实半年多不见了,他们都说我虽然身在S市的军营,但却像从人间蒸发了一样,没有丝毫音讯,算是个失踪人口,外星来客。
当他们听说我一个月挣得银子比他们的实习工资多出一倍时,场面更热闹了。“请客,一定要请客”,“吃饭、穿衣服还不用花钱,白落的,必须请客”,“还不用租房子,不请客不行”。
我一张军嘴说不过十几张地方嘴,其实,我挺羡慕他们的,特别是我知道他们平时隔上一两个星期,就能三五成群地聚上一聚,更是羡慕的要命。
婚宴后,老二又邀请我们去他租住的新房闹个通宵。
真遗憾,我下午四点前必须要赶回去参加点名,后来听说他们玩得很热闹,也只能从照片上分享他们的幸福了。
这是我在军校里的第一次请假外出,也是通过正当请假渠道的唯一一次外出。不过能参加上最好朋友的婚礼,我觉得还是挺值。

榕树下已更新完结,请关注
(榕树下)网站搜索同名小说,携笔从戎手记,展示真实的大学生军营生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9 09:26:00
谁动了我的钱
怨不得同学们吵着让我请客。当兵的白吃、白穿、白住,工资都是白落的。这是大多数人的看法,我也确实找不出有力的反驳论据。
可在现实的军校生活中,我虽然不是花钱最多的主儿,可到底也是花了不少钱,当然没有暖气费、煤气费、房租等等。那钱到底花到哪儿了呢?这个问题得好好地想一想、算一算,我真是个认真仔细的人,同时也证明了我不是一个随随便便的马大哈。
我买了一部手机,是在参加完老二婚礼回学院的路上买的。当时被称为BP机的呼机还很盛行,有手机的人并不太多,至少我们同学中还很少,并且部队还有专门规定,不允许官兵们私自使用移动通信工具。但这一次,一向遵守纪律、又自诩勤俭节约的我却买了手机。
看起来矛盾,其实很是顺理成章,买手机并不是挣了工资就大手大脚,并不是非要赶时髦,更不是故意违反部队的纪律,一切只源于需要,真的需要。
中队里有两部IC卡电话,一百多人用,按常理说,也不是没有和外界联系的渠道。但你要知道,我们能打电话的时间真是少的可怜,而且是一百多人都想在那少的可怜的时间里打个电话。往往一个人打电话,后面站了一队人在等、在听。虽然规定每人打电话不准超过五分钟,但也经常出现排了好几次队都轮不着打电话的情况。况且,如果是打给女朋友的,五分钟内哪儿能诉说完相思之情,又有谁愿意让后面的一大帮捣蛋家伙偷听两人的情话呢?
中队已经有好几个胆子大的偷偷买了手机,我也偷用过邻班战友的手机,真是方便。野外训练的课间,偷偷躺在一个草坑里就能打,没人偷听。但借别人的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借鸡能生蛋,借手机却只能欠人情。特别是上次父亲来了找不到我,同学们联系不上我,与远在外省读研的女友说不了几句话,我终于下决心买了一部自己的手机。
后来,只要有人外出,算上自行购买,加上别人捎带,中队里总会多出几部手机来。关于手机的故事还会继续,特别是到了今后,仅在我身上就发生过好几次与手机紧密相联的故事以及事件。
我买了一些书,大家都买了一些书,而且是同样的书。虽然校园内的大学生都爱读书,但身处军校的我们整日里累得要命,都不愿意读书,要读也只读一些与理论考试有关的书。
但我们买的书有诗集、报告文学,甚至“三讲”读本等党和国家的政策理论读物。应该说,大学生是不太喜欢看这些政策理论读物的,反正大学时代我是不怎么爱看。不过我的忠告是,军旅生涯一定要看,而且要多看,要经常看,要达到随时随地都能背诵和引用,当然了,能够读懂读透是最好不过。
应该说,除了体坛周报或者武侠言情小说外,有的大学生还是喜欢看一些诗集或者报告文学的,但也不喜欢看我们买的这些。直到现在,我还记得有一篇现代体诗叫作“美人计”,“美人的腿,一张一合,剪掉英雄的短……”看得懂,笑;看不懂,还是笑。
既然不愿意看,那干嘛还要买?只因为这些书都是教员们编的,不卖给我们卖给谁去,而且我们大学生中队是学院里唯一一支挣着军官工资的学员队。队长、教导员不好干涉,买与不买全凭自愿,但教员推荐的,难道就你硬扛着不买吗?
当然,我们也买了一些愿意看的书,还是因为我们挣着工资的缘故。中队希望我们能为队里的文化建设做一些贡献,每人捐出两百元购置一批新书,丰富中队的图书室。这个活动我们没有二话,都能够积极响应,虽然图书室我们很少用,大部分时间是为迎接检查准备的,毕竟两百元也不多。
购置新书的过程特别受欢迎,各班副班长由教导员统一带着,十几个人穿着笔挺的军装,排着整齐的队伍,到了S市的图书批发市场。路上引起了不少人的回头,心里特高兴。买书的过程倒比买到的书,记忆更加深刻。
当然,以上开支是比较大的花项,但却不是经常性的花项;除些之外,我们也为灾区捐了一些款,为学院里并不认识的困难职工献过一些爱心,虽然数额都比不挣军官工资的其他学员队高出许多,但却也不是主要花项。
还有一个最经常、最主要的花钱主项,那就是买烟。
在训练场上抗争着风雨,在公差勤务中磨砺着理想,老掉牙的电影每周才能看上一次,最传统的扑克每周才得甩上一把。在这个磨砺的过程中,很多以前不抽烟的学员也开始抽了。尽管都知道抽烟有害健康,但当你心情烦躁而又无法得到宣泄的时候,香烟确实成了一个不可或缺的伙伴。
特别是我们班的小建,当他用一部崭新的手机、一摞打完的电话卡、一堆厚厚的信件,仍然没有挽留住热恋四年的大学女友时,自此香烟也成了他的新伴侣。军校期间,不少战友的女朋友都吹了;今后几年,更多战友的女朋友都吹了。再往后,我和女友的故事也在继续。
军人就是这样一个不同于社会的群体,就连花钱的方式和用途都不一样。可以打趣地说,军人可以和的哥成为朋友,因为军人这个群体是爱打出租车的,因为打出租可以让军人在紧张的节奏中多挤出那么一小会儿清闲,多享受那么一小会儿正常社会氛围。曾经有一位记者采访驻地的一名出租车司机,问他的客源主要是哪些人。这位爱开玩笑的的哥说:“ZF靠石头咱靠兵,大兵就是咱GDP。”言下之意是ZF靠山采矿,靠山石制水泥,的哥就是靠军人坐出租。真实的军营生涯中,特别是在军校和基层连队期间,我虽然不经常打出租,但却是次次打出租,之所以没有跟的哥成为朋友,只缘于外出的次数太少太少。



榕树下已更新完结,请关注,挣个人气,先谢谢了。
(榕树下)网站搜索同名小说,携笔从戎手记,展示真实的大学生军营生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11 15:14:18
谢谢各位捧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12 20:20:46
来看看楼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16 15:32:31
花开陌上人大 发表于 2013-5-12 20:20
来看看楼主
谢谢温馨的关怀,祝你幸福永伴,顺心常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2-20 16:04:55
就想多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2-20 16:06:19
怎么没有看到后面的内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