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结束了
强化训练终于结束了,三个多月,人生中从来没有过的三个多月,终于挺过去了,熬过去了,终于结束了。
这意味着,我们要同请来的教练班长说再见了,谢谢并带走你们的折腾之举吧,它同那些风雨一样,已经成为了见证我们成长和磨砺的基石,已经成为了过去。
这也意味着,我们军旅生涯的第一步胜利了,我们已经成为了一名真正的人民解放军军人,接下来就要从一名军人向一名合格的基层军官前进,离我们携笔从戎的理想更近了。
当然,既便成为了真正的军人,今后的日子也不见得强出多少。但无论如何,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大事。这天晚上,全中队安排了会餐。
饭菜比平时丰富了很多,饭桌上也不再严格要求不许说话,最重要的是,每个桌上摆放了四瓶碑酒。几个月了,我没有沾过一滴酒,甚至上次划破了手,连个酒精棉球都没有擦过,自然而愈吧。当然,强化训练期间也禁止喝酒,也没有机会喝酒。
酒,怎么说这个东西呢,谁喝多了都难受。除了喝闷酒或者有特殊需要,恐怕没有一个正常人愿意将自己灌醉。因此,所有酒桌上的人刚开始都会推说自己不能喝,非要别人一直劝着,才勉强开始喝一点儿。
但酒又是一个奇怪的东西,没有他,饭桌上的气氛就出不来。赵丽蓉小品中:三杯两杯下了肚,管叫你的小脸呀,白里透着红……心里那么美。真要是等到斤把酒下了肚,那可就是抢着喝了,等别人再劝着不让喝的时候,自己反而不高兴,反而认为别人不够意思。
我并不馋酒,但今天这种场合,见到了酒确实非常高兴,就是觉得这种场合必须要有它,必须的。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酒文化,不管是对是错,但总是烘托气氛不可缺的东西。特别是在我们这种发自内心庆贺的时候,酒是断然不能没有的东西。
尽管是啤酒,尽管只有四瓶,尽管每个人只能分到一饭盆,但我们仍然很高兴。军营里面喝酒也与众不同,很多方式都与学生时代不同,与社会不同。
这次的不同在于喝酒的方法。队长、教导员带头起立,全中队集体起立,一百多人,共同高呼,“干”。
声音震耳欲聋。很长时间以来,胸中压抑的怒气、委屈、不解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都抒发在了这一声高呼中。
一饭盆碑酒,一饮而尽。
接下来,酒没了,可大家意犹未尽。没酒,这么多菜吃起来也不香。没酒,大家的话也少了许多,刚才兴高采烈的高潮也平淡了不少。
此种情形,队长和教导员都是心领神会,匆匆吃了几口,就回中队了。
这就是默许了。三两个班开始偷偷派人去小卖部买碑酒,越来越多的班明目张胆的去买碑酒,所有的班都第二次、第三次去买碑酒,还有的班开始买白酒。班里的弟兄喝,邻桌的战友喝,转着圈儿的喝。
一百多人喝了多少,不知道。只知道满地都是的碑酒瓶,串桌敬酒时,脚下咣当咣当的响;只知道小卖部的碑酒算是脱销了,白酒也卖出去了不少。
直到队长派人来通知我们,说动静太大了,该结束了,我们才三五成群的回去,第一次没有注重自己的军容风纪。
放纵,真正放纵了一回,我们真的需要这种放纵。
满饭堂的酒瓶,炊事班的战士们帮我们打扫了。都知道我们高兴,谁也不愿让我们扫兴,回去后也没有听见召唤公差打扫饭堂卫生的哨子声。
高兴归高兴,放纵归放纵,但头脑还是清醒的。我没醉,大部分人都没醉。但人和人相比,总会有一些差距。有的哥们儿可能太高兴,太高兴了就容易把握不住自己,喝醉了,还在楼道里高唱着军歌,还跑着调儿地唱。
自然,队长批评了。
“你们这群大学生,真是不好管,管严了你们受不了,稍一放松,你们又把不住自己了。”
当然,这些小插曲只是插曲,没有影响到我们高兴的心情。这是入伍以来第一次放松,第一次真正的身心放松,特别是心灵的放松。哪怕只有那么一次,哪怕只有那么一点儿,我们也极度地渴望。
当然,那天晚上没有再去跑5公里,也没有人在操场上边跑边吐,但有人在厕所里吐了。
(榕树下)网站搜索同名小说,携笔从戎手记,展示真实的大学生军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