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12-12-24 15:07:46
有时间吐槽,不如安下心来做研究。国内的学术气息就是浮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4 15:14:55
个人感觉这个评分公式比较科学:一是可以量化,二是鼓励学生独立发文,比那些“导师第一作者,学生第二作者”,视学生为第一作者“的狗屁规定好多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4 15:16:11
什么《安徽文学》、《剑南文学》等等现在都改成半月刊了,大量的刊登文科学生的“学术论文”,收版面费,然后学生在毕业时,在评奖时,就大言不惭地在正式表格上,在正式场合,说,我发表了多少篇“论文”,我有资格毕业,有资格获奖,有资料拿助学金,奖学金,有资格……,有资格……,有资格……,有资格……,有资格……,再拚命上课,学分很高,然后,学习好,科研好,一切都好,是品学兼优的研究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4 15:17:12
神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4 15:28:0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4 15:34:12
xianshi!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4 15:38:07
奖的评比有一个时间局限,而学术创造需要的时间远远长于评奖时间,所以任何的评判指标都不可能起效。
除非,学校有像爱因斯坦的天才存在,能够在1年的时间里创造出贡献,而且还能够在1年内将文章发出来。
总之,这个奖学金是一定是鼓励造垃圾,百害而无一利。
我不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人,因为这个奖跟我无关。
检点完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4 15:39:00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4 15:45:15
其实就是那句老话:改变不了社会就改变自己,抱怨的后果是除了增加烦恼其他一无所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4 15:48:17
既然国家那么多钱,为什么给的补助津贴那么少?我在南方某城市上学,消费水平高的离谱,哎,没办法,穷书生,书生穷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4 15:50:23
把学术变成赚钱的机器是做学术的人的幸运还是不幸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4 15:50:34
这也是发论文难导致的,一篇高质量的需要一年半载的,肯定有人怕打水漂,拿不到奖,所以拿一般文章灌水,否则的话,他们也可以静下来攻权威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4 16:05:55
发表于 5 小时前 |只看作者
现在的中国社会确实挺让人纠结的,种地的农民,车间里的工人,ZF大楼里的公务员,写字楼里的小白领,四处奔波的企业老总,还有实验室里的学生,就连股票大厅里的退休老头老太太,都在向钱看齐而拼命工作,我倒感觉这是一种好现象。市场经济确实能够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尽管很辛苦,但是我们所做的事情多多少少对这个社会有点帮助。如果我们像希腊人那样,大部分时间里吃饭、睡觉、晒太阳,那么我们这个社会进步的希望何在啊?
市场经济的好处毋庸置疑,但是市场经济的盲动性正是ZF存在的前提。经济学大师亚当斯密不是也写过《道德情操论》么?经济的发展不应该以降低道德水准为代价。楼上的观点不敢苟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4 16:10:01
感觉现在很多的国家政策都是在制造差距:985、211高校很多的博士补助都几千了,但是他们的奖学金名额数倍于其它高校。难道两极分化使我们的追求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4 16:17:54
200410158 发表于 2012-12-24 08:53
生会把原本该学习思考、做实验的时间拿去造文章灌水,产出一堆原本不该产生的低影响因子文章。

总有一些 ...
签名很不错,文人真相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4 16:17:57
个人在本科阶段的时候,整个班级因为国家奖学金的评选闹到了不可开交的地步,直到校党委书记出面才定案,可见高校水之深。国家出台研究生奖学金政策,却没有给出评奖准则,评选权利下放高校,高校既是受益者又是监督者,从而陷入既是裁判员又是与动员的境地。第三方的介入,或者超越搞笑更高级别的监督,或者在教育部指导下,不同省区的高校指教的交叉选评,是不是更有效?政策的关键在执行,但是可悲的是,国人的智慧都用来破解制度,而不是遵守制度了。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4 16:33:56
呵呵,了解以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4 16:35:35
哈哈只围观,不表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4 16:50:15
出台政策办法还是要慎重考虑,多些正面激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4 17:27:31
带着功利的心做学术不会有大的发展前途,2万确实是个不小的诱惑,很支持版主的想法,平均发给研究生同学作为生活补助多好,而不是少数人争得你死我活大部分人在旁看笑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4 17:27:55
带着功利的心做学术不会有大的发展前途,2万确实是个不小的诱惑,很支持版主的想法,平均发给研究生同学作为生活补助多好,而不是少数人争得你死我活大部分人在旁看笑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4 18:14:48
可惜不是每个导师都能这么看待问题,而且在我们学院导师有行政职务的话参评时有导师说话,占绝对优势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4 18:17:51
这有效地刺激了高校发文章的热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4 18:24:07
路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4 18:40:14
哈哈 绝对脑残的一项政策,感觉现在国家相关部门做事总是很肤浅,以为砸点钱大家就搞科研了。殊不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看到竟然还有这么多人在说有人吃不到葡萄,让人很惊讶。。。如果他的评比就像本科生一样公平,我觉得肯定没人发牢骚,之所以有这么多人出来抱怨就是因为研究生评比就是瞎扯。(没上研究生的不要在这里瞎起哄)
研究生评比一般就几个标准: 1.学习成绩  2. 论文数量 3. 还有课题了 出版物之类的 大致就前两项占主要
1.研究生学习成绩纯粹就瞎扯 在我们这里 试卷基本自己改(高年级处理低年级的) 一般都是自己导师学生得分高 ,其他老师的好的压低 一般的正常给  最后总成绩就看哪个老师给自己的学生最高 直接导致我们这边有些老师学生成绩全都是98-99 一点意义都没有(研究生国奖按院评比) 2.论文数量 大家心知肚明 好点的期刊现在也都可以发钱发 以前没有国奖 花钱发好文章的相对较少 大部分花小钱赚个学习奖学金就行了 现在有国奖了 估计就会有人花钱发好文章(大家学经济的自己想) 一般能冒这点风险发文章的都是相对有钱的(没说有钱人就不认真搞研究) 最后这些钱一点作用都没起到。。。。。。。
总之 一句话 教育部这次做了一个脑残的政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4 18:44:5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4 19:09:18
终于还是有人出来说点什么了。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4 19:15:12
国家资助这笔钱是应该的,能够激励更多学生踏实搞研究,但是评比标准确实应该慎重,对于学生来说相当于巨款,为了拿到钱各种你死我活做法肯定会出现。能否将这笔钱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提高学生补助待遇,一部分重奖学术,当然要求发表期刊水平一定要非常高,如果没有达到水平的,就像国家技术发明奖一样宁可几年缺额,也要做到宁滥勿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4 19:52:04
看到能有老师发这种帖子。。。做学生的已经觉得欣慰了。。。说实话,留在学校做学术,就没想过要大富大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4 20:02:21
其实发论文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模仿,为了发论文而发论文,为了评奖而评奖。拿别人文章的东西去生搬硬套,模仿的惟妙惟肖。那科学的本质何在!?大家都向钱看,把科学研研究也弄成利益最大化。不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而是走捷径。怎么能获得学校的奖励、怎么能完成任务就怎么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