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952 0
2012-12-27

资料摘自: 蔡博艺的日志20111119

来台两个月有余,渐渐已经习惯了台湾的生活,初到时的那种强烈的陌生又亲切的出国感觉渐渐被日常的琐碎冲淡。繁体字的竖版书已经看的很舒服,虽然有些字因为笔画多于30怎么都不会写。

平日里听着嗲的冒泡的台腔也不觉得很异域风情,甚至我有时都不好意思开口讲话,因为我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在这里听起来更像是方言。

街道两侧的四川炒饭、浙江米线、北平烧鸡、福州干拌面之类的混搭店,我已经不如开始时那么执着的去深究这些地方到底出不出这些名产。也许就只是老板的妈妈做炒饭做的不错,而他母上当年是从四川来台的,所以就是四川炒饭。

同学中有人问过我类似大陆有没有超过10层楼的问题,土地是不是自己圈一块就行?我会耐心告诉他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在上海已经看不到低于10层的房子,找不到低于1万人民币一平方米的房子,北上广的年轻人们要一生一世执着下去的不一定是爱情、喜好或是事业,而是还房贷,但是就算是还清了,这一小块地皮还是国家和人民的,你只能暂时租用70年。

有同学跟我感叹过大陆的物价很便宜,我说如果一夜回到十年前那么这个成立,但是目前除了书之外,没有什么会比同等地段的台湾物价便宜几毛钱,所以在大陆,最廉价的还是思想和知识。当然这是一个惠及大众、出版社和盗版书商的多盈好现象,唯一的缺憾就是会饿死很多认真写书的作家。

我在台湾到处蹭吃蹭喝蹭活动。不论是校内的活动还是校外的活动,很多都是免费,你只要速度快,手不滑,基本都能抢到。有时候运气好,主办方还有免费午饭或茶点供应。喂饱了灵魂也填饱了肚子。很多地方门票的价格会让我以为是人民币标价,就比如我在台北当代艺术馆办的年卡是200台币,我掏钱的时候还很傻很天真问了句:是台币吗?

台湾人对于远近的概念与我有着明显的差别,我在介绍我家所在的城市位于长三角肚皮,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距离杭州1个小时,距离上海2个小时,距离南京3个小时。台湾同学会惊讶的看着我说:「那岂不是很远?」在他们印象中美丽而遥远的花东地区,路途时间在我看来只是大巴车上睡一觉的问题。

其实对于远近的概念与我有差别的不只是台湾人,我大陆的亲友团也和我有代沟。当我爸哭天抢地的说台湾太远,觉得我赴台求学就是有去无回之事时,我在地图上比划了一下,距离还没有到青岛来的远。当我告诉我一位在兰州长大,目前在北京读书的同学,我将去台湾读书时,他问我的第一个问题是:时差有几个小时?

其实台湾和大陆的地理距离并不远,远的是心里距离。台湾和大陆存在的不是时间差,而是时代差。

骄傲的高铁曾经打过鸡血一样的要创造北京到上海三个小时的神话,而我到台湾也只是一个小时零几分的事情。所以地理距离并不远

赴台上学的流程却繁复到让人抓狂,被录取的喜悦持续了不多久后,就被一连串如同升级打怪做任务的赴台手续打磨的只剩下一个小尾巴。终于赶在暑假的尾巴上把一切办妥。对于我能「顺利」赴台读书,我真的要先谢国家,层层通关的过程让我认识了各种传说中的有关部门、国企外企和台湾的对口部门,丰富了知识,增长了见识。以下鸣谢不分先后:台办、派出所、公证处、国安局、教育部、海协会、海基会、出入境管理处、旅行出入境健康检验检疫局、中国银行、泰康人寿、美亚保险、厦门航空、顺丰快递、EMS全球「速递」、台湾方面外事部门、台湾立法机构、台湾教育部、台湾驻大陆北京办事处、大学校院统一招生委员会。然后我要感谢父母,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学校:台湾淡江大学。当我终于踏上台湾的土地时,我真心觉得这个岛,是大陆人最难抵达的海岸。

至于时代差,我在赴台前听到郑智化的《大国民》,心下一惊,这歌词不正是我**的真实写照么,但是baidu(百度)一下,我才知道,这首歌的歌词写的是九十年代的台湾实况。只是不知道现在的台湾会不会是十九年后的大陆。但是以目前的物价水平,我们在这个方面已经将要赶超台湾。

我住在淡水,这里是个离繁华很近离喧嚣很远的小镇。

我有同学到淡水后,对于台湾的一切幻想瞬间毁灭,直接买了张机票回大陆,准备去英国。他没有想到台湾会有这么破旧的地方,会有这么狭窄的街道,简直就是个城乡结合部。他幻想中的台湾应该处处都是宽阔的马路,居民区都像中央CBD一样,而淡水让他这个大城市来的人,一下子有了回到解放前的感觉。所以,他赶紧的横渡台湾海峡,杀回到了大陆。但其实就算是台北也满足不了他对于「台湾」的幻想。

可我就是快把这个小镇爱到心底里去了。淡水的生活节奏不快,镇子里不堵车,物价也比较便宜,有精致好吃的东西,民风淳朴,淡水人热情好客而且很健谈。我住的地方离风景区也很近,一开窗就是淡水河和对岸八里的观音山。我经常会去淡水边走走坐坐,看雨看雾看夕阳。活的惬意而滥情。每次望着淡水河入海的方向,都会有种「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现场版的感觉。好不浪漫。

跟班里同学渐渐混熟,能听懂他们的笑话和脏话,出门吃饭逛街参加活动也会有人惦记你,也有了可以说心里话的朋友,FB的使用频率已经快和人人网持平,经常是按赞按到我手软。我有时候真的会忘记自己是在台湾,食物和语言都一样,感觉自己和身边的人们都属于一挂,这些脸孔和我没有太多差别,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经常会被认成日本人。

但是我终究是在台湾。我很苦恼的一件事是寒假时回到大陆,回到墙内,上不了FB,我怎么和我的同学,寒假还好,暑假呢?毕业之后,甚至更久更久的以后呢?我在台湾可以畅通无阻的上人人网和以前的同学联系,得知他们的近况好不好,和他们闲聊瞎扯,但是在大陆呢?我输入www.facebook.com时,跳出来的只能是:网页错误。其实网页没有错,错的是网页后面的墙。

长辈关照我:「莫谈政治,不要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了」。也总是会有类似于「你们是第一届陆生,代表的是大陆新生代和背后的13亿。所以要处处体现出高尚而优良的作风。」这类压死人的限定。我不是人大代表,我连自己都代表不了,哪里有资格代表千千万万个「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