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4850 7
2013-01-01
我们看到卓别林的电影---《摩登时代》,他做工是如此的机械而快速,几乎把自己都变成机器人了。于是按马克思的意思,这种现象是可恶的资本主义。但中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也正因为这样,才能生产出大量廉价产品以供贫穷的工人可以使用得起,因此在马克思看来是可恶的资本主义的事情,从另一方面看恰恰是提高工人生活水平的必需。因为,工人可以以消费者的身份从机器人卓别林中获得廉价的好处。
这就是我的“生产方”与“消费方”区分的奥妙而独特之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1-3 08:44:43
确实,选择性阐述差不多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特点之一
譬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擅长描述大萧条时期居民的生活多么困苦,但就是忽视其实那个时期,作为生产商的资本家其实因为受到崩溃的金融体系的影响,同样受到了相当深刻的打击。这是整个社会经济的萧条,但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看来,却似乎只有一小部分工人是苦难的承担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3 09:19:13
LightsOn 发表于 2013-1-3 08:44
确实,选择性阐述差不多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特点之一
譬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擅长描述大萧条时期居民的生 ...
危机时期恰恰是因为资本家难过,所以才导致工人难过。这就说明:没有私人资本家,怎么会有工人的日子呢?也许马克思想通过把私人企业变成“公有企业”,这样既可以消灭私人资本家,又给予工人以保障,但这种企业到底是什么样的企业?是股份制企业?集体企业?还是国有企业?另外,工人既是企业的所有人,又是企业的受雇佣者,从而具有两种身份,那因此同样存在着两种分配:一种是所有人的分配,另外一种是雇佣分配,这同样存在着马克思所努力批判的雇佣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3 10:36:33
hhj 发表于 2013-1-3 09:19
危机时期恰恰是因为资本家难过,所以才导致工人难过。这就说明:没有私人资本家,怎么会有工人的日子呢?也 ...
从政治目的出发建构的经济学是不会考虑到这些问题的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全部目的在于消灭所谓的“资产阶级”、然后剩下的所有人过上所谓的天堂生活
事实上,如同大多数网友提出的那样:消灭了资产阶级以后,ZF就成了最大的、而且是垄断的资产阶级,工人同样过不上好生活
开玩笑地说:富人真的全都被消灭了,所以剩下的都是穷人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3 19:21: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6 22:10:50
帝国主义国家的工人有面包黄油吃,殖民地的人民呢?不发达地区的人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