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国民经济管理
2327 17
2013-01-04
发现和谐密码

管理论坛

当今社会应该是一个合作的社会,和谐的社会。和谐是一种美,美是和谐的比例。社会的资本,人力资源的分配和流向究竟该保持怎样的比例,将最终决定这个社会和谐的程度,这个比例是否有它自身的规律呢?
在看似无序的经济现象中,存在着一种出乎意料的有序,即无序中的有序,这就是浑沌经济学研究的范畴。
作者无心发现,社会的财富分配,人才需求的比例,与数论中素数的分布规律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即一个自然数集合中合数的多少,只依赖于初值素数的敏感性。
和谐之道,在于道法自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生和谐。
先看一下数论中一个有趣的现象,素数分布问题。
从1—100的自然数中素数的个数问题,共有24个。推广到一般,用n表示自然数的个数,1—n之间素数的个数约为n/log n,log n为n的自然对数,这就是素数定理。
素数的本质上是变异。合数都能分解为素数的乘积,因此合数携带有素数的全部信息,合数是遗传。素数的个数即是变异的个数,这就是自然数的全息论。
那么,社会和谐的程度即和谐度怎样才能量化和统计呢?

先看人力资源的分配规律。
中国约有14.5亿人,至少需要多少党员?多少大学生?多少公务员?多少高级管理技术人员?需要多少军人?这个社会才能维持和谐呢?
用Dn表示和谐度,n为人口的数量,Dn=1/log n, log n为n的自然对数,即和谐的比例为:1: log n。
若n=14.5亿, log n=21,  Dn=1:21,  即比例约为1:21。
如果再按照人口年龄的比例分布,可以推算出:
中国至少需要7000万党员,360万个基层党支部,受过本科以上高等教育的人数为7000万,公务管理人员约为360万,企事业单位各类管理技术人员7000万,硕士以上的专家级管理技术人员需360万,军人至少需360万。
中组部2011年公布统计数据:  中共现有8000万党员,380万个基层党支部,与定律结果基本一致。中国公务员数量为650万人,超标290万。中国有正规军230万,加上武警部队和预备役部队,约有380万,与定律结果一致。只是巧合吗?公务员事业管理人员偏多,专业管理技术人才不足,这就是目前我国人才资源的现状。
随便提一下,中国目前至少有360万人患上癌症等绝症而无法治愈。

在一个组织系统内:
人员越少,人才越少,但人才的比例越高。
人员越多,人才越多,但人才的比例越低。
这就是人才分配的和谐定律。
同理,人员越少,管理人员越少,但管理人员的比例越高。
人员越多,管理人员越多,但管理人员的比例越低。
当管理人员的比例为1: log n时,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本最低,效率最高。即管理的最佳幅度为1:log n 。
这就是人才管理的和谐定律。
经济定律中有个帕累托法则,80%的财富掌握在20%的人手中,这只是粗略的统计规律。
用和谐度Dn来衡量,将经济总量看成100。当n=100时,Dn=1: log n=1:4.5,即22%。这就是帕累
托法则的由来,与犹太人法则的比例22:78一致。因此,这两个法则的比例只是一种宏观的,静态的比例。
在一个市场化的企业:
随着财富和员工的增长,这个比例不会不起变化,这个比例就是和谐度Dn。
员工越少,财富越少,财富的分配越平均。
员工越多,财富越多,财富的分配越集中。
用Dn表示财富分配的和谐度,Dn=1/ log n=1: log n,n为分配财富的员工数。即财富集中度为1: log n 。
这就是财富分配的和谐定律。

而在一个开放的社会系统,虽然人才和财富会在整个社会中进行再分配,但是,和谐定律的规律并不会因此改变。和谐定律的精髓不仅仅是和谐的比例本身,而是由比例本身所揭示的规律。
人口越少,人才越少,但人才的比例越高。
人口越多,人才越多,但人才的比例越低。
这就是人才分配的和谐定律。
人员越少,管理人员越少,但管理人员的比例越高。
人员越多,管理人员越多,但管理人员的比例越低。
这就是人才管理的和谐定律。
人口越少,财富越少,财富的分配越平均。
人口越多,财富越多,财富的分配越集中。
这就是财富分配的和谐定律。
小到一个公司,大到一个国家,都应该保持并追求和谐。
和谐不是平均主义,更不是两极分化,而是一种资源配置的和谐比例。和谐是一种美,一种动态之美,是逐成社会良性循环的最基本状态和要求。
人才本来是越多越好,但是要保持适当的比例,才能和谐。高度发展的社会是在和谐基础之上的另一种和谐,是更高层次的和谐。人才太多,必然要在人才中进行再分配,随之财富也会在人才中进行再分配。
n是变量,可以是资本,也可以是人力资源,也可以是单位,公司,高校,品牌数,还可以是彩票发行数、股票数等。不变的是规律。
如果上市公司退出机制健全,绩优股的比例为1: log n。

财政收入的和谐定律:
财政是国家经济的信息密码。
财政收入=国内生产总值*22%=GDP*22%。国家财政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为22%,可见,国家平均税率为22%。
2012年GDP(百万美元)世界排名如下:
1 美利坚合众国United States 15,924,18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China (PRC) 7,426,090 (471564亿元RMB) 汇率为6.35
3 日本Japan 5,974,297
中国2011年财政收入为:GDP*22%=471564亿元RMB*22%=103744.08亿元RMB
据新华社电:
财政部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交的财政预算报告显示,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103740.01亿元,增长24.8%。与全国人大批准的预算相比,2011年中央财政收入超过预算5446亿元。
由此可见,中国2011年财政收入与和谐定律基本一致。
因此,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总是围绕22%波动。最优比率为22%。

再举例来说,目前中国有1100所本科高校,重点高校的比例Dn=1: log n=1:7,即至少需160所重点发展高校,35所一流高校。一所万人大学,至少需1100名教师,160名学科带头人才能维持其竞争力。然而,目前国内只有几所名牌高校能达到这个比例。
看一所大学学术水平的高低,只需看师资力量占学生的比例即可。
比例越大,教学质量越高,学术水平越高。
反之,比例越小,教学质量越低,学术水平越低。
北大网站2011年公布数据:北大现有学生37000人,专职教师4500人,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87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已经超过了50%。
按照和谐定律估计:北大至少应有4200名专职教师,600名学科带头人,110名院士,才能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
某家万人中型企业,至少需要1100名管理技术人员,160名以上高级管理技术人员,该企业才能有序,高效管理并运转。
全世界约有2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等发达国家至少有40多个,发达国家至少有10个,80%的资源和财富被这些国家控制和掌握。包括科技资源和人力资源,如80%的奥运奖牌被这些国家包揽和分配。
如果说奥运金牌榜是GDP排行榜,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排行榜就是科技与自主创新能力排行榜。遗憾的是中国在这方面还没有实现零的突破。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必然由投资驱动增长向以科技与自主创新为原动力的消费驱动增长转变。
这就是所谓的和谐密码。

在一个大系统中,22%的品牌占有78%的市场,即78%的利润来自22%的品牌。换句话说,还有78%的大量品牌,具有开发新市场的巨大空间。为78%的品牌寻找潜在的市场,这就是所谓的长尾理论。因为研究同一经济现象的角度不同,长尾理论与和谐定律并不矛盾,恰恰相反,是和谐定律的有效补充。
在企业管理中,如何调动大多数员工的积极性,以人为本,让员工创造更多的价值,这正是长尾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
和谐定律,是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财富的一种普遍规律。它为我们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数学模型。它的提出,必将导致人们管理观念,财富观念的一次变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1-4 12:19:34
中国财政收入增长方式:已由超常增长转变为与GDP同步增长

2011年,中国财政收入103740亿元,比上年增加20639亿元,增长24.8%。中国GDP为471564亿元,增长9.2%。财政收入占GDP的比率为22%。与财政收入的和谐定律基本一致。
2012年,中国财政收入预算增幅为9.5%,GDP预算增幅为7.5%。财政收入占GDP的比率为22.4%。预计:2012年财政收入比2011年增长12%,GDP增长7.8%。财政收入占GDP的比率为22.8%。与财政收入的和谐定律基本一致。今年财政收入增速仍然较高,但与往年20%以上的增幅相比,已经出现明显回落。中国财政收入增长方式:已由超常增长转变为与GDP同步增长。

其意义有二:

经济增长方式由国进民退向民富国强转变。
收入倍增计划的内容是:倍增目标应是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倍增目标,去除通胀因素,到2020年实现居民购买力翻倍。实质是: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和GDP增幅同步,国民收入倍增带动GDP倍增,用国民收入的增长来带动经济总量的增长,即:民富国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税收,因此,居民可支配收入与GDP同步增长的重要前提是:财政收入首先与GDP同步增长。经济增长的方向:财政收入的规模与GDP同步增长,居民人均收入与GDP同步增长。只有财政收入比率的稳定,才能保障国家财政的稳健发展,从而保障GDP的稳增长。

经济增长方式由投资驱动增长向消费驱动增长转变。
依赖投资推动的高增长,是没有效率,没有质量的增长,对结构调整、经济转型非常不利。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是由消费导向的创新和创造力。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领先消费增长,消费增长带动GDP增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4 12:19:58
无序中有序,有序中无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4 12:20:20
和谐之道,在于道法自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4 12:20:42
夏普利说:我从来没有上过一堂经济学的课程,但是我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4 12:21:04
经济增长的方向:财政收入的规模与GDP同步增长,居民人均收入与GDP同步增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