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家伦:学术独立与新清华
 
清华大学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是用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办的留美预备学校,1928年8月,南京国民ZF接管,改称国立清华大学。9月,罗家伦(1897—1869)受命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他对清华的旧制做了很大改革,为清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关于现代大学办学的理念以及对学术独立的向往,在当今仍能引发很多思考。本文是罗家伦就任校长时的演说。
讲演从世界形势及国情切入,明确提出“学术独立”的办学宗旨,整个演讲都围绕这一宗旨展开。接着,公布了拟行的革新计划,涉及院系设置、师资延聘、学生招收、图书和实验设备添置、行政改革等多个方面。在叙说这些革新措施时,一再论述尊重教育规律以及实施学术独立之必要,处处体现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最后,演讲表明实施改革的勇气和热忱。
阅读时特别注意这两句话: “文哲是人类心灵能发挥得最机动最弥漫的部分”, 以及“纯粹科学是一切应用科学的基础,也是源泉”。这两句话所蕴含的现代教育理念,对于如何办好大学,以及大学期间如何确立自己的学习格局,都有指导性,也有现实意义。现在的大学几乎全都一个模式,就是用工科的思维来指导与管理,急功近利,只注重应用,以申请项目弄到钱为目的,并不注重基础学科,尤其不重视人文教育,大学成了职业培训所。出来的学生也都很浮躁,没有定力,没有长远的理想,什么都想一步到位,很少有人真正有学问的热忱。这样办教育,其实是国家很大的浪费:因为很难筹备人才,很难培植长远的国魂与国力。同学们学习这篇演讲,最好结合实际想想问题,看自己在并不那么重视人文学术的环境中,是否能多少保持一份清醒,尽量让自己学得好一点。
罗家伦演讲时要求大学生有高尚的风度和职志。注意讲演中所引用的两句诗:“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和 “珠藏川自媚,玉蕴山含辉”。前一句语出左思《咏史诗八首》,意思是在高耸的山上整饬衣服,抖落灰尘,又在长河中洗涤去脚上的污浊,形容一种脱俗放达的人生态度。后一句语出朱熹《寓斋感兴》,意思是象珠玉这样有内涵,不张扬,其光辉会自然显现,表示一种充实自信的襟抱。大家放声读一读这两句诗,也许我们对做学问者的心胸和仪容,就有了一些了解与感悟。大学时期正是人生的黄金阶段,青年人有高远的理想,有蓬勃的气势,甚至有些狂傲,都是很美很自然的,这是人生中“不可重复之美”。就如同初恋,就是要追求完美,大可不必那样斤斤计较实际效益,弄得满身铜腥气。现在许多学生一进来大学就想着日后如何赚钱过日子,或者就是想把大学当出国的跳板(清华北大尤甚),整天就是考托考G,哪有几个认真学习的。罗家伦希望大学生能有这样的青春气概——“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珠藏川自媚,玉蕴山含辉”。读一读,想一想,在这样的风度和职志面前,我们是否显得有些猥琐?
这篇演讲不长,但很务实,字字落实,无一虚言。演讲要明晰,有气势,有感召力,最忌空话套话。罗家伦就任清华校长时才31岁(现在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才华过人,那种少年得志的如虹气势和过人的自信豪情,也增添了讲演的魅力,让人震撼奋发。
下面我们来欣赏学习罗家伦的《学术独立与新清华》:
 
在中国近代史上,革命的潮流常是发源于珠江流域,再澎湃到长江流域。但是辛亥革命的时候,革命的力量到长江流域就停顿了,黄河以北不曾经他涤荡过,以致北平仍为旧日帝制官僚军阀的力量所盘踞,障碍了统一的局面十几年。这回国民革命军收复北平,是国民革命力量彻底达到黄河流域的第一次,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新的纪元。国民ZF于收复旧京以后,首先把清华学校改为国立清华大学,正是要在北方为国家添树一个新的文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