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013-1-23 10:20:11
ytliangxf 发表于 2013-1-23 09:30
货币出现后上千年也没有经济危机,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作为社会的人借助生产工具形成的综 ...
市场经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算不上是货币经济。前者的经济危机有目共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3 11:01:03
张二寅 发表于 2013-1-21 15:47
事实上,美国ZF所作所为是完全背离自由放任的经济学教科书的,书本上宣扬自由贸易,实际却是贸易壁垒、反 ...
没有谁把美国作为标杆。实际上正是这一系列错误措施才使世界经济越走越艰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3 11:05:15
ytliangxf 发表于 2013-1-23 09:30
货币出现后上千年也没有经济危机,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作为社会的人借助生产工具形成的综 ...
是的。市场对资源调配有其局限性和滞后性,我们说市场对资源调配过程就是一个社会分工的问题,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复杂和精密,已经没有任何力量可以左右社会分工了,包括我们的ZF。因此,经济周期是必然的,也不可避免的,我们做的是如何减少经济周期带来的损失,就是所谓的硬着陆软着陆之类的术语了。
事实告诉我们,ZF的试图参与往往是南辕北辙,拔苗助长。只有顺应市场,完全私有,降低税赋,才可能使经济周期来得不那么猛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3 11:06:16
昭文 发表于 2013-1-23 11:01
没有谁把美国作为标杆。实际上正是这一系列错误措施才使世界经济越走越艰难。
以美国的实际政策为标杆未尝不可,关键是不能以书本为教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3 11:24:52
张二寅 发表于 2013-1-23 10:20
市场经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算不上是货币经济。前者的经济危机有目共睹。
前者的经济危机有目共睹。请具体说说前者的经济危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3 11:27:00
昭文 发表于 2013-1-23 11:05
是的。市场对资源调配有其局限性和滞后性,我们说市场对资源调配过程就是一个社会分工的问题,随着社会分 ...
ZF调控没有错,只是具体做法错了,正确的是:结合我国国情和多丘陵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国经济要走精耕细作种植养殖结合的田园式有机农业和科技创新、高效高附加值工业的道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3 11:39:51
ytliangxf 发表于 2013-1-23 11:24
前者的经济危机有目共睹。请具体说说前者的经济危机!
看看报刊就可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3 12:07:37
falhou 发表于 2013-1-13 18:53
我还是相信需求创造供给的,中国所谓的生产过剩其实只是资源配置的不合理而已,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根源在于ZF ...
同意你的观点。现在GDP中投资占据很大的比例,而消费所占比例却比较少。这几年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投资推动,消费需求的增长只占很少一部分。zf的购买支出也挺多。现在要求减税,zf收入减少只会使经济下滑。产能过剩是因为zf盲目无度的投资造成。想要增加消费,先增加大众的收入再说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3 12:09:12
ytliangxf 发表于 2013-1-13 21:17
你所说只是国内经济的一个问题,本次世界金融危机是全球性产能过剩导致经济供需失衡,信贷消费(按揭 ...
社会发展自从剩余产品出现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作为社会的人借助生产工具形成的综合生产和供给能力远大于他自身的综合需求和消费能力?  何以证明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3 15:59:23
never00 发表于 2013-1-23 12:09
社会发展自从剩余产品出现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作为社会的人借助生产工具形成的综合生 ...
很简单社会剩余产品就是证明,信贷消费就是证明。好好思考就明白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3 16:19:17
never00 发表于 2013-1-23 12:07
同意你的观点。现在GDP中投资占据很大的比例,而消费所占比例却比较少。这几年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投资推动 ...
生产是为了满足需求这是基本的经济常识,只有人类的贪婪和过剩的生产没有不足的需求。因生产过剩以扩大内需来发展经济是拔苗助长,消费是爱国、买房是爱国等言论是败家子儿过了今天没有明天的亡国之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4 08:18:30
精英的城市,大众的乡村,城乡之间双向流动,任何人都有选择的自由。借鉴中国古代的以工代赈采取相应政策,使城市中失业人员和有劳动能力的低保人员向农业转移,使没有能力消费有机农产品的市民向农业转移来生产有机农产品。同时也不要使返乡的农民工无事可做,坐吃山空。这不单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和社会稳定的问题,田园式有机农业中家禽牲畜的散养自然生长、人造有机肥改良农田土壤、农村水利等基础建设都需大量的劳动力,关键在我们要组织和利用好,天生万物,皆有所用,大致广宇,小至微尘,大用小用,贵在其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4 09:05:49
张二寅 发表于 2013-1-23 10:20
市场经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算不上是货币经济。前者的经济危机有目共睹。
货币是金银贵金属,各国发行的纸币不是货币,这点你可能没搞清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4 09:38:06
ytliangxf 发表于 2013-1-24 09:05
货币是金银贵金属,各国发行的纸币不是货币,这点你可能没搞清楚。
纸币不是货币,那是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4 10:35:10
张二寅 发表于 2013-1-24 09:38
纸币不是货币,那是什么?
纸币只是货币的符号,最初纸币是与金银挂钩的,现在靠的是国家信用,这是经济常识,希望多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4 11:09:17
张二寅 发表于 2013-1-24 09:38
纸币不是货币,那是什么?
经济发展是一脉相承的,不要人为切割成一段一段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5 09:10:55
整个金融是为交换服务的,是生产消费的衍生品,研究问题应该从根本上分析,舍本逐末只会以偏概全。经济发展是一脉相承的,不要人为切割成一段一段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9 23:51:44
这是为房地产利益集团说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11 09:42:21
中国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也可采取教师、医生分批轮流下乡的办法来取消城乡差别。其实在上个世纪90年代前期,在农忙时节党政干部、军人和学生都下乡支农,经过90年代中后期的改革才逐渐消失,加剧了城乡差别,中国农村开始走向衰败。所以只有正确的改革才是中国发展最大的红利,相反错误的改革和决策会成为中华民族的灾难,中国人应该反思为什么从时间上来说不到30年的计划经济改革改了30多年,却问题堆积如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13 12:48:20
没有公平不会有正确的决策,没有公平改革也没有希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13 14:50:02
城市化和城镇化是不同的俩个概念,城市化是美国的发展模式以多个大城市为中心带动周边的发展,表现为人口大规模的聚集到城市。城镇化是德国的发展模式,德国全国一共才有4个百万以上人口大城市,其发展的重心在于完善道路等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和周围城镇的沟通,而不是把人口全都聚集在大城市里面。中国前几十年一直是走城市化的路线即发展多个大型或者特大型城市,因为城市化有其自身的优点在里面即容易积聚资金和劳动力,在经济学里面产出模型中土地,资金,劳动是实现产出的要素。但是现在这种城市化的方式已经引发了许多问题,就是现在所说的城市病。所以现在改为走城镇化路线,关于城镇化是个什么具体的形式或者模式,现在我只是有个大概的了解,并没有找到更多的资料。中国从城市化转向走城镇化可以说是一条发展道路的改变至于结果会怎么样现在不知道。
最早明确提出产能过剩的应该是马克思,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之所以出现周期性的危机就是因为生产过多而人们过于贫困使得社会再生产的循环发生断裂。其中又可分为生产相对过剩和生产绝对过剩,生产相对过剩是指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根据生产相对过剩可以结束生产绝对过剩人们有能力支付去购买自己的需求之后,还存在着剩余产品。产能相对过剩可以通过提高有效需求来解决,而产能绝对过剩到目前为止其解决的方式就是一次萧条,一次经济危机。产能过剩的理论根源在于20世纪30年代之前萨伊的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的定律,资本是逐利,同时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之后生产力飞速发展,创造了20世纪初的经济繁荣。但生产的盲目扩张最终导致了生产过剩引发20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大萧条和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凯恩斯主义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二战之后各国ZF奉凯恩斯主义为圭臬,通过国家调控来发展经济,使资本主义出现了又一次的繁荣,到七十年代经济运行出现滞涨,凯恩斯主义解决不了但是问题,自由主义抬头以美国的芝加哥学派(弗里德曼)和欧洲的奥地利学派(哈耶克)为代表,在八十年代各国相继走出滞涨结合第三次科技革命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在九十年代世界经济回复繁荣,在九十年代末又遭遇互联网泡沫的破裂美国通过发展房地产业加上金融创新把经济又拉了起来,直到2008年次贷危机的爆发。经济整个的发展脉络在我看来就是供给和需求在动态中不断失衡,如果这种失衡在经济社会的可承受程度之内,这不会出现危机,一旦这种失衡超过一定的限度那么经济危机不可避免。固然可以短期内通过各种手段包括经济的(例如用金融产品把未来的需求转移到现在因为金融就是跨时空的资源配置),行政手段(ZF的宏观调控来)来调节需求或者供给以避免暂时的危机,但是并没有一种方式是完美没有副作用的,其结果是把经济波动从相对短时间跨度的周期代入一个更长时期周期当中。物极必反这是一个最基本的道理。没有一种机制或者体制是完美的,我们只能在几个当中选择代价最小的那个,从经济学的角看,自由主义相对于其他的来说代价要小,这个代价不止从经济上来考量还可以从政治上来考量。但是作为ZF,其决策依据并不是这样的,作为理性的”人“,ZF也要遵从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他的利益最大化就在于保持自己的执政地位,如果经济出现问题ZF无动于衷那么就会像胡佛一样直接被赶下台,出于自己利益的考量,不管调控有没有用,或者短期有用长期会带来更大的副总用,这些不再他们的考虑之内,因为谁知道到那时候自己还在不再台上,即便自己在台上,还可以辩解我已经采取了各种手段你们是众所周知的但是没有效果,其付出的代价会是最小的。这样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一方面各国在大谈自由开放,另一方面却又调控经济设置壁垒。
中国现在确实存在产能过剩(钢铁,水泥,光伏太阳能,风能等),但同时也存在产能不足的地方(农业,医疗卫生,教育等),是一个结构性产能过剩和产能不足同时并存的状况,从现在农产品物价走高可以看出农业的产能不足,因为一个简单的经济原理,需求大于供给价格就会上升,特别是对于农产品这种低弹性的产品来说,同时楼主也谈到中国存在耕地荒置的现象。至于这个原因楼主和大家也都有提到,ZF支出的过多和畸高的投资。但是这个问题不是很简单就能解决的,因为这个背后存在深刻的原因,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消费占GDP的70%,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消费占比却越来越低,因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ZF为了大力发展经济,搞城市化建设,投资支出占比增加,在社会资本总额不变的情况下投资支出的增加必然会引起消费的减少,如果投资支出增长速度快于社会总资本的增长速度消费也会相对减少,另一方面则是收入分配制度所造成的贫富差距加大和医疗,教育投入不足,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完善共同造成人们持币预防不妨消费,在消费总额不足的同时也存在着消费结构性过剩(从奢侈品的消费中可见一斑)。问题的解决不仅涉及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分配体制的改革,甚至还包括了部分行政体制的变革,这个过程是漫长而又充满诡谲的风险。虽然可以根据这些问题制定出可行的政策,但是政策是不是能够得到彻底的贯彻实施却值得深思,因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和结果不是理论上可以预测得到的(但是理论却可以给我们一个规范的思路,怎样去做是比较好的),而是各个利益团体相互角逐,互相博弈和妥协的结果。至于这个结果会如何,作为一个屁民的我是无能为力的,只能接受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14 08:45:56
中国玻璃大王、全国政协委员曹德旺:但是也应该看到,我们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高楼大厦、高速公路、高铁、机场,还有旅游、商业地产等越来越多,这些都是消费品,根据中国今天的实力,还没有条件享受这么多东西。
因此我们应该冷静下来,接受现实,要调整,再这样做下去的话会亡国。这是每个中国人的事情,现在不要说谁错,也不要说谁对,不争,然后面对现实,冷静、沉着应对,这是最大良策。既然我们过去享受了几十年,后面再过几年困难生活,也应该能够面对现实。
中国不缺冷静思考之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14 09:01:32
黑色忧郁 发表于 2013-3-13 14:50
城市化和城镇化是不同的俩个概念,城市化是美国的发展模式以多个大城市为中心带动周边的发展,表现为人口大 ...
精英的城市,大众的乡村,城乡之间双向流动,任何人都有选择的自由。这样岂不比城镇化、城市化更适合中国?
借鉴中国古代的以工代赈改革现行的低保制度,采取相应政策,使城市中失业人员和有劳动能力的低保人员向农业转移,使没有能力消费有机农产品的市民向农业转移来生产有机农产品。同时也不要使返乡的农民工无事可做,坐吃山空。这不单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和社会稳定的问题,田园式有机农业中家禽牲畜的散养自然生长、人造有机肥改良农田土壤、农村水利等基础建设都需大量的劳动力,关键在我们要组织和利用好,天生万物,皆有所用,大致广宇,小至微尘,大用小用,贵在其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14 10:37:08
ytliangxf 发表于 2013-3-14 09:01
精英的城市,大众的乡村,城乡之间双向流动,任何人都有选择的自由。这样岂不比城镇化、城市化更适合中国 ...
具体是你说的这种模式好 还是城镇化好 我不好下判断 因为我对城镇化的了解就仅只于他是德国的模式 跟城市化不一样的 具体是个什么样的发展模式 运行机制 因为没有看到更多的资料 不敢妄下断言~~就这点对于城镇化的了解还是通过网上看别人的视频才了解到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