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_zr 发表于 2013-2-8 17:56 
这与看问题的角度有关,双方就工资议价的时候,双方就是商人,因而一出卖一购买。双方在合作生产的时候, ...
你这才叫抽掉地基谈楼房的诡辩术。既然“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成立,又个人与个人的关系不构成社会关系,那么这个“社会关系”从哪里来的?天上掉下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注意这个前提),没有个人和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哪里会出现什么社会和社会关系?这不是前者对后者的决定又是什么?这与什么命题不命题,是一个命题或不同的命题丝毫没有关系,那是你炮制的伪问题。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amp;from^^uid=3611612
社会关系不能来自以前的社会关系么?如果是这样,它为什么不能事先决定今天的人与人的关系、为什么不能事先决定今天的个人呢?
是本人“相混淆”还是你枉顾事实,马克思时代存不存在实物分配与马克思研不研究实物分配,这才是你相混淆的地方。难道马克思不研究实物分配方式就等于马克思时代不存在实物分配方式,这是哪家的逻辑呀?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amp;from^^uid=3611612
您不会连什么叫“实物分配”、什么叫“货币分配”也不知道吧?到底马克思的时代您在哪发现了实物分配?
这句话是从价值作为实体计量中得出的结论,其次,抽象的价值不可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实物载体,也就是依附“使用价值”而存在,因此,这同时又是从价值与载体的依附关系中得出的结论。显然,本人这句话与其说“不知道马克思在说什么”,还不如说你根本不知道本人在说马克思的什么。什么“胡乱歪曲”“诡辩”,信口雌黄。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amp;from^^uid=3611612
说您不懂您不服,然后马上向人表现出您的不懂。知道什么叫“价值实体”吗?它是交换价值还是使用价值?
你恰恰说反了,马克思的观点是交换不产生价值,交换只是实现价值,因此剩余价值只在生产环节创造,通过交换环节实现。剩余价值的本质是劳动价值,而非交换价值。只有剩余劳动价值,没有“剩余交换价值”。如果剩余价值来自于交换,那实际上就推翻了马克思自己所言的商业资本利润由工业资本转移的论断。为此,又显然,你对马克思的剩余价值来源一窍不通。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amp;from^^uid=3611612
说反的又是您,您又没有搞明白什么叫商品“循环”和资本“循环”,还污蔑马克思狗咬尾巴呢!先看盾马克思关于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是怎么说的吧!
这才是马克思和你在“胡批”资本主义生产。如果“交换价值”是脱离使用价值,与使用价值无关而存在的话,交换价值还会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吗?理解这一点不需要什么高深的理论,只需要常识。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amp;from^^uid=3611612
又是当面涅造事实。马克思和我讲的剩余(交换)价值,并没有否认使用价值生产是手段。您连目的和手段都不分清么?
你的说法暴露了你唯心、机械式的认识观,不从实践结果证明认识方法的正确性,而是从某种既定的认识方法来推理认识的正确性。从这种主观唯心的认识出发,你又怎么能正确的认识客观事物呢?此外,选择方法是一回事,所选择的方法是否符合研究对象的运动规律则是另回事。因此,研究对象不起决定作用,是否符合才起决定作用。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amp;from^^uid=3611612
什么叫“既定的认识方法”?我说的是由“对象”决定的方法!这恰恰说明,方法不是任意的。而且,我也明确说明了这一点。倒是阁下,一方面在反对马克思,另一方面既不了解马克思的研究对象,也不了解马克思的研究方法,这不是胡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