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YOUT管理之四
物流体系的改善
现时比较盛行的物流体系是集中据点和直送化。集中据点是指把分散在不同地区的数个据点集中在一处。集中据点及直送化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成本,也是削减在库。通过集中物流据点可以提高分散据点的管理业务及仓库作业效率。或是消除重复保有仓库的浪费。
大规模进行据点集中,叫做“空港及飞机体系”。“空港及飞机体系”是从美国飞机产业开始实行的方法。航空管制缓和以前,美国国内线路既有旧时蜘蛛网般的长距离路线,也有需求较小的地域运输。
航空管制缓和后,航空公司把顾客送到中心机场以后,再换乘已经准备好的飞机。
在制品的物流中也较多使用此种方法。把货物集中在地区的物流中心,再配送到各分店。日本也采用此种方法。美国和日本汽车行业的部品运输一般采用此方法。在美国,还较强地保留了工厂交货的习惯,委托第三者的运输公司从部品公司运货到汽车工厂。这相当于日本的部品代理交货公司。
汽车工厂的纳入,集中据点仅限于同样的部品使用在两个以上不同的地方,在据点进行减少在库较难,而是把工厂和据点的在库作为整体一起削减。
日产的九州工厂,采用“空港和飞机”体系。把关东厂家的部品集中到横滨,然后船运到九州。
另一方面,直送是指由工厂出来经由物流据点销售的制品,不经过物流据点而直接送货的方式。直送化可以消除据点成本及仓库本身。
只向一个工厂直送时,多采用 方式。丰田汽车与GM创建合资工厂时,因当地部品厂家较少,由汽车公司集中部品后送去。以后的九州工厂也是采用此种方式。
这种方式,也被一部分平价售酒商店采用,直接去取啤酒较让其配送便宜,这有助于平价商店的无成本操作。
一般的后方(LOGISTICS)革新,比起部品的调达物流来,更多地在制品中使用。
1. 建立最佳物流网络,改善固定资产效率
在检查生产据点和流通据点的利用度的基础上,调整位置配置、考虑调达方的在库位置,重新构筑最佳物流网络。另外,通过活用共同运输或3PL(THIRD PARTY LOGISTICS)削减固定资产来进行改善。
汽车业界有海运、陆运的区分,及轮番运输(MOTOR POOL)等配置。最近,出现了以共同运输方式向山区配送车辆的办法。
2. 通过提高在库周转率,改善流动资产效率
对保管场所的在库情报进行一元化管理,实施最佳在库配置。提高需求调整计划的精度,削减过剩在库。调整顾客和供应商之间的业务流程,削减无用在库。
3. 改善服务,提高顾客满意度
提高对顾客配送的可靠性、灵活性、应答性,提高顾客满意度。丰田汽车举行CUSTOMER IN,尝试把订货到交车的时间从3周缩短为2周。这不是针对在库车的目标,而是面向受注生产,旨在削减在库和在库风险的措施。这不单是生产管理的问题,还涉及到贩卖预测、部品调达、贩卖店支持等的影响。计划从等级和选择面小的 系汽车开始试行。
贩卖店需要对应的是汽车的登录及交车点检。汽车登录必须要有汽车公司发行的完成车检查证及车库证明书。如果在汽车到达贩卖店前能够拿到完成检查证,那么,汽车到达贩卖店24小时内,就可以交车给顾客。把运输时间考虑在内, 必须在接受定货后1周到10天之内进行生产。
目前,主要是在周六、日接受订货,但生产计划的调整却是以旬为单位的。为了缩短纳期,最好是以周为单位作生产计划。另外,各代理商店里都有未确定消费者的汽车,有必要实现各代理店之间的车辆的自由调换。同时,需建立当受注台数减少时,能弹性减产的体制。
生产能力不足时,可能需要先行生产。这种情况下,最好由汽车公司统一保管买家未定的车辆。另外,为了能对应停线之后的变化,需要进行设计的变更。
“CUSTOMER IN”现阶段进行的尝试是事前通知纳车预定日。
另外,奔驰、VW等德国公司提供客人可以直接来工厂提货的服务。
以前,所谓的运输改善,是通过IT的活用提高装载率来进行“E-物流”改善。运货的卡车回程都是空车,即可以设想成卡车的一半是空的。营业车的装载率高、如果中长距离运输回程是空车,就不能进行核算,因此必须保证回程货物。
现在,被称作“水屋”的“回程货物斡旋业”,收取运费10%以下的代理,从事货主和运输业者之间的中介。一般来说,从地方到大都市的物流量大,从大都市到地方的物流量相对较小,因此载货去大都市再回到地方的返程运费相对便宜。特别是SPOT运费较便宜。
以上这种利用因特网进行的卡车与货物之间的配合叫求车求货系统。下面是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求车求货系统(略)。
现阶段,使用求车求货系统成功的件数还比较少,还未成长成为单靠系统就可以提高收益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