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决策流程的价值回想一下你所在企业最近做出的一项重大业务决策:一项重大收购,一笔大额资本支出,一项关键技术选择,或一种新产品上市。决策时要做三件事。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决策要涉及到对某些事实的收集与分析。它依赖于一些高管(人数有时会少到一个人)的洞见和判断。而且,决策的达成要经过一个流程——有时非常正规,有时则完全是非正式的——将数据和判断变为一项决策。
我们的研究表明,与人们可能设想的相反,由具有良好判断力的管理者负责进行的良好分析,并不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良好的决策。第三个因素——决策流程——也至关重要。通过要求管理者同时报告一项重要决策的性质和达成这项决策的流程,我们发现了这一事实。我们总共研究了在过去5年里做出的1,048项重大决策,其中包括对新产品的投资、并购决定,以及大额资本支出(图表1)。
我们要求管理者报告,他们在做出这些决策时,应用17种做法的程度。对其中的8种做法,必须进行量化的、详尽的分析:例如,你建立了一个详细的财务模型,或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吗?其他的做法则详细描述决策过程:例如,你对一些主要的不确定性进行了明确的研究和讨论吗?或对与高层领导人意见相左的观点进行过讨论吗?我们之所以选择这些决策过程特有的做法,是因为学术研究和我们的经验已经证明这些做法能有效地克服偏见
6。
在对一些因素(如行业、地域和企业规模)进行调整后,我们采用回归分析法,计算出在决策结果的差异中
7,有多少可以用决策流程的质量来解释,有多少可以用决策分析的数量和详尽程度来解释。答案是:流程比分析更重要——其重要性为6倍(图表2)。这一结果并不意味着分析不重要,对数据的仔细研究发现:在我们的研究样本中,几乎没有哪项决策是在非常糟糕的分析基础上,通过非常强有力的决策流程来做出的。为什么?因为无偏见的决策流程需要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发现糟糕的分析。反过来,则并不成立;除非决策流程能公正地听取决策分析,否则,再高明的分析也毫无用处。
为了了解决策流程在股市的价值,我们还评估了那些以决策流程优异为特点的决策的投资回报率
8。通过分析发现,如果一家企业决策流程的排名从后1/4提升至前1/4,其投资回报率会提高6.9个百分点。在决策分析上,排名前1/4与后1/4的企业相比,具有5.3个百分点的投资回报率优势,这进一步凸显出流程与分析的紧密关系。简言之,优秀的流程并不仅仅是良好的企业健康状况;它还是不错的生意。
行为战略的基本要素当然,任何经验丰富的高管都会承认某些偏见的存在,并会考虑消除它们。当我们对一个直接下属提交的计划乘上一个折扣系数(以纠正此人的过分乐观)时,就是在做消除偏见的事。当我们担心某个人的建议可能被一己私利所歪曲,并要求中立的第三方发表独立见解时,也是在做消除偏见的事。
然而,学术研究和观察经验表明,这些纠正偏见的做法过于粗略和有限,难以起到太大作用。企业决策中普遍存在偏见,部分是由于习惯、培训、高管选择,以及企业文化在起作用。但偏见无所不在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它们是人类本性——固执己见、对反馈意见高度抗拒,而又简单粗暴——的产物。例如,因为高估自己的驾驶能力,造成自己发生交通事故而受伤住院的司机,与由其他人造成的交通事故的伤员人数不相上下
9。
因此,为了改进战略决策,不仅需要努力减少我们自己(以及其他人)的偏见,而且必须制定能抵御不同偏见并限制其影响力的决策流程。用司法做一个类比,我们不能相信法官或陪审员永远正确;他们毕竟也是人。但是,作为公民,我们可以期望由陪审团和审判庭做出的判决遵循了正当的程序规则。它是通过团队合作,以及组织团队的流程而获得的结果,因此是我们寻求的高质量结果。
为了建立这样一种战略决策流程,就必须了解流程需要消除的各种偏见。在随后的讨论中,我们将重点关注那些我们发现与企业高管最密切相关的一部分偏见,并将这些偏见分为5种简单的、面向企业的类别(如欲了解关于这些偏见类别的更多信息,请参见互动图表“如何认识影响战略决策的偏见”,您也可以
下载PDF了解更多关于经营中最常见的偏见类别。)熟悉这种分类本身就很有用处,因为心理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Daniel Kahneman已经指出,战胜在讨论时提出的同一类型偏见的可能性是普遍存在的。但是,仅仅熟悉偏见还不足以确保实现无偏见的决策,因此,当我们讨论每一类偏见时,我们还提供了一些有助于抵制这些偏见的一般性原则和具体做法的实例。
[url=]

[/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