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8950 7
2013-01-15
如题,求高手提供搜寻理论的详细概况和重要论文目录?
美国经济学家彼得·戴蒙德和戴尔·莫滕森,以及具有英国和塞浦路斯双重国籍的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季斯,将分享本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因为三位经济学家对“经济政策如何影响失业率”做出了深入的理论分析。

附篇理论综述,问他们的论文从那个数据库可以查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2-3 11:49:59
“搜寻(search)”一词最先由乔治·斯蒂格勒(George J.Stigler)提出。以帕森斯(Parso。s,1973)、乔瓦诺维奇(Jovanovie,1979)、彼得·戴蒙德(Diamond,1984)、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季斯(Pissarides,1982)、戴尔·莫滕森(Mortensen,1970,1986,1999)和麦克纳(MeKenna,1985)为主的经济学家提供了关于搜寻理论的框架,搜寻理论是关于劳动力市场的理论,其实就是研究失业率。彼得·戴蒙德和戴尔·莫滕森,以及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季斯的论文大部分都是关于搜寻理论,看完他们的论文应该都差不多了。水平有限,暂时只能回答这么多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2-4 05:48:27
“搜寻(search)”一词最先由乔治·斯蒂格勒(George J.Stigler)提出。他把“搜寻”定义为:某一买者要购买时,总要询问许多卖者以确定最合适的价格,这样的现象叫做搜寻信息不对称和价格的离散性是搜寻的前提。如果信息是完全对称的,买者从一开始就知晓商品的价格分布和地理分布,那么买者不需花费任何成本就可以买到使他效用最大化的商品;如果价格不是离散分布而是连续分布,那么买者可以根据已知价格推断未知价格,搜寻的成本和时间都可节省。但现实并非如此,所以需要搜寻。斯蒂格勒的搜寻理论这样表述:为了使购买者的效用最大化,他需要不断搜寻更多的价格,直到从购买中得到的预期节约额等于再多拜会一个销售商的代价为止。然后,他停止搜寻,从他遇到的报价最低的销售商那里购买产品

http://www.wwgupiao.com/wiki/index.php?doc-view-40657#5
概述
• 搜寻成本
• 工作原理
• 主要应用
• 失业问题

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于10月11日揭晓,美国经济学家彼得·戴蒙德(Peter Diamond)、戴尔·莫滕森(Dale Mortensen)和英裔塞浦路斯籍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Christopher Pissarides)共同获此殊荣。三位学者的贡献在于他们的研究成果在就业市场被广泛应用。 欧洲在上个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深受失业问题的困扰。在此背景之下,皮萨里德斯教授率先开始研究劳动市场的搜寻成本问题。古典经济学模型将劳动市场分为劳动供给(特定的工资水平下愿意就业的工人数量)和劳动需求(特定的工资水平下企业愿意雇用的工人数量)两个方面。在某个工资水平,供给与需求相等从而达到市场均衡。这就是古典经济学得出的结论。对于诸如铜、水或小麦(2613,-16.00,-0.61%)等无差别的产品来说,供求模型十分有效。但是,放到劳动市场或房地产市场当中,供求模型就存在诸多缺陷。尤其是古典经济学模型不能解释“美国劳动市场中接近1/10的人表示他们愿意工作却找不到工作”这一古怪现象。古典经济学模型的坚定支持者认为,有时工资标准(比如最低工资)太高而使市场难以“出清”。但是,美国的最低工资水平是很低的,而且有一小部分人的就业会受此影响。另一个支持古典经济学模型的理由是在当前的市场状况下,失业工人过分看重自己的时间。但是,失业工人宁肯花费时间观看有线电视也不就业的事实显得与真实情况格格不入。理论与现实发生冲突时,新的解释范式就出现了,也就是戴蒙德、莫滕森和皮萨里德斯带给我们的“搜寻理论”。http://wenku.baidu.com/view/d81ac649cf84b9d528ea7a01.html

瑞典皇家科学院表示,三位经济学家对于“市场搜寻冲突”的研究使他们获奖。“市场大部分交易都是为贸易而进行的,因此会出现一些贸易摩擦,买者很难得到想要买的商品,而卖者很难找到消费者,尤其在劳动力市场上,许多公司也发现会有许多工作空缺,而一些失业人员找不到适合的工作岗位。”

简单地说,工作者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而雇佣者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员工,就面对着一个“搜寻冲突”。而三位经济学家的理论研究试图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是价格和劳动者的质量有何作用,其次是ZF的干预政策如何使市场更为有效的运作。而正是这些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DMP模型,来分析劳动力市场,他们的工作也就是意味着雇佣工人要更加合理,在招聘人员和需求工作应该提供合理的机制,“可以帮我们理解劳动力市场的工作原理,同时也是有利的政策工具。”

瑞典皇家科学院认为,三位经济学家的理论是基于微观经济学理论的,也就是市场合理产出,意味着雇佣工人要更加合理,招聘人员和需求工作应该提供合理的机制。彼得·戴蒙德的理论已经成为一种领先的理论体制,是针对劳动力市场的,对于解决各种政策问题是很有帮助的。但他的理论是远远可以适用于劳动力市场之外其他领域,可以用于整个房地产市场在经济学以及家庭经济学等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2-4 06:02:29
搜寻和匹配理论主要关注三个问题,分别是价格的形成机制、市场的效率以及市场协调的结果。

对于为何会形成离散的价格,以及现实中的价格与完全竞争市场价格的偏离问题,他们并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为了解释这些问题,戴蒙德于1971年发表了一篇影响重大的论文《一个价格调整的模型》。在这篇仅13页长的文章中,戴蒙德探讨了在一个存在搜寻成本的市场中价格的形成问题。其结果令人吃惊:对于一个买卖双方互相匹配的市场来说,在卖方首先承诺价格的情况下,即使只有很小的搜寻成本,市场最终形成的价格也会偏向于单一垄断价格,该价格大大偏离于完全竞争市场形成的价格。这个发现被称为“戴蒙德悖论”。巴德特和莫滕森(Burdett & Mortensen)于1998年在《国际经济评论》上发表了《工资差异、雇佣规模和失业》,他们构建了一个劳动力市场搜寻均衡模型,假设作为连续统一体的雇主选择永久性的工资出价,而作为连续统一的工人则从工资集中以随机、序贯的方式进行搜寻。他们认为,在个体出价的信息不完全时,如果工人无论是否失业都将持续进行工作搜寻的话,那么工资的离散分布是工作搜寻造成的结果。

例如,如果某一个没有工作的工人增加了他的搜寻强度,那么对于他来说找到工作的概率就会增加,但是对于市场上其他寻找工作的人来说则会产生双重的影响,即拥挤效应和厚市场效应。这两种效应相互抵消,共同影响市场的效率,事先并不能确定其作用的综合效果。1979年,戴蒙德和马什金(Diamond & Maskin,1979)在《贝尔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名为《一个搜寻和违约的均衡分析:稳定的状态》的论文,首先探讨了搜寻均衡下的市场效率问题。接着,戴蒙德又于1982年在《搜寻均衡下的工资决定和效率》一文中探讨了一个市场双方都在寻找、但有固定数量交易者的市场的效率问题。该文的重要贡献在于确定了搜寻的外部性,可以称得上是后来研究拥挤效应和厚市场效应的先驱。
在1982年由麦考克主编的《信息与不确定经济学》一书中,莫滕森发表了《作为非合作讨价还价博弈的匹配过程》一文。在这篇文章中,莫滕森首次将个体的成本内生化,通过模型推导得出如果要得到一个有效的产出,那么需要将匹配产生的收益全部分配给发起配对的人。但是,由于没有机制能够保证实现上述行为,因此均衡产出一般是无效率的。同年,莫滕森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上的论文《配对、竞争以及相关博弈的产权与效率》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即有效率的产出需要发起博弈的人取得博弈的全部剩余,这个结果也被称为“莫滕森原则”。1984年,皮萨里德斯在《劳动经济学期刊》上发表了名为《搜寻强度、工作公告和效率》的论文。通过构造一个市场双边都有内生性的搜寻强度的经济,其研究表明搜寻强度一般都比较低,而均衡下的失业率则太高,因此市场通常是无效的。

戴蒙德在1982年的《搜寻均衡下的总需求管理》论文中就指出了这种问题的存在,并且认为只有一种产出是最优的,其余各种情况都是无效率的。因此,为了达到最优的结果,ZF有必要出面干预。戴蒙德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表现在:一是为ZF干预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二是定义了一种新的研究手段,即用微观分析方法去研究宏观经济问题。

关于搜寻和匹配理论的研究加深了人们对存在搜寻和匹配成本的市场上价格形成机制的理解。除此之外,戴蒙德、莫滕森和皮萨里德斯的另一重要贡献是系统地将搜寻理论应用到劳动力市场上,特别是劳动力市场上失业的决定问题,他们的一系列研究成果被称之为DMP模型。该模型现在已经成为分析失业、工资形成以及工作岗位空缺最常用的工具,是这方面研究的奠基性理论。这个模型可以用来估计影响劳动力市场的各种因素对失业的影响、失业的平均持续时间、空缺的职位以及实际工资,这些因素可能包括失业救济金的水平、实际利率、就业促进机构的效率以及雇佣和解雇成本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2-4 06:10:26
那篇综述貌似写的很糟糕啊。。。论文的话 Jstor NBER Wiely elsevier这种地方都有。。不过国内大学全买的不是很多。。。实在不行google scholar也行。。。Diamond,Mortensen Pissarides, Rogerson Shimer Wright的论文都可以翻出来看看。见过比较好的一篇Survey JEL, Search-Theoretic Models of the Labor Market (JEL,2005,Dec) 我记得Handbook of Labor Econ Volume Ch15好像好像也是篇Survey。。。我的老师Philipp Kircher也是研究这块的。。介个是他的主页http://personal.lse.ac.uk/kircher/ 有相关的论文和推荐的一些materia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2-4 13:53:0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