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说一说,暑期的面试与工作。
4月,经过流程简单的笔试面试,开始了在某驻华商会的实习,规格蛮高,也很喜欢那种工作环境,典型的外企氛围,工作性质则类似于咨询公司。面试主要是两点:问我对于经济学的了解有多少,我如实回答经济学的著作看了一些但专业理论并不深入,平时关注经济动态倒是不少,蛮有兴趣;然后给了两段关于SME Trade Tax的文章,中英互译,难度不高,只是字写得很难看、速度也不快。之后聊了聊工作内容,然后第三天通知我去上班。应该说这算不上真正意义的面试,只是我的条件基本达标,商会也急需实习生,然后我就被留下了。一个月后,写正规的经济报告,这时发现几乎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想象中的经济功底绝不是基于兴趣的知觉了解所能达到的。工作组加上我三个人,工作量和调查资料难度很大,国外的大boss倒很清闲但要求很高。也许是太理想化,也许是太浮躁,又有些任务根本无法完成,最主要的是补贴太少,越来越吃不起饭和工作动力不断下滑,纠结之后,最终在5月末,选择了辞职。我对自己说,直面局部不意味没有逃避全局,尝试一个方向不意味找到正确方向,放弃就不再犹豫。这一次,也许是情绪上的任性更多一些,而这也许正是在职场角色转换中所要摒弃的;也许是来得太容易,不知道珍惜,可能是都有吧。
然后,拉开了网申和面试的序幕。选择对口的和规格较高的,回复不多,但也足够选了。
5月21号,国家大剧院。长安街上的那只大贝壳,内部结构有点像迷宫。下午2点,一位很有气质的美女姐姐把我带到排练厅,那位姐姐真的好有气质的说,天然丽质去雕饰啊有木有,洒脱又柔情似水啊有木有,当时我就萌动了~~因为主管开会,美女姐姐带我看了一个小时的《运河谣》排练。然后主管回来,问了我学校、专业,还有对于剧院运营的了解,然后就给我介绍工作内容就是帮剧组协调联络跑跑腿之类。聊了十几分钟告诉我考虑好可以直接跟美女姐姐联系,就又去开会了。这位姐姐长得也蛮好,可是态度截然相反,不苟言笑。由于剧院搞演出,每天都会晚上10到11点下班,我住在郊区的贫民窟,加上subsidy不多,看大明星的欲望也不强烈,回来之后跟美女姐姐打了电话拒掉了。其实这也不能算真正的面试,只不过接触不同的人和不同行业的工作,每次这样的经历都会是一笔财富,感觉也很好。
5月23号,出版研究院。大热天儿坐了2小时公交才晃到,不太像想象中的悠闲的事业单位,大家貌似都很忙。国际研究部的一位姐姐把我接到办公室,里面还有一位先到的同学。也许是太对口了吧,那位姐姐递了杯水之后,就开始给我们介绍工作内容,正在进行的中国期刊走出去的课题,通过中外数据库收集整理资料写报告。顿时我就被打回了正在苦苦挣脱的读研状态,做课题写论文,我竟然对这几个字避之不及。何况这次不在学校,要知道离开了知网和学校的数据库,写论文是有多难。最终,我借口说找资料不方便婉拒了。
5月25号,猫扑网。如果说前两个都是凭着已有的认识积累得到一定程度认可的话,从猫扑开始我意识到了,面试的确需要认真准备一番。11点到了人人总部,前台MM美若天仙啊。然后填个表,基本信息,还有画个类似迷宫的图,估计是考一下逻辑思维。我等了半个小时,旁边一位技术男在面一位技术女,聊的些网页设计和CAD画图什么的我也听不大懂。然后,面我的MM来了。问我对于网站运营的理解,运营这个词太空了,我没说好,然后明白了其实主要就是网站编辑。想到写文字、发文字、精华帖什么的枯燥活儿我就没了多大兴趣,平时我也不是对娱乐八卦特有兴趣的那种,聊到猫扑,自然说不出什么有见地的东西。其实文科生在网络公司能做的工作几乎也就是这些没啥技术含量的。然后聊到社区网站像天涯、猫扑之类的,我平时也不怎么上,所以就捉襟见肘、很不专业了,然后就木有然后了。
5月28号,百度贴吧。到了运营部,一起面试的有六个。这次失败主要原因是定位错了,运营是要很听话执行的那种,我把自己表现的适合做公关了。Hr哥哥说,你很能说也很有想法,更适合搞公关还说把简历交给公关部。这是第一次较为正式的面试,聊得很多,也学到了很多。
5月29号上午,联想。上午10点到了联想总部,主管MM把我带到一个很空旷的又很隐蔽的没有人的工作区,然后一切正常进行,除了面谈什么也没有发生。(1)开始了,又是很老套的自我介绍,可能也没说出什么亮点。因为应聘的名头是社会化媒体运营,我以为联想主要是做硬件的,再加上这么虚的名字,我实在不知道它是个什么职位。(2)然后,就是以简历的内容为线索,细说一说,同样也是没有重点的相互交谈。再然后,主管MM告诉说,工作内容基本上就是云存储的推广,包括官网维护、以及微博营销之类。一直以来,我觉得这种内容看似空泛的工作,是最棘手的,没有明确目标但任务量又很大,基本上是我逃避的一种。我问她可否深入地细讲一下工作内容,然后她也说不出具体的东西。时间上要求最少要五个月,我计划开学返校,后来就没有了回音。
5月29号下午,Omnicom。写了两年枯燥的论文之后,我想做些不用动脑筋的和活动比较多的事儿,而意念中的PR应该很大部分内容是这样的。2点到了公司,HR mm的声音很甜。那是一个惊悚而柔情的下午:在八楼只有1.5m高的玻璃墙边被五位姐姐轮面了三个小时~重要的是——我恐高啊!(1)HR mm人很温柔、说话亲切,第一个面我,时间也最长,聊的面也最宽。(2)然后填一张申请表。然后英文测试,给了两段phillips公司的healthcare, lighting project, service solution的稿子,中英互译,40min完成。字写得难看、个别单词不太精确。(3)然后,和manager开始聊。无非就是简单问问简历上之前的实习内容,还有在学校学习的相关专业知识。还有,问问我对于PR的理解,我就说呗,但是实在了解不深。(4)最后,HR mm说这事儿基本定了,但是需要进一步邮件测试一下专业水准。一个下午总算完成了,出来时候下起了蒙蒙小雨。第二天上午收到邮件,要求写一个合作建议书,实在不会写。31号上午两个小时简单写个框架交回了事,敷衍痕迹很明显。果然,太不专业了,于是没有了然后。小总结一下:一、面试都是在实战中自己摸索出来的。二、面试就是聊天,和面试官找到共同话题,让面试官喜欢了,接下来的基本就好办了,这需要知识广博与某些精深并举,再加上些人格魅力自然极好啦,文科生主要是这样,当然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就不单单是聊天所能解决的了,比如跟我聊给排水、通信工程、软件编程什么的,我自然是彻底不行的。三、无论是否想去一个公司工作,对于面试应该来者不拒,即使下定决心打酱油,也要毫不犹豫地去,而且还要努力打得漂亮。每一次面试,甚至每一次的与人交谈,都会有很多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