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站务区 十一区 新手入门区
2426 0
2013-01-16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即价值增值的实践区别!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实践探讨(1)

如果说在此以前我们是在理论上探讨了推动社会进步的生产力,那么,理论要和实践结合,自然就要在实践上探讨生产力!这个探讨存在很大的困难!但是我愿意知难而进!

列宁教导我们:“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只有人才有社会关系,动物是没有社会关系的。人的社会关系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经济关系、互相交往的关系等等。在社会关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劳动生产力的表现形式,劳动生产力是生产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在社会中,在生产中,弄清劳动生产力实践的发展过程是至关重要的!

从理论上说生产力始终是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的生产力,它事实上只决定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在一定时期内的效率。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的应用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

从理论上说,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就是物与物、人与人之间的价值关系即货币关系、资本关系。

资本主义的生产以生产价值和剩余价值为目的,以赚钱为目标,因为产品或者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或者价值的承担者,所以,就必须生产使用价值即产品。这样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就出现两种统计方式:劳动的条件和劳动产品发展以及与此有关的各种物质的活动的统计数据,劳动的条件和产品的发展决定于劳动的生产力,因此,这些数据也就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数据,我已说过,这些数据是可以精确计量出来的。另一种统计方式就是劳动产品的价值增值或者货币增加或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统计和与此有关的价值的生产、交换、分配的活动的统计。

我手边有一本1985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在这本年鉴中(其他一切统计资料都是一样)可以看出生产力和价值增值的变化的资料,而这就是生产力发展的实践的资料和价值增值的发展的资料。

关于劳动生产力(从1949年-1984年)发展实践的统计在以下章节中表述:

人口和劳动力(人口的数量、人口的分布和组织、工业和农业的劳动者数量、女职工的数量等);农业(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农业物质消耗比重、农产品的数量、主要农产品的单位面积产量、造林面积、大牲畜的头数、肉蛋奶蔬菜瓜果等的产量、水产品产量、按人口平均的主要农产品产量、主要农业机械拥有量、农业机耕和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农村用电量、水库容量和灌溉面积、除涝治理水土流失和治碱情况、气象台站、自然灾害受灾和成灾面积等等);工业(工业企业单位数、主要工业产品量、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与解放前最高年产量的比较、工业企业产品质量指标、工业企业单位产品物耗指标、工业企业设备利用及其他指标、工业企业实物劳动生产率等);运输邮电(运输线路长度、公路铁路航运水运的里程、运输线路质量、客运量、货运量、货物周转量、货物运输平均运距、铁路平均每日装车数、铁路货车平均静载量、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邮电业务量、邮电通讯网、邮电通讯水平等);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投产大中型项目个数、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基本建设投资比重、基本建设建筑安装工程和设备工具器具购置投资比重、基本建设新建和改扩建项目投资比重、基本建设大中型和小型项目投资比重、国民经济各部门基本建设投资构成、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基本建设投资比重、各工业部门基本建设投资比重、国民经济各部门基本建设全部建成投产的大中型项目数、国民经济各部门基本建设施工和全部建成投产项目数、建国以来建成投产的重大建设项目数、基本建设新增主要产品生产能力、基本建设竣工房屋建筑面积、国民经济各部门更新改造及其他措施投资比重、各工业部门更新改造及其他措施投资比重、按照用途分的更新改造及其它措施投资的比重、更新改造及其他措施新增生产能力、更新改造及其他措施施工竣工的房屋建筑面积、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建设项目的个数等){这里所说的投资从劳动生产力的角度看不是从价值的角度看应该理解为物质的分配};人民生活(其中的物质部分,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提高情况、城市职工家庭收支抽象调查的百分数、城市职工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的生活资料的量、城市职工平均每百户耐用消费品的量、农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品构成比重、农民家庭平均每人主要消费品消费量、农民家庭平均每百户耐用消费品年底拥有量、消费品平均每人生活消费量、耐用消费品社会拥有量、城市公用事业基本情况、);教育科学文化(各级学校在校学生数、高等学校基本情况、中等专业学校基本情况、普通中学基本情况、小学基本情况、平均每万人口在校学生数和大中小学学生构成、各级学校教师负担学生数、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数、高等学校分类情况、中等专业学校分科情况、各级学校女学生和女教师数、各级成人教育在校学生数、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分科毕业生累计数、高等学校分科毕业生数、全民所有制单位自然科学技术人员数、全民所有制各部门自然科学技术人员数、全民所有制单位自然科学技术人员构成、重大科学技术研究成果项目数、图书出版数量、杂志出版数量、报纸出版数量、文化艺术文物单位数量、全国文化事业机构职工人数、广播电视业发展情况、摄制电影片数量等);体育卫生(我国运动员打破和超过世界纪录情况、群众体育活动情况、新建体育场地数、卫生机构、卫生机构床位数、卫生机构各类人员数、各类医院机构床位和人员数、社会福利事业机构和人员数)。

以上就是劳动生产力发展的精确的统计!因此,发展劳动生产力,就是发展上述的劳动生产力,并以此来判断生产力是发展了还是降低了!

关于劳动产品的价值增值(从1949年-1984年)的统计在以下章节中表述:

综合(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等);商业;对外贸易和旅游;财政金融;物价;人民生活(其中的价值部分即工资等)是以价值为核心的统计数、以及所有这些为已经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的交换和分配服务的机构的数目,人数。

从以上所述看出,我们完全能够通过统计把劳动生产力的发展情况和价值增值的发展情况从实践上区别开来,并根据这些发展的情况就可以得出生产关系即价值的增值与劳动生产力的发展的适应程度!

价值的增值即国民生产总值对于劳动生产力的发展来说,是以生产关系出现的!当这种生产关系在适合劳动生产力发展的时候,是促进的力量。当不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时,就发生矛盾,最后成了劳动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劳动者2013年1月16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