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2212 3
2007-08-06
<P>关于免费师范生的质疑部分反映了普遍的社会信任危机。</P>
<P>==========================================================================================</P>
<P>下面的教育已经非常的乱了,不仅是山村,而且小城镇的教育系统都非常的混乱。不知道要持续多长时间,耽误多少人?(也许暂时和大城市没有关系,就像现在大部分北京人上海人等仍然对民工问题和民工子弟教育问题漠视一样)</P>
<P>希望这样的政策能真正解决一些生源问题!可是这样的政策给有门路的人家留下了很大的空子,以后的就业前景让人不容乐观,教育经费经常被一部分人以经济建设的名义挪用。地方ZF经常挪用公共卫生、体育和教育的资金,这届ZF挪用,下届ZF推拖并增加了新的名义。</P>
<P>而且现在底下公立学校的一线教师的待遇不仅不高,而且压力出奇的大,本不属于教师管的事情也压在教师的头上,比如说留守儿童的问题等等。相关行政人员的工资有保障,而且活不多。特别可笑的是,我在某些地方知道有的企业的人员下岗了,通过一些关系进入公立学校的编制,什么也不做待岗拿工资。(这些地方,因为国家重视,教师的工资不怎么拖欠了,所以相比较而言教师的工资算很有保障的)</P>
<P>至于教育究竟有多乱,看看那些偶尔公开曝光的高考舞弊就比较的有底了。其实严格说起来,那种不停研究出题模式,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出题模式的形式也该算舞弊,虽然这种形式高级得多并且合法。现场舞弊属于比较低级的层次了,因为一些条件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师资因素),某些地方只能停留在这些低层次上,所以在这些地方很多年前就存在小学生学舞弊、初中升学舞弊。到高考了,那就更是花样百出,因为条件的限制这些花样是肉眼可见的。</P>
<P>考试猫腻多,到招生这一环猫腻也不少了。别看现在信息化了杜绝人为因素的一些影响,但信息化让一些人动手脚起来更容易,更不留证据。以前可以送钱需要跑腿,所以可以看见,现在都转帐和dhl送卡了。</P>
<P>回到分配这一环,不久前非自费的那个年代国家分配占主体,这个师范生的问题不管是合同还是什么别的还是国家分配主导的。分配不想多说,举一个简单和分配貌似无关的例子。现在地方上的高中依然分尖子班(名称不一定:冲刺班、特尖班、实验班等等),但是能在这些班级上课的教师却有教学非常反映不好的教师。这里不讨论尖子班设立是否合适。这是一个靠和上级关系的年代。也许有人听说,老毛故乡某地教育局领导招待朋友的故事吧?这个更说明问题。</P>
<P>教育还在下滑,单一的免费政策也许达不到预期的良好效果,当达不到预期效果是否会出台一些更荒谬的政策?这才是更让人担心的。最近相关贫困生资助的问题也多起来,官方和主流的说法是“一小部分贫困生加入了高消费的行列”,其实这在贫困地区的中学都有这些现象,是否因此取消相关的资助呢?免费师范生一开始(或者严格意义上该说恢复)就面临这样的问题没有坏处。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但“当家”和“做人”不是一会事,如何光明正大坦坦荡荡的当家才是问题的关键。我了解个别贫困的孩子对自己的家人都一点礼貌都没有,表现之过分比一些娇生惯养的城市孩子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缺乏各方面的教育,生下来也许就没人管(父母都打工去了,几年不回家,回来一次不超过一周,亲戚老人管不过来,部分农村的老人溺爱孩子也非常厉害),有机会上学好点,老师管不过来但也能教一些认一些字等等。但一些基本的非完全书本的教育根本就缺乏。稍微长大点后,因为一些社会歧视等等原因,自卑自闭和暴力反抗之间不停转变。这些孩子需要公平的对待,需要基本的教育(社会的和家庭的)。那些贫困但勤奋朴实的免费师范生了解他们的痛苦,能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那些不知道怎么回事的冲着免费去的所谓“师范生”,天知道怎么回事。也许“师范生”录取分数高,能说明一些不正常的问题——普遍的贫困的孩子不能无忧无虑的有条件和能力考出他的潜质。</P>
<P>所以免费师范生计划本身有相当的好处的,能给来自贫苦地区的孩子多一些机会,不仅是本人读书的机会,而且是其可以给当地人多一些改进教育的机会。从给当地人自救的机会和信心的角度来说,不仅是面向这些地区的师范生,而且应该扩大到面向这些地区的从事农林牧副渔环保这样的一些专业,这些专业也应该有特别的免费生计划。</P>
<P>免费师范生的一些问题并非免费师范生机制本身的问题,这些问题来源于不合理的机制外面。是否外面不合理的条件没有改变,就不能实施免费师范生计划呢?难道等到外面不合理条件得到改善的时候,黄花菜都凉了。ZF必须支持和服务教育,良好的教育才能真正推进改革破除陋习改良社会。</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8-6 17:16:00

国家出台这项政策正表明农村师资水平的匮乏,但这种周期长达四年的“输血”机制到时候能否发挥作用还很难说。毕业生要回去从事教育10年以上,那是不是意味着10年内不能考研、考公务员?10年,对变化如此迅速的现代社会来说,太长了,我觉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7 08:34:00

免费师范生,有点强奸人意....哈哈...

[em09]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8 15:18:00
免费师范生,绣花枕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