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了解各部门的忙季和淡季,避免在受查单位很忙的时候去审计;
2. 提前三天以上发资料清单,让别人有时间准备资料(特殊情况除外);
3. 出发前先与老板沟通,了解老板对被审计单位的要求和困惑,以得到更多的支持;
4. 出发前与被审计单位主管沟通,告知老板的一些要求,安抚下被审计单位主管先,以得到更好的配合;
5. 查核完后,将重大缺失、老板关心的问题,写入审计报告,一些风险比较小的问题仅列入 提示缺失,并与被审计主管沟通,让他知道,自己已经很照顾他了;
6. 平时看见同事多主动打招呼,让人家觉得你平易近人(但不要太近,避免遇到原则性问题的时候,不好下手)。
7. 在审计过程中,应与被审单位主管就就审计问题做适当的沟通,解决分歧,消除误会;
2、重视被审单位对审计报告的反馈意见,给予足够的反馈时间,并对反馈的实现做出正式的回应,让被审单位说出自己的想法,不管正确与否;
3、适当的时候,帮助被审单位需要向上反馈的问题或困难(非正式)。
8. 第5点,不管任何问题,或重大,或渺小,都应该和被审计部门沟通和协调,需要得到被审计部门的确认,并且要求提供详实的解释以及后续的改进措施。
9. 应该说,不管问题严重不严重,都要尽量保持冷静的处理关系,除非你不想干了。
10. 理论是没错,不过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如果只是个芝麻绿豆的小问题,你非要别人写详细的解释及详细的改进措施,被审计单位会觉得你这个人小题大作,不识大体。
11. 总结得相当全面,补充2点:
12. 需要被审计单位确认的资料,以事实为主,不要加定性的文字,例如存货抽盘结果,只要让他们确认抽盘结果有多少,不必让他们确认盈亏多少;
13. 注意搞好关系,同时也要坚持原则,有时候,被审计单位对能够坚持原则的审计人员反而会比较尊重。
14. 同意审计报告重点写比较重大的问题,不要把许多小问题罗列一大堆,使人感觉他们问题很多;小问题只要被审计单位认账,同意整改,就不必进报告了。特别是经济责任审计,对被审计负责人经济责任无关的事项,尽量不要进报告。
15. 同意楼主。除此之外,我还会增加一个正式的启动会和一个正式的总结会。
启动会说明自己的目的,给大家机会质询范围(当然,不能真的让人家问倒了)
总结会之前先跟被审计业务单位做小沟通,然后在大会上明确沟通不敏感的东西。对被审计单位的长处、进报告的审计发现和不进报告的建议分别明确说明。
16. 写审计报告时尽量把发现的问题能往制度和体制上归,如果与个人避免不了,就尽量客观些,不要参杂主观因素.这样被审部门就会认为审计不是一定要找他们的问题,更能得到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