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4074 9
2013-01-19

想起近几天,论坛上好多请帮助解题的帖子。
突然想多说几句。
也用这句“Once More”吧,论坛中大兴学习数学之风,甚或非高深不显示水平和深度,诚为一面。
然而,学经济的、教经济学的、研究经济学的、应用经济学的,莫不知道,数学之为“术”也。
真真正正作为经济学科,而非应用数学学科的根本,在于经济学的意义。
学习经济学,最重要的仍然是经济学的直觉(Intuition)、经济学的概念和思想(Notion)、经济学的方法(Tools)

对于这些求解题的而言,可能大多是Intuition、Notion、Tools没有理解,
其所涉及的数学大都仅限于初等数学和初等微积分的范围,
相信,如若得出了问题的经济学理解,用数学形式表现只是信手而拈。

“Once More”,有人称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可以扔一边了。
“Once More”,有人称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教科书都过时了。
“Once More”,……
想起一段话,不知道是再哪儿看到的了,意思是说:
不管学习了多么高深的学问,达到了多么牛的水准,研究出了多么前沿的成果,可能最基本的一些东西,是自始至终陪伴你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1-19 10:55:13
吧里看到一篇你对于博弈的解答,十分敬仰,您又对经济有如此考量,再次敬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9 13:41:04
     说得有理。
     估计那些求解题的也是平时没有怎么好好学习的学生,临到了考试的关头才胡乱的找来题库复习,遇到不会解的题目,就跑到论坛来了。
     至于那些声称这个过时那个也过时的人,多半都是基本的理论功底都不具备的。大可以一笑了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18 15:46:1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3 10:07:03
如暮鼓晨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3 16:48:17
steventung 发表于 2013-1-19 00:41
想起近几天,论坛上好多请帮助解题的帖子。
突然想多说几句。
也用这句“Once More”吧,论坛中大兴学习 ...
我发的问题没人解答,讨论讨论也行啊。求助楼主
有个一劳动市场,五万个应聘者,和五万个职位空缺。其中有一万个能力强的,其最低可接受收入为8000元,和四万个能力一般的,其最低可接受收入为3000元。招聘者希望能招聘到一万个能力强的和四万个能力一般的,其对分别对其可提供的收入最高为10000元和5000元
问1、在完全竞争情况下,其均衡、是否是有效的、画图说明
问2、若在应聘者了解自身情况,而招聘者不清楚应聘者的具体情况而根据其预期和对应聘市场两种劳动力的分布而制定价格,此时的均衡、是否有效、画图
问3、在招聘者要求应聘者提供学历或进行试用期时,或者应聘者积极提供其教育等简历,问这两种情况的机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