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无休止的战争终归不能解决问题,为了阻止世界的再一次毁灭,魔王和勇者开始寻找拯救世界的方法。 最好的办法在哪呢?邓爷爷说的好:“发展才是硬道理”,解决生产力问题才能为人民求温饱。
如何最快捷地实现经济增长呢?
不妨举个例子方便大家理解(其中数据大小仅为举例,不代表原作设定) :
假设铁之国 和冬之国 在两国边界附近各有一个城镇,每个城镇分别有一个铁匠铺和一个伐木场。
铁之国的人们更擅长制铁,每年生产 4铁器 ,2木材
冬之国的人们更擅长伐木,每年生产 2铁器 ,4木材
两个城镇一共生产 6铁器,6木材。
斯密增长(分工型增长):
与魔族开展全面战争以后,人类各个王国结成了同萌。
为了方便萌友共同遇敌,各国相互开放了边界,输送士兵和物资之余,还方便了贸易往来。
这时候商人们发现了,用铁之国的铁器 到冬之国交换木材 更划算。于是,在铁之国,铁器销路会增加,木材销路减少。最终铁之国的伐木场 只好改建为铁匠铺 。专业生产铁器。
冬之国的情况则相反。
现在的情况是,铁之国两个铁匠铺,每年生产 8铁器,并用一半的铁器交换木材。
冬之国同理,每年生产 8木材,并用一半的木材交换铁器。
最终两城镇都能获得 4铁器,4木材。
两个城镇一共生产 8铁器 ,8木材 。
相比起原来的6铁器6木材,两个城镇通过贸易往来实现了经济增长。
最著名的经济学家 亚当斯密 认为,只要有所有人参与自由贸易,,人们总是能生产自己最擅长的商品,实现最优化配置。他称这种分配方法为:“看不见的手” 。
这种由分工与专业化带来的经济增长,被人们称为 斯密增长(分工型增长)。
库兹涅茨增长(粗放型增长):
由于拥有更多的铁器和木材,人们制造了更多的铁铲和斧头,挖掘了更多的铁矿,采伐了更多的树木。
于是原材料变得更充分,两城镇进一步提升铁器 和木材 的产量,一共可生产10铁器,10木材。
这种依赖更大的投入实现的经济增长,被人们称为库兹涅茨增长(粗放型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斯密增长和库兹涅茨增长虽然快捷方便,却是有边界的。增长到一定程度,就会受到资源和人口的限制,停滞不前。
熊彼特增长(技术型增长):
也就是技术进步引发的经济增长,比方说魔王传来的四圃轮作制 ,错开田地之间的农作物,让土地的肥力(氮磷钾等矿物质)得到恢复。粮食的总产量也得到提升,正所谓没有氮磷钾,怎么种庄稼,自从有了轮作制,粮食再也不用进口啦!
这种由新的生产技术带来的经济增长,被称为熊彼特增长(技术型增长)。
理论上这种增长是没有边界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会无休止地一直增长下去,直到世界的尽头。
因此邓爷爷时常教育我们,“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PS. 联想到三次元的中世纪的话,一开始奥斯曼帝国占领了欧洲通往印度的陆地商路。欧洲人吃不到印度的香料,感到浑身不舒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决意从海上绕过非洲去印度采购香料,苦练航海术,终于在1487年出发,几经失败,十余年后的1499年才到达印度,买到了盼望已久的香料。这就是从追求斯密增长 到实现熊彼特增长 的过程。
PS2. 航海术的进步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哥伦布从新大陆拿回来一些欧洲人没见过的农作物。包括土豆和玉米,土豆就是第三话提到的马铃薯 ,淀粉含量是一般农作物的三倍之多!种植土豆可以很好的缓解的欧洲的粮食紧张。土豆美味可口,但是发芽有毒。对于自称“上帝的子民”的欧洲人来说,这么凶残的食物,简直就是“魔王”赐予的食物。
PS3. 想看更多经济学小故事,可以加UP主微博@撒钱教主凯恩斯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