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001 0
2013-01-21

文/中投顾问

  新能源是过去十年中国经济的真实写照,其发展为世界瞩目,它享受着前所未有的“政策礼遇”,集各方利益诉求于一身,它的大起大落之间,尽显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现状。过去的十年,中国新能源的命运轨迹中政府一直如影随形,从行业的政策制定,到地方政府的介入,到具体试点项目的实施,甚至到未来新能源的发展走向。政府究竟可以多大程度上介入行业,其边界又在哪里,这值得所有行业利益相关者深思。

  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萧函认为,“国进民退”现象在新能源行业出现并非偶然,其中蕴含多项必然性因素。民企自身经营状况不佳、发展战略的失误和国企综合实力的强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过,生存环境恶化的背后所体现出来的公权滥用更是令人深思、发人深省。

  国家有关部门在新能源行业发展初期的规划就已出现诸多问题,光伏业、风电业发展目标和发展道路的制定明显偏离实际,巨大目标和盲目推崇使得相关企业纷纷涉足新能源行业。而在困境显现、欧美“双反”出台后,国家有关部门所采取的补救措施更是“雷声大雨点小”,托推责任、强调“市场经济”的做法与“负责任政府”甚为不符。

  同时,地方政府盲目规划新能源项目、上马新能源产业园的做法错上加错。新能源产业被纳入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后,地方政府不顾地方产业结构、行业内部结构、企业营收状况,盲目招商引资、吸引企业入驻产业园区。而配套举措仍然停留在税收、土地、贷款等表面政策,却未从宏观上给于企业任何实质性的指导和建议,企业核心竞争力鲜有提升,新能源产业落入恶性循环的怪圈也不足为奇。

  “国进民退”是国家有关部门、地方政府政策引导不利的结果,更是我国各行业发展现状的一个“良好”缩影。大跃进式的发展思维仍然残留于部分官员和企业高管头脑中,仅关注速度、规模、数量的做法很难给新能源行业的长远发展带来丝毫利好消息。“拍脑袋决策”时有发生,权力滥用、监管稀松等现象值得国家有关部门高度关注。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指出,毋庸置疑,新能源产业是新兴行业,其发展状况将对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国家长治久安有深远的影响。我国新能源行业盲目扩张、过度上马项目的做法值得深思,“国进民退”并非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是新能源行业发展的无奈之选,国有企业凭借自身资金、技术、人才、管理、政策的各方面优势挤压民企生存空间的做法应尽快给于纠正。

    本文来源:http://www.ocn.com.cn/info/201301/xinnengyuan210000.s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