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国进民退”的忧虑正在商界、学界悄然蔓延。在举国应对经济下滑的氛围中,在4万亿投资大计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光环下,这种声音并不十分悦耳,但却真实而耐人回味。
在2009年11月5日的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举行“‘国进民退’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研讨会上,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刘小玄指出,自2003年开始,在中国经济高增长的情况下,金融支持力度的差异是“国退民进”的根源。
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表示,“国退民进”是已经存在的现象和值得担心的问题。王小鲁担心,目前中国经济改革很有可能走到一个权力和垄断势力结合,追求既得利益、掠夺社会的“官僚化市场模式”,或者是官僚垄断的市场模式。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8月11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虽然山西煤井数量在减少,但从2000多个减少到1000个的数量还算不少,会产生行业垄断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