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4033 25
2013-01-30
生产和消费
——回答网友提问

网友:中学时我学过我国现在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以前我没有怀疑过。那天我看到了双十一网购的火爆,我看到了内需的巨大。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双十一网购降价了。当我看到这种现象时,一开始我觉得中国现在的矛盾变了。我觉得现在我们不是生产力落后,而是人们手里没钱。今天读到P165页(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5版),我才知道我错了,我国的矛盾没有变。为什么呢,双十一反映了人们希望物价降低,货币升值,通俗的说就是市面上的东西还是太少。由此我大胆猜想,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还是提高生产力,生产力上去了,增加供给物价才能降低(当然我在这里没考虑通膨)。所以需求依然是巨大的,我国现阶段的矛盾仍然没变。

转型阵痛:我也隐约对这个问题思考过,说说我现阶段的表面认识吧。现在我们说要扩内需,
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出口受阻,二是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这就引出了研究经济的两个基本问题,生产和消费。从国内情况看,在刚建国时,百业凋敝,毫无疑问,当时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生产问题,即生产力不足。从普遍规律来看,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机械化在各个领域的充分应用,生产效率的大大提高,人类面临的问题,必然是生产过剩。再回到我国现阶段的情况,总体出现的生产过剩现象,使人们的目光转向了消费,普遍认为是消费不足,才导致的生产过剩。我认为,消费不足是存在的,这得由另一个原理去解释。但是,即使消费足了,生产也是绝对过剩的,原因就是之前提到的机械的广泛应用,生产效率的大幅提高。这是从总体宏观来看,从个别地区和国家来看,都是处在由生产不足到生产过剩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而已,选择自己的阶段进行比照就可以了。再补充一下消费不足的解释原理:在现行的市场经济中,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就是财富不断向少数人集中的过程,规模化生产必然导致财富的集中。

网友:你认为现在是生产不足,还是消费不足呢?

转型阵痛:我觉得从宏观上看,我们已经到了生产过剩的阶段。

网友:那我中学时学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个怎么解释呢?

转型阵痛:一个原因是生产过剩这一状况是近几年才转变的,以前提的时候基本还靠谱。另一个原因是在生产力方面存在一个结构问题。

网友:现在提不太合适了?

转型阵痛:尽管从总的、宏观上来看,我们已经到了生产过剩这一阶段,但还存分布不均衡。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我们生产的很大一部分产品都出口了。如果不出口,都从国内消费的话,应该是过剩的。这说明我们的生产能力已经达到了基本过剩的状态。主要矛盾不是生产不能满足需要的矛盾了。

网友:那我们的课本到现在都没改,依然是生产力不足。

转型阵痛:到任何时候,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都是人类应当追求的。但并不意味着人类可以纵容生产过剩的出现。出现生产过剩,是由于生产结构有问题。这区别于生产不足时。

网友:我觉得我们的高科技产品太少,还有服务。

转型阵痛:生产不足时,提高任何一个方面的生产力,都是没问题,都是急需的。而跨过生产不足的阶段,到了生产过剩的阶段就要考虑生产结构问题了。但这个阶段,仍然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


转型阵痛/2013年1月17日整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1-30 09:26:29
经济学的需求和政治里面所说的需求根本完全就是两个概念。经济学的需求是指有购买的欲望和能力,而所谓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只是指购买欲望。我是这么理解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30 09:30:22
rdJJltzengping 发表于 2013-1-30 09:26
经济学的需求和政治里面所说的需求根本完全就是两个概念。经济学的需求是指有购买的欲望和能力,而所谓的人 ...
嗯,你说的有一定道理,在研究经济的时候要注意区分不同话语体系、不同语境下产生的概念不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30 10:48:54
既然生产过剩,为什么东西便宜不下来,反而涨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30 11:01:11
song1934 发表于 2013-1-30 10:48
既然生产过剩,为什么东西便宜不下来,反而涨价?
我这里所说的“生产过剩”,更大意义上是指“生产能力”的过剩,我们已经具备了大量生产我们生活所需品的能力,并且这个能力超过了我们的“需要”,这一“需要”也不是常规所理解的需要,包含了惯常的消费习惯及消费能力。但是,为什么我们东西还很贵?前面我也提到过,我们生产的东西,很大一部分出口了,没有在国内消费。也就是我们具备了生产的能力,但还没有成为消费的现实。我想,这是一个主要原因。还是对于“生产过剩”的理解,是指生产的能力。另外,生产也存在结构问题,总的能力过剩了,并不代表每一种产品都过剩。再有,价格的形成机制,也不是简单的与商品的过剩与否挂钩的,比如房子,因为具有投资属性,越贵买的人越多,买的人越多越贵,并不能真实反映在居住属性上其是否过剩与不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30 11:29:02
转型阵痛 发表于 2013-1-30 11:01
我这里所说的“生产过剩”,更大意义上是指“生产能力”的过剩,我们已经具备了大量生产我们生活所需品的 ...
敢问楼主专业是经济类吗,你要说产能过剩对吧,总体产能过剩的立论支撑是什么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