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资源/课程/会议/讲座
40097 231
2013-02-01
编者注:在这个碎片化阅读的时代,每天都会接触到不少的资料,而就社会化从业者而言,接收的信息包括但不局限于:各种社会化营销案例、报告和白皮书等。如何更有效地将这些资料转化为知识,为自己所用?这篇文章为你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learn_lead.jpg

前段时间跟朋友聊天的时候,分享了从资料到知识转变的步骤,我把现在使用的方法整理一下,跟大家分享,经过多次调整和修正,目前是分为六个步骤

在大前研一的《低IQ时代》中提过,媒体虽然已经把资料整理归类完成,但这些资料并不是你真正该关心或学习的。要成为具有独立思考的人,必须经过自己的进一步分析整理后,才能提练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大前研一对资料的整理,一定经过浏览-归纳要点-口头解说-与人讨论,四步才能消化,一般经过10年时间就能建立起自己的观点,具备思考力和洞察力的专家。


1、明确你要关注的方向,控制在3-5

根据自身的特别,选择3-5个长期关注方向,为每个方面建立知识库。每隔一、二年会增加一些短期的关注方向和目标。

人的精力有限,明确你的方向和目的,不要关注太多的方向。当你关注方面过多的时候,信息过载就出现了


2、确定关注的边界

花些时间确定关注范围,比如行业期刊、杂志,行内专家名人的BLOG和微博。去看看BLOG上的历史文章,把有用的部分进行摘录和整理。

对我来说现在微博、QQ群之类的收益越来越小,象TED、BLOG、专业杂志的来源比较稳定。

订阅一段时间后进行评估,去除对于你帮助不大的内容,只保留少数几个关注BLOG就可以了。

可以试着用思维导图对一个方向进行发散性思维,列出相关的关键字,然后定期通过搜索引擎进行搜索,可以不断更换关键字,经常能搜索到一些不错的内容。

【寻找信息时可不断缩小这个范围,减轻自己的负担。经过一段时间后,能累积相应的知识和经验,才会越找越准】


3、建立知识库,分类保留

把上面的内容进行细化,分为不同部分和相应的关键字。把有用部分整理后,保存在本地,我平时喜欢放在OneNote上。

我喜欢用思维导图做分类,形成一个大的系统框架,然后加链接和备注。

特别要注意的是这一点绝对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对某一方面的深入,经常需要对特定方面不同细分。很多时候,只要观察一下分类就能了解你的关注方向和深入程度。


4、定期整理、归纳

每隔半个月或一个月对这段时间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成关键字和要点。这一点很重要,经过整理的资料才会对你有用。


5、输出观点

把你知道或学到的内容分享出来,建个博客,定期把你想法和学到的东西形成文字,跟更多的人进行分享。在分享过程中,经过不断的讨论,往往能把问题看的更加深入和透彻。同时在这个过程会增加你的影响力,还慢慢结识一些跟你志同道合的朋友。

有本书中说过,必须达到研究某个方面,一二年之后,把研究结果汇集成书的能力,距离这个目标还有差距,以后会找时间写本书来总结一下。

注意:这一点在最开始的非常难做,必须要坚持几年时间才会看到收益,拿这个BLOG来说,今年是第四年。只能你能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会看到收益。

你在学习上的努力,可能在当前无法看到收益,但总会在人生的某一个阶段能用到的,千万不要只考虑眼前


6、持续改进的实践

把你学到的知识进行实践,经常实践过的资料才会转变成知识。持续改造的实践有才价值。

4-6步需要不断的重复才行,不断的总结、输出,实践才能在某个行业内达到专家的程度。


『读书笔记』推荐使用Email的方式订阅,亦可通过Google Reader、QQ阅读、鲜果等RSS工具阅读;

---------

本文原作者:warfalcon

本文链接:http://www.socialbeta.cn/articles/career-management-17.html

原文链接地址:http://www.read.org.cn/html/1486-six-steps-to-turn-the-data-is-transformed-into-knowledge.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2-1 09:58:4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2-1 11:10:52
学习了。

把你知道或学到的内容分享出来,建个博客,定期把你想法和学到的东西形成文字,跟更多的人进行分享。在分享过程中,经过不断的讨论,往往能把问题看的更加深入和透彻。同时在这个过程会增加你的影响力,还慢慢结识一些跟你志同道合的朋友。


输出才是最好的学习,所谓效果,就看输出哦!知识更新,以及正外部性,以及正外部性的接力又开始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2-1 11:32:32
我好像再做的是3、4 ,跳过了1、2的步骤,看来我有些不专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2-1 14:06:4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2-1 17:26:14
很好的经验,受教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