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谁分身有术 三大平板系统多任务横评2013年02月05日 09:39 中关村在线 微博 我有话说
作者:周璞
喜欢看金庸的网友都知道,“左手画方,右手画圆”的左右互搏术是武学至高境界,只有少数武林奇才能掌握这门“多任务功夫”,同时打出两套拳法。其实,移动 领域与其类似,“多任务模式”也是考察平板操作系统优劣的重要标准。一款多任务处理得当的平板系统,会赢得更多用户的青睐。
下面,笔者将对比iOS、Android和Windows RT三款平板系统的多任务模式,看看这三大高手在多任务处理方面各有哪些妙招。

看谁分身有术 三大平板系统多任务横评
所谓“多任务”,是指用户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在系统内运行多个应用程序。对于桌面系统来说这当然不算什么。但对移动操作系统而言,设备的重量、体积都受到局限,多任务处理的难度也由此加大,这就需要考量开发者的设计与优化能力了。
测试环境介绍:
比较项 | 操作系统 | 处理器 | 系统内存 | 存储容量 |
iPad 2 | iOS6.0.1 | A5双核;1G Hz | 512MB | 64G |
索尼SGPT111CN/S | Android 4.0.3 | Nvidia Tegra 2双核;1G HZ | 1GB | 16G |
Surface RT | Windows RT | Nvidia Tegra 3四核;1.3G HZ | 2GB | 32G |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比iOS、Android和Windows RT三款平板系统的多任务模式:
1、多任务后台原理。多任务处理除了UI上的应用切换,更多的涉及到了后台进程的运行状况。我们需要先弄清楚:在切换应用时,平板电脑的CPU、内存和网络连接是怎样的状态,我们需要了解这三款操作系统多任务处理的基本原理。
2、多任务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笔者要测试开启多任务后的三大系统在性能上的不同表现。
3、多任务手势的设计。手势可以帮我们更快地切换应用,是多任务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考察三大系统的手势功能是否完善,操作是否便利。
4、通知中心。通知中心是多任务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推送大量消息,增强应用之间的互通性。通知中心的水平也关系到多任务处理的优劣。
后台原理:三系统各有侧重
多任务模式,除了UI上的应用切换,更多的涉及到了后台进程的运行状况。下面,笔者就来说说iOS、Android、Windows RT的后台原理。我们先来弄清楚:在切换应用时,平板电脑的CPU、内存和网络连接是怎样的状态。
iOS系统:墓碑机制
在多任务方面,iOS系统最出名的就是它的“墓碑机制”,这也是很多人嘲笑“iOS是伪后台”的原因。“墓碑机制”是指:如果某应用当前不在运行状态,那 么iOS会自动把该应用在内存里的运行情况以文件的形式保存下来,然后在后台关闭该程序,这时该应用不占用内存与CPU,只是在多任务栏保留一个图标(像 墓碑一样)。而当用户下次打开此程序时,iOS会将之前保存的数据再释放出来,应用恢复原貌。这种机制的好处就是比较省内存。

iOS多任务原理(图片来自独立软件作者、专栏作家@ibuick)
当然,并非所有iOS程序在关闭后都会立刻成为“墓碑”,系统会根据关闭时间的长短、内存占用的多少来区别对待。一般情况下,应用程序在切出去10分钟后 会先变为“暂停”状态,这时程序停止CPU运算、切断网络连接,但保留内存资源;一旦打开的应用增多,占用内存超过一定额度,那么该程序就会从“暂停”变 成“墓碑”。
不过,像iPod之类的音乐软件、蓝牙、通知中心等进程是不受墓碑机制影响的。对于这些应用,只要用户不强行关闭,它就会一直运行。
Android:内存回收机制
与iOS的“伪后台”不同,Android系统的多任务处理采用了“真后台”。安卓依靠“回收内存”规则来实现后台的多任务。

Android后台
细心的用户会发现,安卓系统的应用是无法直接关闭的,因为系统后台永远挂着许多进程与服务,我们在页面上滑动关闭的仅是这些应用的使用记录。那么开这么多 进程不会卡机么?其实,这些后台进程多数时间都处在暂停状态,只占用内存不占用CPU。只有应用运行,对应的进程才会开始工作。
当然,设备的内存毕竟有限,如果进程一直累加,内存迟早会不够用。针对这个问题,Android对后台进程进行了详细的分类,例如:前台进程、可见进程、 次要服务、后台进程、内容供应节点、空进程。内存快用完时,系统会根据进程的等级,自动关闭进程从而回收内存。对于一般用户,这种内存回收机制可以满足使 用需要,所以我们没必要总用第三方应用“杀进程”。(杀进程后要应用需要重新启动,CPU负担遽增,设备反应会更慢)
Windows RT:有限制的X86系统
或许是源自PC系统的缘故,平板系统Windows RT的多任务原理类似于X86架构下的Windows系统,但增加了很多限制:

Windows RT任务管理器
首先,Windows RT的应用程序被切换出来后,其进程会停止CPU运算。(桌面Windows不会停止)
其次,Windows RT对网络流量的控制更严格。所有能联网的RT应用,只要切出的时间超过30秒,该应用的网络连接就会被掐断,用户再次进入应用时需要刷新页面。当然,对 于一些有下载任务的应用,如Windows Store,系统还是会保持网络连接直到下载完成。在这一点上,X86的Windows系统比较宽松。
通过以上解析,我们已经基本了解了三大系统的多任务原理。那么以上原理在实际运用中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析这些模式会对设备的性能会造成怎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