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926 1
2007-08-10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相关工作安排,下周一左右将发布7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这其中包括敏感的CPI。鉴于此,尤其是证券市场的投资者们连日来不得不再一次“例行”放慢脚步、如履薄冰地探足前行——大家都在揣测着:难道7月份的CPI真的会像一些研究者所判断的“再创新高”?如果CPI这批野马这次断然跨越了风传的“5.5%”的高位,央行接下来又会采取什么样的勒马之策?

就在人们一片猜测与辩论声中,央行赶在本周三先行发布了《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与此前发布的月度报告及一季度相关报告关注重点明显不同的是,央行此番浓墨重笔地表露出了对通胀的忧虑。

央行的这个报告言辞极其直白。它直指“目前国内价格上行压力加大,通胀风险值得关注”;并强调说,“前期粮食和肉禽蛋价格的上涨已逐步传导到下游食品加工、餐饮等行业,因此有必要高度关注价格传导问题,防止价格全面上涨。”

无论此前一些官员或学者曾如何就“高涨的CPI与通胀”之间的关系进行过“辩解”,对于广大普通民众来说,现实生活中各种物价轮番上涨、自己手头的货币越来越“不值钱”的事实和切身感受,都足以说明一个事实:通胀的幽灵确实正在我们的周围游荡、并将威胁着我们整个经济肌体的健康。

显而易见的是,除了猪肉从去年年底开始不断涨价外,最近几周来,方便面、食用油、洋快餐、中式快餐等各种食品涨价的消息,除了充斥着大大小小的新闻媒体,也加深了人们对于自身生活质量下降的忧虑。

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开的数据,今年6月份,全国稻谷、小麦和玉米三种粮食综合销售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了8.4%。主要粮食作物价格快速上扬的另一面是,全国夏粮再获丰收。国家统计局7月19日发布的数字显示:今年全国夏粮增产146万吨,是1985年以来我国首次连续第四年夏粮丰收。

让不少人颇为不解的是,既然国内粮食收成形势良好,供需之间不会存在什么大的矛盾,那么粮食类产品的价格为什么还会不断上涨、并带动相关产品和相关产业的价格一起上扬呢?

对此,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司长李晓超曾解释称,近一段时间国内食品涨价的主要原因是粮价上涨,而粮价上涨则是受国际市场粮食涨价和粮食需求增加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李晓超的上述分析代表着众多主流观察者的观点。他们还普遍将猪肉价格上涨归因于结构性失调。此外,还有几大部委及其官员将某些企业跟风涨价、搭车涨价视为近期国内物价整体走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上述理由不可谓不合情合理,但依然让人们不解的是,既然一些重要官员早就反复表示猪肉价格、粮食价格会在七月左右回落,但为什么到了现在物价不仅没有回落,还在继续昂首向前呢?这其中的症结究竟何在——是调控部门本身对物价的走势把握不准、缺乏足够深刻的认识,还是统计部门因为自身对于数据的“专业性”理解而迷惑了政策制定者的视线?

先说前者。在记者的采访记录中,早在两个月前,来自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些受访官员、学者就曾信誓旦旦地表示,随着夏粮丰收、国家补贴及调控政策的逐步到位,无论是肉价、蛋价还是粮价都会应声回落,他们还在这个预测上做了一个时间上的“约定”——七月中下旬就会立竿见影。然而,当媒体将这样一种“权威的观点”放大、民众将之视为自己生活安排的“官方指南”后,关于物价回落的判断竟然变成了越来越虚幻的童话。

关于后者。CPI究竟是什么?CPI的涨跌究竟能说明什么?我国统计部门发布的CPI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主要调控部门(譬如央行)的决策?这些问起来连统计部门自身都一头雾水的问题,却在左右着不少学者、媒体对于宏观经济形势走势的判断。

在统计部门看来,只要CPI没有超过“警戒线”(之前说是3%,后来实际CPI破3%了统计部门又说是5%),我国经济就不存在过热、不存在通胀的危险;而随着CPI在6月当月冲破4.2%、并有望在7月份“跳高到5.5%”的境况下,统计部门拿来说事最多的是“关键要看CPI的核心数据”——这样的“辩解”,除了让人觉得“措辞显得颇为专业”之外,更容易让人发懵:难道就不能让CPI看起来清爽简单些、能直接了当地反映问题一些吗?

估计让统计部门及一些学者感到十分尴尬,因为央行不仅有一套自己的分析数据,并且大事当前、自有主张,没有像统计部门自己、还有一些媒体一样过深地陷入统计数据的泥淖。央行本周三的姿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尽管有不少专家认为,“剔除食品等因素外,我国核心CPI涨幅只有1%左右,因此通胀压力并不大”,但是央行却认为,“从我国实际情况看,分析价格形势时,不应只关注剔除食品的核心CPI,对食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也须予以足够重视。”

央行此番分析无论是措辞上还是对于现实问题的关注上,都比统计部门“就数字说数字”显得生动,且有血有肉,让民众为之动心。譬如央行认为,“食品价格的持续上涨或维持高位,会增加居民的生活成本,诱发高通胀预期,可能导致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央行还承认,“当前我国的食品价格上涨与粮价上涨关系密切,而粮食价格上涨除了受气候和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外,还与我国耕地面积减少、务农劳动力减少和工业用粮快速增长密切相关。”

眼看国家统计局“揭盅”7月份关键数据之日正在临近,接下来几天,类似“7月份CPI究竟会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高位”、“通货膨胀的压力是不是越来越大”这样的话题必然再一次被媒体、研究机构、专家们热炒起来。我们届时也难免要深入关注一番——在此之前有一个巨大的希望是:但愿统计部门这次发布的数据不再与央行、与民众的判断相距甚远——即使新数据的面孔残酷了一些,也能真实地将它展示出来、坦率地将它解读开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8-10 15:43:00
估计CPI不会按时公布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