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07-8-12 23:38:00
以下是引用viking1111在2007-8-12 21:12:00的发言:
当托,尤其是领导者的托,是否也能成为一种职业?

那就是说, 你是邹董事的托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12 23:44:00
本科还没有上完的时候我就已经彻底变成了白痴。我搞不懂自己的那些经济学家老师都在做什么。我提一些问题大家思考一下:经济学成为科学依赖的是什么?经济学家本人的意识形态、嘉靖、地位、与外界的接触情况造成的独特立场是否会影响其判断?中国的经济学家如果有使命感,他应该做的是什么?
实证主义是否得到彻底普遍的实施是一门学科能否称得上科学的主要依据。什么是实证主义?(法国出的一套百科全书里有这样一本,大家可以借来看看。)简单地说,是对这样一个过程的有意识的执行“事实现象——归纳分类形成简单因果观念——简单因果关系的实践检验——客观的普遍共识为演绎基础——推论——再检验”。经济学披上科学的外衣是从边际革命,尤其是瓦尔拉斯这个一心想做数学家却总被拒之门外的经济学家提出要证明一般均衡的存在之后开始的。斯密的那套理论里最让人不放心的地方就是“看不见的手”,瓦尔拉斯提出一个错误的证明之后,经济学家开始知道该怎么做了。我并不是对经济学家抱有成见,但是,经济学成为显学之后,那些经济学家有几个穷苦人出身的呢?他们的生活环境决定他们的视角与最广大的普通市民是不一样的,如萨缪尔森,他很聪明,聪明到认为经济学只不过是玩玩而已,可以完全沉浸于假设推理上面,构建一个又一个相当精致的逻辑上绝对正确的理论。可惜,微观经济学的效用用了单一的主观式论断做假设,这使得整个经济学不断做出正确的推论的同时并不能解决现实问题。人当然是自利的,人当然要最大化自己的效用,趋利避害是生物的本能,但人是由社会有意识地塑造的,用福柯的话是“规训”体制培养出来的,用制度经济学的话是“文化”熏陶出来的,社会由人组成,人的利益根据人与人之间关系决定(这就是博弈论了),人对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是有限的(西蒙,有限理性,信息论),人是有严重的从众心理的(乌合之众心理学),总之,情况相当复杂,罗斯福新政,说明经济学看起来很风光,其实一直跟在现实之后。而科学,是需要建立合理有效的推测的。凯恩斯虽然引发了一场经济学革命,但他在经济学家中的地位并不算高,因为他有点艺术家的风范,不够严谨。可惜,正是他看到了对德国索取高额战争赔款将造成一场巨大的灾难,那些经济学家哪里去了!
第二个问题是毫无疑问的。一个始终怀疑自己的立场的人才可能真正公正,可惜,这样的人要到疯人院去找才行。如果你是城市长大的,到农村住上一个月或者半年,调查调查,比如现在的猪肉价格问题,你会得出至少与那些象牙塔里的学者们不同的结论。科斯的贡献并不仅是提出交易费用概念构造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基础,他注重实践的治学方式更为重要。经济学家自然而然地会分为几派,为政府官员讲课的要求通俗易懂且符合中国官场文化,为企业家服务的要求天花乱坠头头是道,为职称而奋斗的要求多产论文,——还有其他派别,也可以按照左派、保守派、马克思主义派划分,还可以按照不同系统划分。
第三个问题,精英治国和专家治国一样,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精英的立场使人怀疑当事人到底是为谁服务。我常常想,我们吃饱了之后不会再记得农民,我们穿暖之后不会记得工人,但当我们可以影响社会意识的时候,提出论断之前必须要考虑他们!经济学家的立场应该是这样:要始终怀疑每个人的可能“坏”,也不要忘记每个人都有对“好”的追求,要考虑到信息传递问题、意识是否主动问题、不同身份的人思考行事方式不同的问题。简单说,如果你有历史使命感,那么,不要搞太多的纯经济学东西,要多用管理学的方法思考,因为管理学更贴近实际,对人的分类研究远远超出了“经济人”假设的价值。
宏观微观都要有人做,纯理论方面我们仍然远比外国人差。但是,中国经济学家必须正视中国问题才能保持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再维持50年!怎样才是正视?研究领域细化的同时合作更紧密化,即,像管理企业一样管理经济学家队伍,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不断出成果且成果可以对接的办法,将心理学、社会学、信息学、政治学等与经济学融合起来。哈耶克的理论很正确,但我却很是奇怪,他那些不用数学公式,不用正儿八经假设演绎推导方法的书竟然可以使他获得诺奖?没天理!意识形态的东东。演进理性虽然有正确性,却并不能完全替代构建理性,单个人只有发挥建构理性才能够成功(成功学、励志都是依据这个),群体的人一定会无理性吗?要警惕那种多数人保证或多数人沉默情况下少数人的暴政,但建构理性还是要发挥作用的,必须发挥作用的。中国有家国思想,就像管理一个企业一样,我们面临的都是未知的不确定的,根本不能完全依照西方那套模式,这里面有路径依赖问题,有一个死循环的文化-人-文化的问题,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创新,建构理性的局部发挥最后引发全局的进步。
个人的人生发展规划的案例与社会分工中人的社会角色扮演、社会分工中对人的塑造的关系联系起来研究,然后再加入个人的自我意识(社会角色定位、历史定位)等因素,必然是有益的。
正如哈耶克所说,这也许是一种“致命的自负”。所以,所有的经济学家非常聪明地选择为眼下的当前的利益而作研究,他们的结论很难有预见性。那些批评不算,我也会批评,凡是道德缺位的地方都可以批评,但为什么会道德缺位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13 00:13:00
呵呵,鱼龙混杂,其实这里讨论的还是人品问题,大家还是对张的人品进行猜测和怀疑。
人品?想当年柳三变可是长期在青楼做客,按照当时的评判标准,他的人品是很有问题的,他的屡试不中就是实例!但有谁怀疑他的作品不经典吗?
还是楼主说的还,不要先入为主,把人品加进去了就不好评价这件事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13 14:47:00
以下是引用风云剑客在2007-8-13 0:13:00的发言:
呵呵,鱼龙混杂,其实这里讨论的还是人品问题,大家还是对张的人品进行猜测和怀疑。
人品?想当年柳三变可是长期在青楼做客,按照当时的评判标准,他的人品是很有问题的,他的屡试不中就是实例!但有谁怀疑他的作品不经典吗?
还是楼主说的还,不要先入为主,把人品加进去了就不好评价这件事了~!

柳永在青楼,就代表他人品不好吗?

柳永他是张维迎?

张维迎的作品是经典的吗?柳永有经典作品。

人品是什么呢?什么叫人品?就是他的言行不地道!他做了不地道的事情了!

张维迎人品不好,他不讲规则,不讲诚信。

不讲人品,也行。那么,不讲规则,不讲诚信呢?

要不,兄弟我把老兄你给违反规则、不讲诚信了,例如说,给开除了,我还不给你申辩的机会,行吗?

你可以讲我的人品,或者不讲。但是,我开除了你了,那可就白开除了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13 16:41:00
以下是引用月光男孩在2007-8-12 23:31:00的发言:

daibie 你这小兔崽子说话时把嘴给我擦干净点!吃屎了你!

"文明的"月光男孩 马上又有如下惊人之语: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大家说话是请文明用语!

不服的找我单挑!!

------------------------------------------

哈哈,张的托(工资几何?应该不少吧,好歹也当领导的托啊,哈哈!),就种水平,与张一样:在公众场合 自煽耳光 当小丑.

月光男孩,Dude,没空多理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13 16:44:00

张自己 发过 真正的international journal paper 没有???

经济学Top 20以内的,有知道的,给几个 可核实的 文献索引???

用事实说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13 18:12:00

张老师在国内发的文章的数量不国外的多,影响力也比发在国外杂志的要大一些,从现在已知的评价来看,下面两篇应该具有代表性:

Zhang, Weiying, 2001,“Optimal Assignment of Principalship in Teams (with Shuhe Li),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Vol. 44: 105-127.

Zhang, Weiying, 2000, “The Road to Capitalism: Competition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China” (with Shaomin Li and Shuhe Li),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Vol. 28 (No.2): 269-292.

PS:个人觉得在我们这样的改革过程中,需要AER JPE RES JLE QJ上面发表的比较前沿的文章和一些纯学术论文,学习它有助于我们在经济学教育和经济学纯学术研究上和国际接轨。但是似乎不应该以在国际学术上发表文章来作为评价学者学术水平的唯一指标。实际上即使在国际上,最好的学术论文也未必是在最好的杂志上发表的,我们都知道AER目前是国际上最好的综合类经济杂志,但是GeorgeAkerlof的关于lemon market的经典论文就被AER和JPE拒绝了若干次。我想表达的意思是说我们需要AER,也需要经济研究,不能因为AER而看不起经济研究,也不能因为觉得AER离中国实际比较远,就固步自封的一味拒绝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13 18:26:00
以下是引用gch2003在2007-8-13 18:12:00的发言:

张老师在国内发的文章的数量不国外的多,影响力也比发在国外杂志的要大一些,从现在已知的评价来看,下面两篇应该具有代表性:

Zhang, Weiying, 2001,“Optimal Assignment of Principalship in Teams (with Shuhe Li),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Vol. 44: 105-127.

Zhang, Weiying, 2000, “The Road to Capitalism: Competition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China” (with Shaomin Li and Shuhe Li),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Vol. 28 (No.2): 269-292.

PS:个人觉得在我们这样的改革过程中,需要AER JPE RES JLE QJ上面发表的比较前沿的文章和一些纯学术论文,学习它有助于我们在经济学教育和经济学纯学术研究上和国际接轨。但是似乎不应该以在国际学术上发表文章来作为评价学者学术水平的唯一指标。实际上即使在国际上,最好的学术论文也未必是在最好的杂志上发表的,我们都知道AER目前是国际上最好的综合类经济杂志,但是GeorgeAkerlof的关于lemon market的经典论文就被AER和JPE拒绝了若干次。我想表达的意思是说我们需要AER,也需要经济研究,不能因为AER而看不起经济研究,也不能因为觉得AER离中国实际比较远,就固步自封的一味拒绝它。

以在国际学术上发表文章来作为评价学者学术水平的唯一指标,这简直就是再搞一刀切,搞否定一切.这样的谬论也只有邹家信徒和他的主子想的出!都什么年代了,老邹还想搞"占着茅坑不拉屎"这一套,搞笑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13 18:30:01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14 11:51:00
以下是引用gch2003在2007-8-13 18:12:00的发言:

张老师在国内发的文章的数量不国外的多,影响力也比发在国外杂志的要大一些,从现在已知的评价来看,下面两篇应该具有代表性:

Zhang, Weiying, 2001,“Optimal Assignment of Principalship in Teams (with Shuhe Li),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Vol. 44: 105-127.

Zhang, Weiying, 2000, “The Road to Capitalism: Competition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China” (with Shaomin Li and Shuhe Li),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Vol. 28 (No.2): 269-292.

PS:个人觉得在我们这样的改革过程中,需要AER JPE RES JLE QJ上面发表的比较前沿的文章和一些纯学术论文,学习它有助于我们在经济学教育和经济学纯学术研究上和国际接轨。但是似乎不应该以在国际学术上发表文章来作为评价学者学术水平的唯一指标。实际上即使在国际上,最好的学术论文也未必是在最好的杂志上发表的,我们都知道AER目前是国际上最好的综合类经济杂志,但是GeorgeAkerlof的关于lemon market的经典论文就被AER和JPE拒绝了若干次。我想表达的意思是说我们需要AER,也需要经济研究,不能因为AER而看不起经济研究,也不能因为觉得AER离中国实际比较远,就固步自封的一味拒绝它。

这就是 国内一级教授/北大学术顶尖精英 的"代表作":a. 2篇?

b. 合著?

c. 杂志档次!

我估计,北大/清华 土Bie博士 中,达到以上标准的,应该也 不是个别 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14 12:44:00
以下是引用esr999在2007-8-12 21:42:00的发言:

社会分工不同,全国人民都去做学问去了,那不是乱套了么?

就象兄弟你,在家里总不可能把洗衣,做饭,拖地,带小孩都样样全做完了吧?

说得非常好!社会分工不同!

请问张维迎是不是北大的教授?如果是,那么,作为一个国内最著名的学术机构的教授,他的社会分工是什么呢?难道不是做学问么?esr999兄弟似乎越来越喜欢说胡话了。呵呵!

当然,要是您拿出证据证明张维迎不是北大的教授,而是什么公关部,外联部的主任,那我们当然不能用学术研究来评判他,估计要用酒量大小来评判他。不知道ers999兄弟能否拿出这个证据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14 14:57:00
以下是引用mog2005在2007-8-14 12:44:00的发言:

说得非常好!社会分工不同!

请问张维迎是不是北大的教授?如果是,那么,作为一个国内最著名的学术机构的教授,他的社会分工是什么呢?难道不是做学问么?esr999兄弟似乎越来越喜欢说胡话了。呵呵!

当然,要是您拿出证据证明张维迎不是北大的教授,而是什么公关部,外联部的主任,那我们当然不能用学术研究来评判他,估计要用酒量大小来评判他。不知道ers999兄弟能否拿出这个证据来。

张是领导,领导就应该去做人的工作!做领导的首要条件就是要EQ高,事实证明,邹的EQ一定程度上存在很大问题.

本着对其他教师,学生负责的态度,为了日后工作的进一步展开,适当的"杀鸡给猴看"的非常规手段不仅要用,而且要经常用.

张极其团队在对邹这件事上,不仅没做错,而且还树立了新的榜样!这是一次跨越式的进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14 21:50:00
lz言之有理,关心教育!!!是我辈学习与效颦的楷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14 21:54:00

程大师告诫我们,在批判马克思之前先要看看他的著作,他的资本论

对于张,邹也是一样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15 01:55:00
以下是引用esr999在2007-8-14 14:57:00的发言:

张是领导,领导就应该去做人的工作!做领导的首要条件就是要EQ高,事实证明,邹的EQ一定程度上存在很大问题.

本着对其他教师,学生负责的态度,为了日后工作的进一步展开,适当的"杀鸡给猴看"的非常规手段不仅要用,而且要经常用.

张极其团队在对邹这件事上,不仅没做错,而且还树立了新的榜样!这是一次跨越式的进步!

ers999,您还是没有回答我张维迎是否北大的正教授?如果是,那么作为一个国内最高级别的学术机构的正教授,他的成绩是靠他的EQ来评判么?如果是按学术来评判,好像连您自己都承认,他的学术水平不行呀。难道您定出了一个新标准,凭正教授是根据您的什么EQ,而不是靠学术水平么?那看来,以后能喝酒,能玩小姐,能讲笑话的x子,戏子,吹鼓手都可以做北大教授了。他们EQ多高呀,把谁都能逗乐。这样看,您也能做北大教授了!

如果说张维迎不是北大的正教授,而只是一个领导(不好意思,我第一次听说世界上还有领导这样一个职业。不干活,专整人,专拿剪刀剪比自己长的,这个职业真不错),那么,这次事件正好说明,张维迎的领导能力也不行。窝里反了,领导还不引咎辞职?这种领导还叫EQ高?

邹恒甫是教授,他做学术正是符合了他的社会分工,不知道何罪之有?至于教学,如果您认为教学就是坐在课堂里讲胡话,那么,邹可能是没达到您的要求。我也不知道有多少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需要用那种小学式的坐在课堂里打瞌睡方式学习。但如果教学是指教育学生,让学生学到真东西,连您自己都承认邹恒甫在推广中国经济学教育上功劳很大,那么,教学这个目标,他也是做得不错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23 21:00:00

楼主上传的这几篇文章不错,值得一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25 08:42:00

“邹恒甫是教授,他做学术正是符合了他的社会分工,不知道何罪之有?至于教学,如果您认为教学就是坐在课堂里讲胡话,那么,邹可能是没达到您的要求。我也不知道有多少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需要用那种小学式的坐在课堂里打瞌睡方式学习。但如果教学是指教育学生,让学生学到真东西,连您自己都承认邹恒甫在推广中国经济学教育上功劳很大,那么,教学这个目标,他也是做得不错了。”

强烈支持这段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20 20:43:46
茶余饭后的谈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