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1829 20
2013-02-10

研究中国的贫困问题非常困难,因为中国国家统计局并不定期同时公布贫困线、贫困人口数、贫困人口在城镇与农村的比例等数据,这为搜集数据造成了极大的困难。这一点不同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如美国的统计局会定期按时公布贫困线、家庭年收入中位数、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数等统计数据。

为简化起见,本文以国际贫困线和中国贫困线作为基本经济权利的标准以便评估中国乡村治理的绩效。贫困线有多种,其中常用有两种,一是绝对贫困线,二是相对贫困线。先看绝对贫困线,是按照维持人的基本生存所需要的营养的必要支出来计算的。绝对贫困线,世界银行在1985年以每天消费1美元为极端贫困线,2008年开始以每天消费1.25美元为极端贫困线;中国在1985年以人均年纯收入200元人元币为贫困线,2011年后增加到以人均年收入2300元为贫困线。中国的人均收入贫困线与世界银行的人均消费贫困线如下表所示。

年份

中国人均收入贫困线标准

中国在国际贫困线以下人口

当年

汇率

国际人均消费极端贫困线

人民币

美元

贫困人数(万)

RMB

美元

1985

200

69

2.93

1084

370

1990

300

63

4.783

1770

370

1993

400

69

5.762

2132

370

1995

530

63

8.351

3090

370

2000

625

75

8.279

3063

370

2001

630

76

8.277

3062

370

2002

627

76

8.277

3062

370

2003

637

77

8.277

3062

370

2004

683

83

8.2768

3062

370

2005

683

83

8.1917

3031

370

2006

693

87

7.9718

2950

370

2007

785

103

7.604

2813

370

2008

1067

154

6.9451

3167

456

2009

1196

175

6.831

3115

456

2010

1274

188

2688

6.7695

3087

456

2011

2300

356

12800

6.4696

2950

456

(注:最后一列国际绝对贫困线1985-2007年是人均每天消费1美元,2008年以后人均每天消费1.25美元,按照当年汇率折算为人民币为倒数第二列;中国贫困线是人均年收入数据,然后按照当年汇率折算为美元数据以便于比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2-10 23:04:22
请注意中国的人均收入贫困线与世界银行的人均消费极端贫困线两个概念的差别:第一,世界银行的贫困线标准是人均消费贫困线,而中国的贫困线则是人均收入贫困线,因此要比较两者,必须将两者同时转化收入或消费来进行比较。由于国际人均消费占人均收入的比重的数据难以获得,因此我们将中国的人均收入贫困线转化为人均消费贫困线以与国际标准进行对比。第二,世界银行的绝对贫困线称为极端贫困线,只是满足最低生存要求的底线,而中国的贫困线不是极端贫困,而是一般贫困。但是为了避免分析复杂性,我们对于第二点区别忽略不计,主要研究第一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2-10 23:05:05
witswang 发表于 2013-2-10 23:04
请注意中国的人均收入贫困线与世界银行的人均消费极端贫困线两个概念的差别:第一,世界银行的贫困线标准是 ...

2我国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

指标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元)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元)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元)

农民消费支出占人均收入比重

城镇消费支出占人均收入比重

1989

1373.9

601.5

1211

535

0.88944

0.88143

1990

1510.16

686.3

1278.89

584.63

0.85186

0.84686

1997

5160.3

2090.1

4186

1617

0.77365

0.81119

2000

6279.98

2253.4

4998

1670.13

0.74116

0.79586

2001

6860

2366

5309.01

1741.09

0.73588

0.77391

2002

7702.8

2475.6

6029.88

1834.31

0.74096

0.78282

2003

8472.2

2622.2

6510.94

1943.3

0.7411

0.76851

2004

9422

2936

7182

2185

0.74421

0.76226

2005

10493

3255

7943

2555

0.78495

0.75698

2006

11759

3587

8696.55

2829.02

0.78869

0.73957

2007

13785.8

4140.36

9997.47

3223.85

0.77864

0.7252

2008

15780.8

4760.62

11242.9

3660.68

0.76895

0.71244

2009

17174.7

5153.17

12264.6

3993.45

0.77495

0.71411

2010

19109.4

5919.01

13471.5

4381.82

0.7403

0.70496

2011

21809.8

6977.29

15160.9

5221.13

0.7483

0.69514

如果以“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m×农村人均收入”对上表数据做回归,则可以计算得到系数m0.759,约为0.76。即农民消费支出约占农民收入的0.76左右。但是从上表可以看到,城镇居民与农村民居的消费支出占收入的比例近20多年以来一直在递减。消费支出占收入比重越大,表示越储蓄比重越小,从而越贫困;反过来,在人均收入一定时,消费支出占收入比重越大,则用国际贫困线的做法计算每日消费支出,从中国贫困线计算得出的贫困消费支出将越大,这有助于缩小中国的贫困线与国际贫困线的差距,从而有利于中国国家形象。但是上述两者是矛盾的,因此如果考虑到国家形象,选择消费支出占收入的比重是一个两难选择。比如如果以0.8作为消费支出占收入的比重,那么20112300元人均收入的贫困线,相当于1840元人均消费贫困线,这介于19901993年的国际人均消费贫困线之间,而与目前的国际人均消费极端贫困线2950元相比,只有国际标准的62.37%。如果以0.7作为消费支出占收入的比重,那么显然0.7的消费比重之下的生活水平比0.8的消费比重之下的生活水平要高,因此从增加人均储蓄比重的国家形象角度来看,我们应该以0.7作为消费支出比重。但是以0.7作为消费支出比重时,20112300元的人均收入贫困线却只相当于1610元的人均消费贫困线,这只相当于国际人均消费贫困线标准的54.57%,而国家贫困线标准与国际贫困线标准相差越大,显然也是越不利于国家形象,对于乡村治理的国际评比显然不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2-10 23:06:47
witswang 发表于 2013-2-10 23:05
表2我国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 如果以“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m×农村人均收入”对上表数据做回归,则可以计 ...

表3 2011年中国的人均收入贫困线与人均消费贫困线

中国人均收入贫困线

2300

2300

2300

2300

2300

人均消费占收入比例

0.9

0.8

0.76

0.75

0.7

中国人均消费贫困线

2070

1840

1748

1725

1610

国际人均消费贫困线

2950

2950

2950

2950

2950

中国人均消费贫困线占国际人均消费贫困线的比例

70.17%

62.37%

59.25%

58.47%

54.58%

如果以近10年平均的消费占收入比重0.76来估算,中国的贫困线标准只相当于国际贫困线标准的60%左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我觉得  应该各国(地区)应以当地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支出为贫困线。
简化举例,在美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 的 为  每个人每天一个面包,那么一个面包在美国的价格便应该是贫困线
在中国  相应为一个馒头,那么一个馒头在中国的价格  便应该是贫困线

不知道对不对,好像有印象专门讨论贫困线、贫困程度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2-18 08:57:21
支持楼主的实证精神。但是要强调的是原始统计数据的来源真实性如何这是需要考虑的。城市收入中用于租房,住房消费的是多少这个要考虑。国际通行做法是住房算投资。而我们是70年权益。这个其实真的应该算是消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