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篡改的事实——曹氏语录。
《史记》说刘邦两次盗取韩信的兵符,这个你也信,我是不信的。
兵符是调动军队的最高信物,即使不至于挂在裤裆里,大概也不会放在办公桌上,谁都可以拿来用用。对比公司的公章,我想兵符至少要放在保险柜里,再派几个士兵把守,还要向平安投保。
刘邦化妆成刘邦的信使深夜进入韩信大营,也许第一道门可以进,但是第二道门第三道门恐怕进不了;就算第二道第三道门也进了,难道韩信的办公室就没保安?难道保安就不知道通知韩信出来接待一下?皇帝的信使如同皇帝,韩信胆睡大觉不迎接?
刘邦拿到兵符后将军队调动完毕韩信还没醒,这韩信也够能睡的。几万大军就那么一会儿被调动完毕,感情是都从自己营房来到韩信营房,且已经列好队了就等刘邦偷偷的到来。这还不行,刘邦还必须是与各位将军耳语嘀咕调令,各路人马立即悄无声息的出发了。齐声喊“偌”是千万不行的。只能是这样了,要不然几万士兵的呼吸声也能吵醒韩信,更别说马儿、战车和韩信的侍卫了。
如果你是刘邦,你敢任命兵符随便被人拿去的韩信当三军总司令?我是不敢的。
笔下认为司马迁肯定是害怕皇帝割下他的鸡鸡(睾丸已经呗皇帝割了),没尿尿的东西,就按皇帝的意思这么编写了。这样编写有个好处,韩信早有反叛动机(救主仅仅在于我主英明,练就小偷的本领),他后来的温顺只是因为没有兵权之故摆了,杀之活该。
当朝林某刘某彭某都是例子。谋反罪证《571工程纪要》下发了又立即收获。为何要收回?故事编得露洞百出呗。邓的改革方略基本就是按《571工程纪要》来的……。
……,别说《史记》就不是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