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3 发表于 2009-10-29 00:11 
戚华建 发表于 2009-10-23 13:26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实际上,还没有发现“价值”。以主帖中小麦与铁交换为例:如果抽掉——货币的概念与单位——在实际上,小麦就是铁的价格,铁也是小麦的价格。小麦与铁的劳动时间,实际上就是形成小麦与铁的——人的体力和机械力等——持久的刻度;在这段“刻度区间”内,是要消耗各种能量的,这就是成本(代价)。(在会计学上是可以计量的)
马克思在“小麦与铁交换”的例子中,只发现了——成本(代价)与价格,而没有发现——价值。因为,在事实上,决定交换(价格)的不仅仅是成本(劳动时间,即马克思认为的——价值),显然,决定交换(价格)的还有人对物品的——需求,即小麦者如果需要更多的铁,那么就有可能会用更多的小麦交换铁,反之亦然。决定价格的还有供求关系,即如果整个地球上的小麦者只拥有10公斤小麦,那么,不管你的铁的“价值”有多大,也只能是值——10公斤——小麦的价格。(如果铁要跟小麦交换的话)
所以,马克思在他的价值理论中犯了一个逻辑错误,就是在应该使用——完全归纳推理——的命题中,没有使用完全归纳推理。就是说,决定价格的因素除了成本(劳动时间刻度及销耗的能),还有两个因素:1、需求;2、供求关系。马克思在推理中漏掉了决定价格的前述这两个因素,所以,马克思推出“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命题错误。
先深入理解“价值、成本、价格、供求关系、需求”这几个概念吧,马克思犯逻辑错误很少见的。
1、小麦就是铁的价值表现,铁也是小麦的价值表现。
2、价值包含成本。
3、需求只部分影响价格生成,
4、供求不能决定价格,只部分影响价格生成。
5、根据供求信息制定供方价格是可以的,超过价值太多就没人买。
马克思知道“价值”、“成本”、“价格”、“供求关系”、“需求”之间存在怎样的内在联系吗?(我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