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邯钢经验与目标成本规划
1996年在全国推广的邯钢经验,归纳起来有两条,即“模拟市场”和“成本否决”。所谓模拟市场,指邯钢只是采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格来“模拟”确 定内部转移价格,“模拟市场”并不是为了对内部单位作出最佳的“外购抑自产”的决策,而是为了全公司齐心协力地得到更高的利润(韩李瀛与杨继 良,1998)。邯钢“模拟市场”的具体过程为,首先以钢材的市场价格为基础,减去税金和目标利润之后为钢材的目标成本,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异,即为 全厂应挖掘的潜力。班组再把指标落实到人,形成一个以保障全厂目标利润为中心由十几万个指标组成的成本控制体系。这个体系中的每个指标都与厂内各部门和个 人密切相关,成为一个严密的责任网络。这样,由于目标成本的测算是以市场价为基础的,是客观存在的,市价有无可争辩的权威性,如果分厂、班组或职工对下达 的指标有异议,他们可以找市场去核实,而不必去找厂长讨价还价(王世定与李润等,1997)。
邯钢经验的第二个特点是“成本否决”。也就是说,无论其它指标完成得再好,只要突破了分配给分厂、班组或个人的目标成本,工资和奖金就要受到影 响。这样,邯钢就树立起了“成本权威”,并将成本作为影响、诱导和矫正人的行为的杠杆(刘小明、于增彪和刘桂英,1998)。
从对模拟市场的引入过程来看,邯钢经验与目标成本规划中出现的“目标利润”和“目标成本”的概念与方法是非常相似的。因此,有的学者认为,邯钢创 造的“模拟市场、成本否决”法,是“成本策划”法在我国已经萌芽的证例。其市场、倒推、全员、否决的基本模式与成本策划活动程序基本相同,各个环节的指导 思想实质卜也同‘“成本策划”的观念完全一致(王寅东,1998)。而我们认为,邯钢经验虽然在某些做法上与目标成本规划过程中的一些做法相类似,但两者 在本质匕并不是一回事。理山如下:
1.邯钢经验是在首钢等其它企业早已实行的一套内部核算经验的基础上,添加了“模拟市场”和“成本否决”的内容(杨继良与徐佩玲,1997)。添 加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一种有效的以成本作为控制和业绩评价标准的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系统。换言之,“模拟市场”和“成本否决”的引入是为了更有效地对成本进行 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不可否认,邯钢经验所采取的控制标准直接来源于内场而非企业的内部,这一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但是,从根本上说,邯钢经验就是美国的 “泰罗制”,邯钢经验的“成本否决”就是“泰罗制”的标准成本制度,它们主要用于提高生产或作业效率。因此,邯钢经验不适合那些产品没有市场或销路有问题 的企业刚小明、于增彪和刘桂英,1998)。与此相对照,目标成本规划的根本目的却是帮助企业开发与设计有市场潜力的新产品,或者对原有产品的功能或性质 进行重新设计,使之更加具备市场竞争力。因此,虽然在目标成本规划中也用了“倒推”的概念,即将产品层次的目标成本分解到功能层次直至零部件层次,与邯钢 经验中将来自于市场的目标成本采用倒推的办法分解到分厂、班组或个人的具体做法相类似,但分解的目的和前提条件是大相径庭的。另外,虽然目标成本规划过程 中所确? ǖ母鞲霾愦蔚哪勘瓿杀疽部梢宰魑?诓?吠恫?院蠖猿杀窘?惺轮锌刂坪褪潞罂刂频囊谰荩??湍勘瓿杀竟婊?谋疽舛?裕?渎浣诺闳赐耆?鞘虑翱刂频母拍 睢?nbsp;
2、按照我们对目标成本规划法的理解,与其说该方法是为了对成本进行规划,倒不如说是为了对产品进行规划。而邯钢经验却与产品规划毫无关系。
3.邯钢经验中含有全员参加这个特点,指的是各分厂、班组和个人都面临着一定的目标成本的压力。邯钢经验中的个人的确关系到了企业的策划。设计、 供应、生产以及销售等各个部门中的每一个人,从而形成了全员参加的特点。但在目标成本规划中,虽然为了确定产品层次的目标成本也关系到了一个企业中的各个 部门(因为要对各个部门中有可能发生的与规划中的产品有关的成本提前进行估计),但目标成本规划过程所涉及的人员主要是联合开发与设计小组中的成员,而不 是整个企业中的每一个人。因此,就邯钢经验和目标成本规划而言,“全员参加”的含义完全不具备可比性。要说明的是,按照日本和欧美企业的经验,在目标成本 规划中,联合开发与设计小组中的成员应来自于企业的各个部门(包括营销和会计人员),但组长却无一例外地由工程师所担任。
4.由于目标成本规划的落脚点在于事前管理,故此,对成本管理实际成绩的评价不可能成为目标成本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而邯钢经验中“否决”的概念就与目标成本规划无关。
5.在目标成本规划的三个过程中,产品层次的目标成本规划过程起着枢纽的作用。要完成这个层次的目标成本规划,主要取决于对产品的功能和质量如何 进行设计,以及如何对与产品的功能和质量有关的成本进行把握。而邯钢经验并不涉及开发新产品的问题,该经验的产生是以邯钢大量生产的产品比较标准化、技术 规范稳定为前提的。因此,如何改善成本管理,加强对成本的事中管理和事后评价,就成为邯钢经验产生的催化剂。
6.目标成本规划比较适用于制造业(如汽车、精密机械、电器和机械制造业入他们可以比较容易地按照市场信息来改变产品设计,不需要另起炉灶。钢铁 工业则大不相同,一旦确定了产品方向和生产流程,就很难改变,除非另觅投资,大量更新设备,以创造新的、大量出现需求的、能创造更多“净增值”的产品(韩 季瀛与杨继良,1998)。而在国内对邯钢经验的大量介绍和总结中,却根本看不到邯钢在产品设计的改良方面是如何有所作为的。
7、根据日本企业的经验,目标成本规划要实施成功,最关键的因素除了市场定位和如何设计产品的功能与质量之外,就是如何与其它相关企业一道,找到共同降低成本的途径。而对邯钢经验的大量介绍也绝少涉及这方面的内容。
如果细究下去,我们不难发现其它一些能够表明邯钢经验如何不同于目标成本规划的依据,但因篇幅所限就不再继续列举。本文对目标成本规划法的解析以 及将邯钢经验与目标成本规划相对比,并不是为了贬低邯钢经验,而是旨在表明我们的一种态度,即在学习或介绍外国某方面的理论或方法时,一定要做到全面、深 刻地理解和把握。
参考文献
1、王寅东.成本策划法在我国的产生.会计研究,1998;4
2、杨继良、徐佩玲论管理会计的应用会计研究,1997;12
3、刘小明、于增彪、刘桂英《论管理会计的应用》之质疑会计研究,1998;6
4、韩季瀛、杨继良、论邯钢成本管理经验会计研究.1998;8
5、陈胜群.论日本成本管理的代表模式——成本企画.会计研究,1997;4
6、缪艳娟.成本目标管理会计研究,2000;l
7、黄尚勇.市场经济条件下降低成本的战略思考会计研究,1999;2
8、正威价值创新:企业的战略选择价值工程,1998;4
9、胡树华产品创新管理价值工程,1998;1
10、 Robin Cooper and Regine Slanmulder.Develop Profitable New Products with Target Costing.Sloan Management Review,1999;Summer
11、James W.Dean and Gerald I.Susman.Organizing for Manafactarable Desing.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89;January-February
12、 Robun Cooper and W.Bruce Chew.Control Tomorrow’s Costs Through Today’s Design.Harvard Bassinets Review,1996;January-February
13、 M.D.Shields and S.M.Young.Product life cycle cost management.Journal of Cost Management for Manufactuning Industry,1991;Fall
14、Julie H.Hertenstein.Why Product Development Teams Need Management Accountants.Management Accounting,1998;April